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斌
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素質教育的呼聲越來越高,教學評價改革也隨之成為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并且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倡導全面、和諧的教育。有效的課堂才是提高教育教學的關鍵,才是和諧教育的主陣地,而有效的課堂教學離不開有效的課堂評價。課堂評價是對課堂中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參與教學活動情況的了解、總結和反饋。通過實施有效的課堂評價,一方面使得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不斷體驗進步與成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提高。另一方面使得教師獲得教學的反饋信息,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反思和調整,促進教師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以下是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幾點有效的課堂評價策略。
一、對學生的聽課行為進行評價
聽課是學生接受知識的重要途徑之一,它是連接教學內容與學生的橋梁,任何其他的學習方式都不能取代學生的聽課行為。然而,學生有沒有在聽課?他的思維是否在跟著老師的思路走?正確有效地對學生的聽課質量作出評價是有效教學的依據和基礎。
1.學生自己評價聽課前的知識儲備
一般而言,我們所學的知識是一個連貫的體系,如果學生對前面的知識不理解、不熟悉,那么就很難理解后續的知識,這樣勢必會影響聽課的效果,所以一定要在講課之前對學生的知識儲備有一個清晰的了解,最大限度提高教學效果。我把這個評價的主權交給了學生。學生的主動意識被充分調動,老師根據學生的自評結果進行糾正補充。
2.教師觀察評價學生的聽課表現
對學生的即時觀察是教師最常用的一種評價方式,針對某個學生的當下表現,予以及時的反饋。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對教師的態度會逐漸發生變化,小學低年級階段,學生對老師絕對佩服。隨著年齡、知識、學力、智力的增長,有的學生對教師的感情會發生質的變化,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注意觀察學生的一言一行,溫暖的一句話可以讓學生溫暖一生,恰到好處的鼓勵性評價,使學生自信、自豪,但不驕傲,激勵的形式不僅僅是贊揚,適當的批評同樣是一種激勵的方式,表揚過度,學生虛榮心得到滿足,但會使他們面對挫折時失去戰勝困難的勇氣和決心。因此,教師在評價時要掌握好度。教師要一邊授課,一邊觀察學生的聽課表現,如學生的動作是否與教學相關,學生的視覺是否集中,學生的面部表情和姿態的變化等。教師要對觀察到的信息做到及時判斷評價,并把評價結果通過口頭語言或肢體語言傳遞給學生。當學生不遵守紀律的時候,你用眼睛關注,讓他感受到一種嚴而不威,自覺糾正自己行為而投入學習;當學生學習受挫,你可以說“慢慢來,老師相信你能行!”
3.學生互相評價課堂筆記
課堂上記筆記對學生很有價值,是對聽課的必要補充,既可以記下老師講課的主要內容,又可以將自己在課堂中的疑惑寫下來,以便向老師請教。評價學生的課堂筆記情況是在學生之間進行的,“獨學而無友,孤陋而寡聞”,學生互相評價,這樣就達到了相互交流的目的,可以取長補短,共同成長。
二、對學生在小組合作中的活動進行評價
以小組為單位的合作學習已經廣泛被老師們關注和使用。小組合作學習有助于知識的發現和探索,是自主、自覺的探究和構建知識的過程,對于學生知識、能力的獲得都有著重大的意義。而學生是否參與了組內活動,交流討論是否積極,小組內部的成員是最清楚的,所以,我采取了小組內成員互相評價策略,再輔助小組之間評價的策略,這樣既能很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也增強了學生的競爭意識。
三、對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進行評價
一堂課結束了,學生是否學會了應該掌握的知識,是否領會了數學思想,是否發展了數學思維提高了數學能力,這就要求我們對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進行評價。科學地評價學生是教師評價學生學習效果狀況的必要能力,具有積極的強化作用,是鼓勵學生不斷進步的力量。為了更加科學地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我采用了分層評價的策略。提問的問題分成記憶的、理解的、創新思路與方法的三個層次,課堂小測驗的題目分成基礎的、綜合的、拓展的三個層次,評價的目標分成有進步、進步很大、表現出色三個層次,不同的學生選擇不同的層次進行評價,這樣會激勵每一位學生努力在課堂中得到收獲、取得進步。
四、對課堂評價進行反饋
反饋評價結果既可以促進課堂教學,又可以優化學生的學習。通過評價的反饋,學生的進步得到認可,錯誤得到糾正。可以說反饋量越大,學生進步就越大;反饋越及時,學生進步就越快。在課堂上可以直接利用語言或測試的分數將評價的信息及時反饋給學生,在課下可以通過個別談話把評價的信息反饋給學生,還可以利用家校聯系表將評價的信息反饋給家長和學生。沒有反饋的評價是沒有意義的,作為一名教師,應將評價的信息準確、科學地反饋給學生,使教學課堂得到不斷的良性發展,從而實現高效教學。
總之,教學評價是教學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直接作用于教學的各個方面,教學評價不是為了評價而評價,而是用一定價值標準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價值判斷,從而改進今后的教學工作。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