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少攀
海外復合型疏浚人才是指在具備海外疏浚工程實施的專業管理能力,同時具備語言,市場經營、財稅管理、公共安全、國際商務等方面能力的綜合性人才。
復合型疏浚人才具備“一專多能”的特點,“一專”是指具備專業的海外疏浚工程管理能力,對海外疏浚工程實施過程中的質量控制、工法工藝、安全管理等方面有扎實理論基礎和豐富實踐經驗;“多能”是指具備在專業的海外疏浚工程管理能力同時,兼具語言、市場經營、財稅管理、公共安全、國際商務等方面的綜合能力,對海外疏浚工程全周期的各個關鍵崗位都能勝任、重要工作都能統籌把握。在全球疏浚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的今天,多學科交叉,知識融合,技術集成的復合型疏浚人才勢必成為全球各大疏浚企業爭相追逐的對象和人才戰略的方向。
“一帶一路”發展戰略提出七年以來,得到了世界越來越多國家的認同和響應,在經濟全球化機制進一步完善,國家對外開放的不斷深入的背景下,“一帶一路”戰略已成為中國對外開放的一張靚麗名片。隨著戰略的深入推進,沿線國家紛紛加大對本國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尤其是港口建設的投資。因此,疏浚業對于推動“一帶一路”戰略落地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近年來,天航局參與的肯尼亞、巴基斯坦、俄羅斯港口疏浚工程就是很好的例證,疏浚項目的實施離不開復合型疏浚人才的堅實支撐,所以我們認為海外復合型疏浚人才是國家戰略執行的堅實堡壘,必須加快培養。
隨著國家經濟加速轉型提質,依靠基建拉動產業融合、經濟發展的模式已逐漸成為“過去式”,國家資本向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進一步集聚;又加之國內港口建設已趨近飽和,國內疏浚市場近年來不斷萎縮,在此背景下以中交天航局為代表的疏浚企業紛紛轉戰海外,這既是現實所需,又是形勢所迫。人才是企業發展的第一資源,尤其對于走向海外,沒有高素質復合型人才做支撐,走出去既沒有穩定的戰略支撐點,又沒有強有力的人才團隊去解決企業走出去面臨的各種實際困難,依舊是中標一個國外項目,組建一支臨時隊伍,沒有長遠的人才規劃和現實安排,久而久之走向海外就變成了一紙空談,所以我們認為加強海外復合型疏浚人才的培養是疏浚企業海外發展的緊迫需要。
海外疏浚項目的實施有別于國內,特別是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涉及的船舶物資調運、合同商務談判、工藝工法屬地化管理、安全環保體系要求等方面,對于項目管控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疏浚人才遠遠不能滿足海外疏浚項目的現實需求,這就要求我們管理人員具備多向管理能力,所以我們認為海外復合型疏浚人才的是海外疏浚項目順利實施的中堅力量。
當今社會日新月異,充滿競爭和挑戰,全球疏浚行業更是面臨深層次的產業結構調整和重塑,能不能在競爭激烈的當下存活、適應并立于不敗之地,不僅是新時期疏浚企業發展的時代命題,更是每一位疏浚企業員工的現實追求。所以加強海外海外復合型疏浚人才的培養,不僅利于疏浚企業發展,更有利于疏浚企業員工提升自身綜合素質,提升自身核心競爭能力。
2018年8月,天航局成功中標三號項目,該項目是百年天航在“一帶一路”沿線又一重大斬獲,根據項目需求和所在國管理體系的要求,項目團隊在組建初期就在當地招聘了11名外籍工程師,形成了中外合力辦公,相互促進的良好局面,為加強海外復合型疏浚人才培養做出了有益探索,結合項目管理實踐,我們就加強海外復合型疏浚人才談以下三點認識:
一是做好屬地國引進,解決現實需求。海外疏浚項目要根據工程特點、體系要求、項目所在地等因素,依托公司平臺做好屬地人才引進工作。在三好項目組建初期,依托中交在項目所在國的平臺公司開展了大量疏浚工程師、律師等崗位招聘工作,招聘過程中特別注重當地曾去中國留學群體、曾在中國從事基建行業群體,最終在項目部疏浚工程師等關鍵崗位成功招聘了一批曾在中國留學、工作的外籍員工,他們既會說俄語,又會說漢語,既懂得所在國工程管理體系,也能快速適應中方管理體系,在日常工作中他們既可以是工程師、商務談判員,又能做翻譯,既能有效與業主單位溝通,又能積極開拓當地市場,完全符合我們對海外復合型疏浚人才的要求,實踐證明三號項目的順利開展,這批外籍員工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當地人才的引進,也加快了中方員工成長的步伐,項目部一大批管理人員進入了會語言、懂規范、懂市場復合疏浚人才序列。
二是針對性加強校園引進,做好人才儲備。當前,疏浚企業每年校招工作大都采取“大專業”模式選取人才,這種模式選取的人才針對性不強,實用性不足,很難解決海外疏浚項目的現實需求,為此我們認為,疏浚企業要根據自身海外發展規劃,有針對性的開展校招,重點關注專業、語言情況,比如企業自身發展重點方向是在俄羅斯等地,那么我們就可以把校招重點放在東三省一些院校,同時重點關注留學俄羅斯的中國學生,與俄羅斯一些大學建立合作關系。三號項目實施過程中,通過前期大量招聘工作,成功與所在國大批院校建立了合作關系,雙方就人才招聘,提供見習崗位進行了廣泛合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做好海外復合型疏浚人才引進工作的同時,我們要以目標為導向建設好人才培育的“搖籃”,必須有效回答“培育什么樣的人”、“怎樣培育人”兩個問題,讓人才真正進得來,成長好。我們這里說的“培育”主要分兩個方面,一個是引進人才的培育,第二個自有員工的培育,二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
一是引進人才的培育。對于屬地國引進的人才,屬地國語言、規范、技術等對于他們來說是強項,而對于中國施工企業管理體系,他們了解甚少,所以我們要重點加強這方面的培育,具體可以采用雙向培訓、具體實踐的方式進行培育,疏浚企業要分類制定外籍員工年度培訓計劃,針對性開展各類培訓教育;對于校招引進的人才,我們在抓好教育培訓的同時,要注重“傳幫帶”,執行中外雙師帶徒工作機制,為校招人才選取適當的中方師父和外籍師父,促進能力融合,提升成長效率。
二是自有員工的培育。對于自身員工培育,如何將“單一”疏浚員工培育成復合型疏浚人才是我們面對的核心問題。為此我們要緊緊圍繞海外復合型疏浚人才“一專多能”的整體要求,在“專”字上求突破,在“多能”上一體推進。首先在“專”字上求突破,大力開展崗位練兵活動,鼓勵員工結合海外疏浚項目特點,總結管理規律、工藝工法運用等,力爭有新的突破;其次在“多能”上一體推進,項目實施過程中,可以進行大輪崗活動,讓項目各個管理崗位互相交流,同時大力開展培訓教育,利用員工講堂等平臺,發動外籍員工給中方員工講語言、市場、技術等,為自有員工早日成長為復合型疏浚人才打下堅實基礎。
在國內疏浚市場持續萎縮的大背景下,各個疏浚企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人才流失現象,對于海外復合型疏浚人才來講,自身有較強綜合能力,在當前形勢下,如何留住他們,也是擺在各個疏浚企業的現實問題,在這里,我們談兩點認識:
一是加快建立海外復合型疏浚人才職業發展規劃。疏浚企業要加快建立海外復合型疏浚人才評價考核機制,將海外復合型疏浚人才納入企業人才建設、職稱評定體系,對于評定的海外復合型疏浚人才在工資待遇、職業晉升、職稱評定等方面給予一定傾斜,建立完善的海外復合型疏浚人才職業發展規劃。
二是加強海外復合型疏浚人才的屬地化管理。對于屬地國引進的海外復合型疏浚人才,我們要加強屬地化管理,不能簡單的項目結束,人員就相應自動遣散,要充分利用本集團、本公司在屬地國的各個平臺優勢,項目結束可將外籍員工對應調動到集團與公司在屬地國各個平臺去工作,在屬地國沒有平臺的企業可建立海外人才交流中心,項目結束又無后續項目的時候,可將外籍員工納入人才交流中心管理;對于校園引進的海外復合型疏浚人才同意需要加強屬地化管理,讓人才在一個區域內流動,干專業的事,干擅長干的事,人盡其用,人盡其才,達到企業與員工雙贏的目的。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疏浚企業尋求海外發展的核心競爭能力也是人才,在國家“一帶一路”等戰略的號召下,各大疏浚企業紛紛走向了“大海外”的新征程,加強海外復合型疏浚人才培養勢必將引領中國疏浚行業走向下一個春天。
參考文獻
[1] 王志遠.對疏浚企業高技能人才培養的幾點思考.商情,2013.03
[2] 張貝貝.一帶一路”背景下英語翻譯人才培養思路及教學改革研究[J],時代人物,2019.34
[3] 陳紅英.當代人才發展的思考和對策[J]時代人物,2019.28
郵寄地址:廣東省中山市東區岐關西路63號峰匯中心706室,倫佩洪15820536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