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思嵐
摘 要: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社會各界對于教育的重視度不斷地提高,其中重點為學前教育。幼兒教育是兒童在進行正式教育之前的過渡階段,也被看作是基礎教育的一部分。幼兒因為年齡小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使得幼兒對于系統(tǒng)正式的學習存在很大的排斥心理,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運用與融合游戲模式,能夠有效的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進而促使幼兒綜合素養(yǎng)的提高。本文主要探究游戲在幼兒園教育教學總的運用與融合措施,僅供參考。
關鍵詞:游戲;幼兒園教育;運用與融合
一 游戲在幼兒園教育教學運營與融合中產(chǎn)生的問題
(一)缺乏游戲教學意識
隨著教育課程的不斷開展,幼兒園教學工作也涉及很多科目的學習,但是枯燥的學科學習對于幼兒的吸引力不大,甚至有些課程會給幼兒帶來一定的心理壓力,導致幼兒不良學習習慣與學習態(tài)度的形成。當前游戲教學方式雖然已經(jīng)進入到幼兒園教育教學工作中,但是很多教師卻嚴重缺乏游戲意識。游戲在教學工作發(fā)揮著重要的輔助教學作用,很多教師將游戲作為管理課堂的一種方式,以獎勵的形式展示給幼兒,表現(xiàn)好的幼兒才能夠參與其中,甚至有些教師牢牢占據(jù)游戲主導地位,教師要求怎么做幼兒就要這么做,從而導致幼兒無法真正的進入到游戲環(huán)節(jié)中,因此也就無法促進幼兒教學工作的開展[1]。
(二)缺乏對游戲精神的挖掘
游戲教學方式的合理應用,能夠有效的促使幼兒形成規(guī)則意識,對于幼兒多方面的能力進行有效的培養(yǎng)。很多教師在應用游戲教學的過程中僅僅將游戲作為一種娛樂方式,而很少去深究游戲背后的內(nèi)涵,對游戲精神進行了忽視。游戲精神不僅包含對幼兒某些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還包含對于幼兒正確價值觀的培養(yǎng),對于幼兒人生的發(fā)展起到一定的指導作用。在實際開展的游戲教學中,幼兒在游戲過程中過于投入,教師會采取一定方式的制止,對于幼兒游戲精神的領悟與學習有著非常不利的影響。
二 游戲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的運營與融合措施
(一)樹立游戲教學的意識
教師是教學工作的引導者,教師的教學觀念與教學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幼兒的學習成果。新課改背景下,教師應當積極的轉(zhuǎn)變教學觀念,樹立游戲教學意識。但在實際的游戲幼兒教學工作開展中,教學仍舊就教學的重點放在促使幼兒知識的掌握方面,從而對游戲教學進行了忽視,不僅無法有效的促使幼兒學習興趣的提高,還極有可能導致幼兒的思想得到較大程度上的限制,對于幼兒之后的人生發(fā)展造成非常不利的影響。為了更好的促進游戲在幼兒園教育教學工作中的有效應用,教師應當充分的認識到游戲在幼兒園教育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深入的了解游戲的內(nèi)涵,在應用的過程中充分的結(jié)合教學內(nèi)容選擇合適的游戲,能夠有效的吸引幼兒的課上注意力,給予幼兒充分的想象和聯(lián)想空間,使得幼兒的天分得到體現(xiàn),對于幼兒各方面能力的提高起到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2]。
(二)促進教育模式的改革
游戲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的有效滲透,需要教師對幼兒園課程進行整體上的把握,并進行綜合性的分析,促使游戲能夠貫穿于教學活動的始終,發(fā)揮游戲本身的作用。怎樣促使教學模式改革成效的提高,教師首先應當站在幼兒的立場上進行思考,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一切教育活動也應當圍繞學生進行開展。從幼兒的角度出發(fā),對教學模式進行有效的改革,將游戲科學合理的滲透于教學活動中,不僅符合幼兒的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還能夠有效的促使幼兒學習興趣的提高,進而大大提高學習效率。比如在學習十以內(nèi)的數(shù)字時,教師就可以設計一些游戲環(huán)節(jié),在課上準備一個鉛筆、兩個鋼筆、三個橡皮、四個本子等十以內(nèi)數(shù)量的物品,讓幼兒進行記憶,之后進行提問,回答正確的幼兒獎勵小紅花,不僅能夠提供幼兒的知識掌握效率,還能夠?qū)τ變旱挠洃浟M行有效的鍛煉,有利于教學工作的更好開展,對于促進幼兒綜合素養(yǎng)的提高也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 結(jié)語
綜上所述,將游戲運用與融合到幼兒園教育教學工作中,能夠較大程度上促進幼兒學習興趣的提高。從以上列舉的幾方面入手,多方面、多角度對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行改進與完善,能夠有效的吸引幼兒的課上注意力,促使幼兒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幼兒園學習過程中,對于促進幼兒學習效率的提高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進而推動幼兒園教育教學工作的更好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黃雪琴.游戲教學法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成才之路,2019(05):102-103.
[2]康忠艷. 游戲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的運用與融合[C]. 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yè)委員會.2019年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yè)委員會教師教育論壇資料匯編(二).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yè)委員會: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yè)委員會,2019:179-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