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才娥
摘 要:中職學校一直是我國實施職業教育的重要機構,負責培養基礎技能型人才,需通過學校教育活動逐步提升學生的專業能力,以便讓學生在畢業之后無縫進入社會工作,由此縮短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周期。對此,中職學校便要積極組織理實一體化教學改革活動,切實豐富學生的實踐經驗。本文將以護理學專業為例,從豐富校內實訓活動、組織校外實習活動、構建“雙導師”教學制度三個角度來分析中職護理專業教師如何才能順利展開理實一體化教學改革活動。
關鍵詞:中職護理:理實一體化:改革策
一直以來,護理專業都是中職學校的一個重要專業,但是長期的教學實踐卻反映出一個現實問題,即護理專業的職業能力水平低下,難以在畢業時順利進入社會工作。客觀來講,護理專業的學生基本會進入醫護單位,而這些單位的人員更新速度本就不快,所以如果中職生的專業技能水平無法達到理想狀態,那么是很難實現自己的職業理想的。對于這一現實問題,中職護理專業教師要堅決投身于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改革活動之中,切實豐富學生的專業理論認識與護理實踐水平,為學生的未來發展做好充足準備。
一 豐富校內實訓活動
校內實訓活動是落實理實一體化教學改革任務的基本形式,且我國教育部近些年來十分重視職業教育的實踐性發展,增加了職業教育的扶持力度,從技術、政策、資金等方面都制定了一系列要求。對此,中職護理專業教師也要利用這一開放的教學環境來組織校內實訓活動,將理論課時與實踐課時結合起來,引導學生利用理論知識展開實踐探索,通過實踐檢驗來鞏固理論認識,由此優化學生的專業素養結構,改善專業教學效益。
就如在“臨床護理”知識教學中,中職生便要學習豐富的臨床護理知識與護理實踐能力,以便滿足病人的多種需求,而這一專業課程也是每一個護理專業的中職生所要掌握的專業知識。在“臨床護理”知識教學中,筆者便將理論課時與實踐活動結合起來,通過課堂教學引導學生全面掌握臨床護理知識,再借助學校的實訓基地讓學生學習如何護理臨床病人,使其能夠及時將理論知識與實踐行為結合起來。在此過程中,筆者也會組織本班學生展開角色表演活動,即讓學生分別扮演病人、護理人員,使其自主展開護理實踐,讓學生在真實的實訓活動中實現全面進步。
二 組織校外實習活動
在中職學校中,實習活動比較常見,也是每一個中職生獲取畢業資格所要必須完成的實踐任務。這就可以很好地優化學生的實踐認識,使其能夠通過豐富的實習活動了解本專業的工作環境、專業要求,從而讓學生自覺端正專業學習態度,調整職業理想奮斗目標。因此,中職護理專業教師要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幾乎來組織校外實習活動,由此培養并提升學生的專業護理能力。
本校一直秉承著銳意進取、結合實際的教學理念,與多家企事業單位簽訂了校企合作合同,目的是要及時向各企事業單位輸送技能人才,滿足企事業單位的勞動力需求。為了進一步優化本班學生的實習態度,筆者告訴學生表現最優、專業能力最好的學生會直接在實習結束之后簽訂正式的勞動合作,希望學生能夠把握住這一實習機會,努力展現自己的專業能力,也要多向專業護理人員學習,全面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水平,也要學習一名合格、優秀的護理人員所應具備的優良品質。如此,則可進一步優化本專業學生的專業素養,切實提高專業教學效率。
三 構建“雙導師”教學制度
“雙導師”制度是指學校教師、企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共同成為學生導師的一種新制度,因為中職護理專業教師的專業發展以專業理論教學、教研活動為主,而企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則具備豐富的實踐經驗,能夠掌握護理行業的前沿發展動態,雙方各有優勢,都是培養學生專業素養的重要力量。因此,中職護理專業教師則要積極與企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合作,共同構建“雙導師”制度,為本專業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構建一個優良的專業教學平臺。
在組織護理專業的教學實踐活動時,筆者就與相應的企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合作,共同確定了各自職責,通力合作,以便切實培養出理論知識豐富、專業水平較高的護理人才。為此,企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也可定期到學校組織護理講座、實踐培訓,讓學生在學校中也能學習先進的、實用的護理技巧。在專業學業質量評價過程中,筆者會與實踐導師共同出示一份學生成績統計報告,綜合分析本專業學生的專業素養結構與發展前景,希望可以逐步優化本專業的人才培養結構,切實實現理實結合教學改革。
總而言之,通過理實一體化的課程改革可以讓中職護理專業的學生在社會競爭中處于優勢地位,也可無形中提高中職學校的社會影響力與學校競爭力,可以產生良好的社會效益。因此,中職護理專業教師要積極組織豐富的理實一體化教學改革活動,為學生的長遠發展、學校的可持續發展做準備。
參考文獻
[1]]張慶桂,羅昉,張秀梅,蔣春明,王紅梅,蔣建剛.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中職助產專業產科學及護理實踐教學改革[J].衛生職業教育,2018,36(14):41-43.
[2]楊柳.現代學徒制背景下的中職護理專業實踐教學研究[J].華夏教師,2018(26):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