李海霞
古詩詞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有效載體,古詩詞語言精煉,想象豐富,真摯的情愫傳唱不衰,是中國經典文化史上一道靚麗的風景。它蘊含著中華民族浩瀚的歷史,展現了中華民族凝結集體智慧的人文景觀,更重要的是滲透著中華兒女的思維方式和文化心態。在課堂教學實踐中讓小學生接受中華古詩詞文化的熏陶,培養學生的朗誦能力、觀察能力、審美能力、想象能力和創新能力,激發學生熱愛中華傳統文化的情感,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和道德修養,增強民族自豪感。因此,古詩詞的教學,不僅幫助學生理解了歷史文化,而且讓學生傳播經典文化。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那么,在古詩詞教學中如何傳承傳統文化,筆者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和經驗,談談自己膚淺的看法。
一、營造文化氛圍,激發學生對經典文化的興趣
當前古詩詞課堂教學,教師自身對古詩詞價值認識不足,傳統文化積淀貧乏,教學觀念滯后,必然體現在教學設計和過程的實施中,其主要表現:重內容輕意蘊、重傳授輕感悟、重背默輕誦讀。學生也漸漸遺失了對它的“好感”。針對這一癥結,我認為古詩詞教學首先要給學生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激活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
1.誦讀、積累
小學語文教材節選的古詩詞課文,語言優美、文質兼備,朗朗上口、易于誦讀。誦讀是傳統教育沉淀下來的寶貴經驗財富,也是最富有成效的教學策略之一。經典的古詩詞,富有音韻美和意境美,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實踐時,以示范性誦讀為引領,以直觀形象的插圖或多媒體創構詩境,用切合意境的背景音樂渲染氛圍,進而調動積極性,激發誦讀經典古詩詞的興趣。
2.感悟、熏陶
選入小學教材的經典古詩詞,都是一些歷經錘煉的、膾炙人口的名篇佳作,不僅記錄了他們的感悟與認識,更是把中華民族的某種文化或精神以濃縮的形式延續下來,有利于陶冶學生的高尚情操、培養他們的審美情趣、鼓舞他們奮發有為,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因而,經典古詩詞教學不僅熏陶情感,而且更有利于教師完成教學目標。
3.討論、質疑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各有千秋,但由于受到歷史的局限,有其精華也不乏糟粕,因此,我們要在站在批判的角度去繼承和發展,科學地、客觀地借鑒和吸收理論和觀點,不能囫圇吞棗,盲目照搬、效仿。所以,在教授古詩詞時,鼓勵學生大膽質疑,談自己的看法和觀點,活躍課堂氣氛,培養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的能力。
二、拓展課外閱讀,積淀學生的經典文化底蘊
學生的知識體系是通過課內外的自主學習而逐漸建立起來的。廣泛的課外閱讀是學生搜集和汲取知識的一條重要途徑。學生在課堂上掌握的知識不是很具體和容易理解的,而是意識性的知識,需要再消化才會吸收。學生可將自己從課內學到的知識融入他從課外書籍中所獲取的知識中去,相得益彰,形成“立體”的牢固的知識體系。古詩詞教學要將課外閱讀與傳承中華傳統文化有機結合,幫助學生建立和完善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1.合理地推薦閱讀作品
書是知識的載體,是人類智慧的結晶。讀書是擴大視野、提高學習能力的有效保障,是孩子了解世界的窗口,是孩子獲得人類精華的捷徑。但學生在選擇書籍的時候具有盲目性。凡知識都有其科學而嚴密的系統性,課外閱讀作為知識的一種接受途徑,必須遵循這種系統性。但是,由于課外閱讀的目的性較弱,閱讀對象的選擇較隨意,閱讀的心態較放松,這些因素決定了課外閱讀的開放性特點。如果只重視其開放性,則必然導致閱讀的散漫和盲目,其結果必定是費時費力而無效。因此,作為語文教師,應該根據他們的閱讀能力、思想狀況、興趣愛好和教育需要幫助他們選擇有益的讀物。
2.教給學生正確的閱讀方法,提高學生的課外閱讀能力
作為語文教師,除了要重視和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還要教給他們一些課外閱讀的方法和技巧,這樣就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教給學生常用的閱讀方法有圈點勾畫法、批注法、摘抄法、寫隨感法等。
三、組織開展各種活動,感知傳統文化豐富內涵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推進,西方文化不斷流入和滲透,對民族傳統文化形成了嚴重的挑戰,我們教師要在傳統文化的教學中更加注意引導,引導學生進行相關的實踐,通過實踐來做好傳統文化傳承,加深學生學習認知的同時也讓他們體會到經典文化的深刻意義。
1.利用中華民族傳統節日對學生進行經典文化教育。端午節舉辦“紀念屈原”的主題活動;中秋節舉行“中秋之月”關于月亮的古詩詞朗誦會等活動。
2.開展古詩詞朗誦比賽和“我和經典文化有約”的演講比賽以及對聯征集等活動。
3.組織學生舉行小型辯論會。小學生對古詩詞已經有了初步的了解,所以,可以讓學生模仿電視上一些大型的辯論賽,然后在經典的篇目中選擇學生感興趣的話題讓他們辯論。
4.組織學生觀看中央電視臺的一些品牌欄目。如觀看《詩詞大會》,讓學生了解中華經典文化的博大精深。
以活動為載體,既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又激發了他們的創造性思維,拉近了學生與經典文化的距離,增強了他們的文化認同感,讓他們學經典、用經典,在學習運用的過程中受到經典文化的熏陶和感染。
總之,古詩詞是中國千年文化的精髓,短小精練的語言文字蘊涵著無限豐富的內容,讓學生在廣闊的空間里繼承傳統,弘揚中華文化,讓學生的語文素養得到更全面的發展!
注:本文系甘肅省白銀市 “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經典文化進校園小學古詩詞教學研究》研究成果,課題批號:BY[2018]G049。
編輯 李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