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杰
摘 要:信息化是當今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信息技術是以多媒體和網絡為主要方式為人類的創造提供的有利工具,為了能更好地順應時代的發展,教育領域也開始加入了信息技術的手段用來輔助教學,通過信息技術手段的加入在某些方面促進了我國的教育事業的發展。那么信息技術如何能夠和課程進行更加深入的融合,確保發揮出信息技術的真正的價值呢?從兩者融合的條件出發,找到更加合理的融合方式。
關鍵詞:信息技術;課程融合;條件分析
信息技術在學科中的融合主要是基于對學生能力的培養角度出發的。信息技術當前成為課程活動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在課程的教學中對信息技術的應用能更好地幫助我們完成課程上面的相關目標,但是這樣的融合并不是隨便進行混合,我們需要充分分析信息技術中存在的優勢和不足之處,并進行甄別和選擇,根據每個學科的特點和需求,在這個基礎上適當選擇信息技術來輔助教學,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發揮出信息技術的作用。
一、融合的先決條件是觀念的轉變
對于學校而言,在教學中應用計算機還主要停留在一些公開課上,也就是說它并沒有得到普遍的應用。我們在目前的課堂中還時常會看到一些教師并沒有充分地利用信息技術手段,而其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我們的教學理念沒有得到根本性的轉變,導致現代化的教育技術沒有得到充分利用,因此要想進行信息技術和學科的融合,必須要先轉變觀念。
(一)改變學科觀念
首先我們需要改變傳統的學科理念,打破學科孤立的現狀,學科之間進行縱向和橫向的交融。比如學科之間的互相滲透。在音樂課中我們可以融合一些語文的知識。當學生欣賞完一段音樂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完成一篇有關對該音樂的鑒賞的作文,也可以在體育課中加入一些音樂的知識,通過各個學科之間的有效聯系,讓學生感受到課堂的樂趣,促進學生的長久發展。另外,教師可以在教學中進行一些生活課程的開展,比如說將自然、勞動等內容進行融合,改變教學方式,讓學生從死記硬背的這種模式中擺脫出來,通過實踐獲得知識。
(二)改變傳統教學觀念
現代的教育理念和意識的整合至關重要。在當前的教學中強調以學生為本,那么教師起到的主要是引導作用。通過多媒體的運用,可以實現為學生創設情境的可能,讓學生在一個充滿了魅力的課堂中進行學習,更加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
二、融合的必要條件是數字化學習
信息技術和課程的融合主要是讓學生進行數字化的學習。首先我們需要給學生營造一個數字化的學習的環境,比如說多媒體技術在課堂中的應用、校園網的搭建等。學習和教課的形式都可以通過網絡演示、網上自主學習、討論課程,創作實踐等形式展開。教師上課的內容要經過數字化的處理,通過教師和學生的努力把我們學習的內容轉化為數字化的資源,讓所有的人都能進行共享。同時結合網絡中有效的資源轉變為我們學習的素材。同時我們可以借助信息技術手段,通過視頻、圖片等一系列的工具,讓學生對學習的內容進行加工創造構成新的學習體系。
同樣在數字化的學習方式下,我們必須要明確學習的主體是學生,因此學生的學習要具備個性化的特點,教師爭取而滿足每一位學生的需求,同時學習的過程是在交流和合作中完成的,并且會進行各種的再創造,同時在數字化的學習模式下,學習實現了隨時隨地的可能。
三、融合的必要條件是技術熟練
要想實現信息技術和課程的有機融合,教師和學生必須對信息技術手段足夠熟練,這樣才能有效地解決教學過程中的諸多問題。首先在學習的軟件上面我們需要找到合適的平臺,讓教師充分地利用平臺展開教學。另外要對教師進行一些基本的培訓,例如Word,Power point,Excel等。當教師和學生對這些基本的操作熟練后,我們要嘗試在課堂中進行師生交流,學生獨立進行問題的探究并和多媒體演練等實用課程相融合。
四、融合的重要條件是資源豐富
課程的融合強調學生獨立對知識進行探究,我們需要在教學中養成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意識和能力。但是這些動作都要以豐富的教學資源作為基本的條件,如果資源不夠豐富,則無法實現學生獨立學習,學生在學習上還是會處于被動的局面。為了能夠更好地豐富我們的資源。我們可以對網絡中現有的內容進行整合,為我們的學習服務。同時還可以專門購買一些資源庫,這些內容經過教師調整就可以直接拿來使用。再有就是也可以讓教師自己開發資源。通過這些方式讓我們的教學資源得到充分的共享和交流。
五、整合的基本條件是硬件可行
硬件水平在融合中也起著重要的影響。因為基礎教育的經費有限,因此為了提升硬件水平學校可以自己籌備資金進行硬件設備的配置,所購買的設備一定要具備較高的實用性,也可以通過學校、社會等形式結合,加快硬件設備的建設。
總之,隨著信息和科技的發展,信息技術手段被應用到了各個領域中,同時在教育領域的使用也給教育事業帶來了新的生機。為此我們需要創造一切有利的條件,加快課程和信息技術的融合,提高課程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汪永華.淺談信息技術教育與課程整合[J].吉林教育(中小學教育),2010(12):21.
[2]宋偉玲.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現狀分析[J].中小學電教(下半月),2013(4):23-25.
[3]楊濤.淺談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J].教育界,2011(14):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