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咪娜
摘 要:本文以創意美術為載體,以家園合作互動游戲為抓手,以科學性、時代性和有效性為準繩,通過觀察引導法、游戲激趣法、層層深入法、鷹架交互法、線索啟迪法,增進親子情感,提升幼兒生活經驗,促進幼兒想象力和創造力,為幼兒園家庭美術教育提供指導策略。
關鍵詞:幼兒;美術創造活動;家庭;親子
創意美術是兒童獨特想法和開闊兒童思維的極佳方式,反映幼兒對周圍現實生活的認識和體驗。創意美術沒有刻板的要求,孩子可以盡情表達自己的想法,從而達到兒童擁有開闊的思路和主動思考的能力。創意美術中兒童表達以自我為主,是培養幼兒自己動手,發展思維和空間想象的重要渠道。
一 創意求新,擁有發現美的眼睛
幼兒對具體形象的事物感興趣,離開具體形象幼兒就無法接受和感知,也就無法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動機和情感。在家中和幼兒一起創設一個能相互交流、共同合作,又互不干擾的創作空間,這個空間可定義為幼兒的“畫室”讓幼兒成為美術創作的主人,讓幼兒調動已有的生活經驗,大膽地創造各種各樣的藝術造型,孩子們的創作欲望得以滿足。
二 創意玩新,體驗表現美的形式
通過美術游戲活動,親子彼此之間相互交流、相互尊重、相互評價,一起合作、探索,快樂想象,創新表達,學習變得更加愉快。
觀察引導:美術活動是視覺藝術活動,離不開觀察。引導幼兒觀察生活,尋找周圍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回憶最喜愛的生活中的人物或動物的形態特點,啟發他們通過觀察抓住事物的特征,并把自己的感受和聯想結合同伴的創想表現出來,使幼兒的畫面更加生動而充滿兒童情趣。
游戲激趣:游戲是兒童的生活,兒童通過游戲來展現其潛在的精神。運用游戲的情境來感染和調動幼兒。情境表演、視頻錄像、童話故事、變化魔術等活動都是幼兒喜歡的游戲,在這些寬松、有趣的游戲中,融入美術創作,不僅兒童的興趣不知不覺地被激發,而且更易于讓幼兒把作品的所思所想表達的更為飽滿。
層層深入:材料是調動幼兒參與美術活動的重要因素,但有時幼兒對材料的興趣不是一成不變的,常常因為材料的變化而轉移,新穎有趣的美術材料,能激發幼兒操作的興趣,喚起幼兒創作的熱情。
線索啟迪:線索啟迪法在激發幼兒主動、積極地運用材料和過去的經驗進行美術創作的過程中,以幼兒為主體,圍繞在美術創造活動中的“感知——思維——運用”這一認識論進行合作表現。
鷹架交互:幼兒可按創作的主題內容進行親子討論、交流,相互啟迪、相互激勵、相互補充,使創造性想象產生共鳴,并發生連鎖反應,啟發與誘導出更多的新構思、新形象,直到創作出新穎獨特的具有強烈色彩的美術作品。
三 創意變新,從“一枝獨秀”到“春色滿園”
將美術創造活動豐富到家庭美術教育,其特殊的教育價值對我們的孩子們產生深遠的影響。
(一)家長逐漸轉變了觀念,充分認識到“親子互動”的重要意義,能積極為孩子創設良好環境。親子間也能建立起一定的互動關系,彼此的距離也愈來愈近。
(二)家長改變了傳統的育兒觀,增強了科學育兒的意識,能為幼兒營造一個比較溫馨的家庭環境,支持幼兒與家庭間的評價行為,幼兒的自信增強了。
(三)幼兒身上有著比較明顯的體現。
1學會了與親子之間分享、合作、謙讓等良好品質。
幼兒克服了“以我為中心的特點”,懂得關心別人,替別人著想,互相謙讓。
2學會了主動與別人交往合作,感受到評價的快樂,能夠主動表達合作的愿望。
幼兒會有意識地相互協商,互相配合,會分工合作,通過評價,幼兒逐步意識到,在構圖上、色彩上、內容上除了自己,別人的意見和評價也很重要,積極采納并接受別人的觀點與意見
綜上所述,美術創造活動后的親子互動為幼兒的創造性發展提供了條件,更是幼兒學習社會交往的有效途徑。嘗試這種有效的互動式親子學習方式,能提供給幼兒更多主動參與親子互動的機會,這不僅有利于幼兒主動性和創造性的發展,更有利于交往能力的發展。
美術是一種有溫度的表達,審美是一種品質和修養,它能使幼兒的學習活動更加富有意義,能激起幼兒更高水平的思維。不僅能有效地調動所有參與者的積極投入,充分發揮幼兒的聰明才智,而且能激發每個孩子高度的求異思維,對孩子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的發展具有很深遠的意義。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基礎基礎教育司組織編寫《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年
[2]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李慰宜編寫《幼兒美術欣賞與表現》
[3]美術創作雜志部美術創作雜志編輯部編寫《美術創作》
[4]安徽美術出版社嚴英編編寫《幼兒美術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