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培琴
摘 要:伴隨著寄宿學校日益增多,寄宿生的情感缺失問題也逐漸被人們關注,寄宿制學校也將學生的情感關懷融入學校管理的各個方面。
關鍵詞:情感關懷缺失;農村;中小學寄宿生
寄宿制學校在農村逐漸興起,并且成為農村地區主要的辦學方式。實行寄宿制度的學校在辦學過程中逐漸暴露了該體制的問題與弊端,學生在學校寄宿過程中的情感缺失問題日益嚴重,導致部分學生的心理、人格等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本文對此問題做出進一步的探討與研究。
一、完善寄宿制學校的環境建設
學生的成長離不開社會,但是農村寄宿制中小學對學生的管理是封閉的,把學生與社會完全阻隔了,這對于學生建立完整的人格有很大的影響。因此,學校就要利用教學環境去彌補這一缺失,寄宿生全部時間都在學校度過,打造一個溫馨的校園環境,對于學生的情感也有一定的影響。課堂教學是引導學生建立完整的知識結構,而教學、生活的軟環境就是間接影響學生的思想、道德甚至人格建立的重要因素。學校內部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應該給人以溫暖,墻壁上還可以懸掛一些名人字畫、信息專欄等人文氣息濃郁的布置,學生從這些地方經過時都會被這些細節所感染,從而內心獲得不同程度的情感滿足。軟環境對學生內心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這些名人字畫、積極的詩詞語句,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人格,還可以讓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給寄宿生營造一種歸屬感。學校不僅是學生學習的地方,更是寄宿生生活的地方,打造溫馨的校園環境,讓學生在學校中健康、快樂地成長,也體現了學校教學以人為本的教學精神與理念。
二、老師是寄宿制學生的情感來源
不僅僅是中小學生,乃至大人如果長期對情感關懷缺乏,都會有諸多不適產生,比如暴躁、焦慮等。因此情感是人類心理健康的不可或缺的部分,所以寄宿制學校的老師就要積極、努力地充當學生情感關懷的來源,主動關懷他們、理解他們,盡量去滿足他們內心對親情的渴求。農村中小學寄宿生仍處于心智發展階段,因此如果老師能夠認可他們、鼓勵他們,并且像家人一樣去關心他們、愛他們,他們會愿意親近老師,對于老師所教授的知識能夠很快掌握,還會讓自己朝著老師期待的方向不斷改變自己。
老師與學生之間就是建立在情感的基礎上的,老師如果可以真正關心學生,用自己的情感打動他們,那么學生反饋給老師的是積極的學習態度、優質的課堂紀律以及積極向上的人格狀態。比如小學寄宿生,年齡小、能力弱,不僅在學習上尚且需要家長的陪伴,生活上各方面更是需要照顧。那么老師就要對這樣的學生主動伸出援助之手,就像是他的家人一樣照顧他、呵護他,教給他如何去照顧自己。小學生在生活中清洗自己的衣物時,肯定會有一定的難度,這時他一定會非常想念自己的父母親,渴望得到家人的幫助與關愛,老師在這個時候就要及時幫助他解決困難。也許不用幫他把衣服清洗好,但是可以陪伴他把事情做完,陪伴其實是表達感情最好的方式。在陪伴他洗衣服的過程中,老師可以溫柔地、耐心地教他如何清洗、重點洗哪里,衣服應該洗幾遍算洗干凈等生活的常識,學生這個時候一定會認真按照老師要求去做,并且對老師的關心滿心歡喜。雖然是一個洗衣服的過程,但是卻可以從老師這里得到情感關懷的極大滿足。其實中小學寄宿生離開父母身邊,獨自一人在學校里學習、生活,內心是非常痛苦的,很多學生沒有表達的機會與對象,更沒有關愛自己的來源,這種不良的情緒難以排解,對學生的心理健康非常不利。老師就是寄宿生情感補足的最好來源,所以老師要對學生有足夠的耐心、愛心,填補這個特殊群體的情感缺失。
三、培養學生建立良好的同伴關系
農村中小學寄宿生年齡很小就離開家庭、父母親人,自己在學校獨自生活,內心是十分孤單的,而且對外在環境非??謶郑岳蠋熅鸵獛椭鷮W生解決這個心理問題。兒童的同伴關系正好對應了這一問題,學生在學校中都是獨立的個體,又都有同樣的心理問題,那么如果老師能夠引導學生學會與人交往、合作,那么不僅可以緩解學生在學校內情感關懷缺失的痛苦,還對學生以后擁有良好的人際關系打下了很好的基礎。農村中小學寄宿生在學校內不論學習還是生活,很多問題都需要自己去面對、解決,如果可以和同學很好地相處,在學習、生活中都有伙伴可以陪伴,那么學生內心的孤獨感會減少很多。要想讓學生建立良好的同伴關系,老師有很大的影響力,因此老師要做好引導作用,幫助學生搞好接納工作。一個學生能否被班級團體接納、同學接納,主要看老師對這個學生的態度與評價,尤其是在小學低年級,老師的態度對學生的影響力最大,隨著年級增長,學生有了自主的判斷力,這種影響會逐漸降低,但是老師的引導作用非常關鍵。因此老師要客觀地看待每一個性格獨特的學生,要公平、公正地評價每一個學生,減少在教學中因為自己的言行對學生的影響,正面、積極地引導學生,幫助其建立融洽的、愉快的同伴關系。
四、總結
農村中小學寄宿生情感關懷缺失問題要得到很好的解決,離不開學校的教育制度與管理,更離不開老師細心、耐心的呵護。讓農村中小學寄宿生擁有健康的心理狀態、愉快的學習狀態,會對他們一生產生巨大的影響。
參考文獻:
[1]朱軼.農村小學寄宿生心理健康問題及教育對策的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7.
[2]吳玉琴.基于親情缺失的城市中小學寄宿生情感關懷研究[J].學周刊,2017(5):207-208.
注:此文是2017年度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農村中小學寄宿生情感關懷缺失的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課題立項號:GS[2017]GHB1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