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同志:
倫敦市長近日稱,特朗普與奧巴馬和小布什相比“層次不夠”,因此其6月到訪倫敦時不會獲得“紅地毯歡迎”。請問為什么說“紅地毯歡迎”是一種高規格的禮遇?這種禮遇是如何產生和發展的?
山西讀者馬躍
鋪紅地毯是正式場合歡迎國家元首、政府首腦等貴賓所常見的一種高規格禮遇。公元前5世紀古希臘悲劇詩人埃斯庫羅斯的著名劇作《阿伽門農》中首先出現了紅毯迎賓的描述:英雄阿伽門農從特洛伊凱旋歸來,他的妻子為歡迎他而鋪下了紅毯。
英國廣播公司2016年一篇追溯紅地毯禮賓儀式來源的報道指出,在文藝復興藝術作品中,諸神、圣人和王室成員通常出現在紅毯上。文化學者指出,紅色一直與皇室貴胄有密切關系,而且過去猩紅色顏料制作最困難、成本最高。1821年,時任美國總統門羅到訪喬治敦,該市鋪下紅地毯迎接,這據信就是當代英語中“紅毯待遇”(red-carpettreatment)說法的來源。
娛樂圈走紅毯的歷史淵源也被英國廣播公司給挖出來了。1922年,當時的好萊塢劇作《綠林英雄羅賓漢》首映,為歡迎嘉賓出席首映式,現場鋪上了紅地毯,這據說就是紅毯秀與娛樂圈結緣之源。每年法國戛納等國際知名電影節的走紅毯儀式已成為全球娛樂圈關注的焦點。
到今天,以紅毯作為高規格禮賓的象征已不局限于政界和娛樂界。日常生活中,酒店業等也已采用紅毯迎賓,舉辦重要的商業或文化活動時,各大星級酒店也會在門廳鋪設紅毯凸顯對來賓的尊重。▲
(汪品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