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美國特派記者 張夢旭 ●本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青木 ●任重 ●本報記者 范凌志
或許是因為上周五第十一輪中美經貿高級別磋商在華盛頓結束時,中國談判團隊并未像以往那樣,去白宮橢圓形辦公室拜會美國總統特朗普。這位總統思前想后,終究覺得不放心,于是在當地時間周六傍晚連發兩條推特,催促中方趕緊跟美方簽協議——“如果等到我第二個任期再來談判,給他們的條件將會變得更糟。”繼上周五宣布對2000億美元中國輸美產品提高關稅之后,美方威脅將在今天公布對另外3000億美元中國輸美產品加征關稅的清單。“特朗普正在玩一場危險的游戲”,美國“國會山”網站12日稱,如果這一狀況繼續下去,特朗普很可能錯失與中國平衡貿易關系的機會。“美國沒有拿出真正談判的姿態,用極限施壓而不是共贏的方式來逼迫中國”,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國友對《環球時報》記者說,“美國政府是抱著賭徒心態孤注一擲,希望賭中國屈服”。但中方的立場早已明確,正如中美全面經濟對話中方牽頭人劉鶴10日離開華盛頓前對媒體表示的,“在重大原則問題上中方決不讓步”。
“第二個任期條件更糟”
特朗普11日傍晚連發兩條推特稱:“中國在最近的談判中覺得自身被嚴重打擊了,他們也許在等待2020年總統選舉,看看是否足夠幸運有一個民主黨人能贏,這樣就又可以年年從美國勒索5000億美元了。但唯一的問題是,他們知道我會贏(美國歷史上最好的經濟和就業情況等)。如果等到我第二個任期再來談判,給他們的條件將會變得更糟。他們現在就采取行動才是明智的,而(我們)樂于征收關稅!”
這條推特引發輿論嘩然。“國會山”網站說,一些人猜測特朗普此舉只是為了增加談判籌碼,他相信美國經濟的實力給了他打硬仗的空間。另一些人則認為,特朗普認為關稅對中國的傷害會比美國更大。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我們希望特朗普盡早停止播下對華貿易戰的種子”。一些美國網友也留言對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和極限施壓表示反感。名為薩米爾·馬修的網友說:“這是不是在間接地向所有美國人征稅?”網友丹·范則留言說:“中國總在為長遠做規劃,而美國總統總是想著如何贏得連任。”
特朗普11日還提議把制造業轉移到美國以避免征稅。他發推特說:“把你的產品放在古老而美好的美國生產。很簡單!”
據彭博社11日報道,在此輪磋商中,美方官員告訴劉鶴,美方只給北京“一個月時間”達成貿易協議。
宋國友對《環球時報》記者說,特朗普在推特中喊話中國不要指望2020年民主黨會上臺,這首先是說給他的支持者聽的,表明自己對華強硬是“選擇了美國利益”,是一種邀功和打氣的動作。其次,他這番話也是在民主黨面前“叫陣”,想把他的民主黨競爭者羞辱一番。最后,他是想向中國釋放“肯定不會讓步”的信號。他以為經過連續的極限施壓,中國肯定會按照他的要求簽下協議,但實際上最后一刻中國代表團很從容地離開了談判桌。
“特朗普的擠奶女工算法”
特朗普政府另一個極限施壓的手段,就是準備對尚未加征關稅的余下30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加征關稅。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10日發表聲明說:“在總統的指示下,美國將價值約2000億美元的中國輸美商品的關稅從10%上調至25%。總統還命令我們開啟對基本上所有從中國進口的產品加征關稅的程序,價值約為3000億美元。”他表示,更多細節將于5月13日公布。
《華爾街日報》12日稱,上周五新征收的關稅,以及即將征收的關稅擴大到幾乎所有來自中國的進口商品,甚至引起了一些共和黨人的擔憂。共和黨參議員圖恩說:“目前實施的關稅對農業產生了非常不利的影響,經濟已經陷入困境,我們不需要更多的壞消息。”“美國之音”12日稱,商品價格提高以后,增加的關稅就有一部分轉移到了買者頭上。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一項研究表示,去年鋼鋁關稅使鋼鐵產品的價格上漲了近9%,鋼鐵用戶的成本上升了56億美元。美國拖拉機制造商迪爾公司估計,由于特朗普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征關稅,今年公司原材料成本將增加1億美元。“零售業、建筑業和工業生產商都在關注中美這場關稅戰”,美國“市場觀察”網站12日稱,“當巨人相撞時,傷害的蔓延將遠遠超出沖突的直接領域”。
“特朗普的擠奶女工算法”,德國《法蘭克福匯報》12日用擠奶女工的寓言故事來諷喻特朗普:一名擠奶女工去市場賣牛奶,她一邊走,一邊美滋滋地盤算著賣牛奶賺的錢要怎么花。她夢想先買些雞,再出售雞蛋,然后用收益買一頭牛和一頭豬……但擠奶女工被絆倒了,牛奶全部灑在地上。這就好像特朗普發推文說,對中國的關稅將使他的國家更強大、更富裕,他還要用征稅得來的錢幫助世界上的饑餓人口。聽起來很美好,卻是無稽之談。實際上,提高中國產品的關稅,結果是美國進口商支付了關稅。然后他們試圖將更高的成本轉嫁給他們的消費者。美國的經濟受到損害,世界經濟也跟著遭殃,“一個生病的美國正在傷害全球經濟,特朗普成為世界經濟的負擔”,“相比之下,擠奶女工是無害的”。德國《南德意志報》12日指出,如果美國政府真的向所有中國產品加征懲罰性關稅的話,那么全球GDP增長率將會縮水整整兩個百分點。
宋國友對《環球時報》記者說,如果說之前對500億美元中國商品的征稅是針對中國的高科技產品,周五宣布的2000億美元加征關稅的商品與美國消費品市場價格相關性更大。如果下周一宣布對中國另外3000億美元輸美商品加征關稅的措施,“從關稅角度來講,將是美國的最后底牌了”。
“中國方面表現平靜”
當地時間10日,劉鶴在華盛頓結束中美第十一輪磋商后對媒體表示,合作是雙方唯一正確的選擇,但合作是有原則的,在重大原則問題上中方決不讓步。去年以來,雙方談判出現幾次反復,發生了一些曲折,這都是正常的。在雙方談判仍在進行的過程中,隨意指責“倒退”是不負責任的。劉鶴還表示,對中國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做好自己的事情。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只要我們堅定信心,共同努力,任何困難都不怕,一定能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良好態勢。
《華盛頓郵報》11日稱,一周前,美中貿易協議似乎近在咫尺,但現在前景黯淡。談判總是不容易,從華爾街交易大廳到艾奧瓦的大豆農場,大家都在關注一個關鍵問題:“這場貿易戰如何收場?”如果雙方達不成協議,一場全面貿易戰將接踵而至。這是多數經濟學家眼中的最糟糕場景。
“貿易戰‘打打談談”,德國新聞電視臺12日稱,在談判結束后,“中國方面表現平靜”。中國很可能采取拖延戰略,直到2020年美國大選結束。就像中國官媒說的,“打打談談”可能將是中美解決經貿摩擦的常態。中國現在對貿易爭端的解決更加自信。貿易爭端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在下降,第一季度中國經濟的增長出現良好勢頭。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成功舉辦也讓北京看到中國經濟的魅力。
“中國與特朗普一起玩撲克”,瑞士《新蘇黎世報》12日指出,美中之間的貿易爭端現在類似于撲克游戲:一方增加賭注,另一方平靜地做出反應并出牌。中國知道怎么玩撲克。中國的對策是什么,目前尚不清楚。但可以肯定,中國不會輕易讓步。就像玩撲克一樣,雙方也都非常有興趣繼續談成協議。盡管摩擦升級,上周六雙方也都聽到了友好的聲音。雙方都意識到:美國在一些領域仍然具有高科技優勢,而中國有巨大的銷售市場。這場決斗中沒有人應夸大其詞。畢竟,如果真打貿易戰,雙方都會失敗。▲
●本報駐美國特派記者 張夢旭 ●本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青木 ●任重 ●本報記者 范凌志
或許是因為上周五第十一輪中美經貿高級別磋商在華盛頓結束時,中國談判團隊并未像以往那樣,去白宮橢圓形辦公室拜會美國總統特朗普。這位總統思前想后,終究覺得不放心,于是在當地時間周六傍晚連發兩條推特,催促中方趕緊跟美方簽協議——“如果等到我第二個任期再來談判,給他們的條件將會變得更糟。”繼上周五宣布對2000億美元中國輸美產品提高關稅之后,美方威脅將在今天公布對另外3000億美元中國輸美產品加征關稅的清單。“特朗普正在玩一場危險的游戲”,美國“國會山”網站12日稱,如果這一狀況繼續下去,特朗普很可能錯失與中國平衡貿易關系的機會。“美國沒有拿出真正談判的姿態,用極限施壓而不是共贏的方式來逼迫中國”,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國友對《環球時報》記者說,“美國政府是抱著賭徒心態孤注一擲,希望賭中國屈服”。但中方的立場早已明確,正如中美全面經濟對話中方牽頭人劉鶴10日離開華盛頓前對媒體表示的,“在重大原則問題上中方決不讓步”。
“第二個任期條件更糟”
特朗普11日傍晚連發兩條推特稱:“中國在最近的談判中覺得自身被嚴重打擊了,他們也許在等待2020年總統選舉,看看是否足夠幸運有一個民主黨人能贏,這樣就又可以年年從美國勒索5000億美元了。但唯一的問題是,他們知道我會贏(美國歷史上最好的經濟和就業情況等)。如果等到我第二個任期再來談判,給他們的條件將會變得更糟。他們現在就采取行動才是明智的,而(我們)樂于征收關稅!”
這條推特引發輿論嘩然。“國會山”網站說,一些人猜測特朗普此舉只是為了增加談判籌碼,他相信美國經濟的實力給了他打硬仗的空間。另一些人則認為,特朗普認為關稅對中國的傷害會比美國更大。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我們希望特朗普盡早停止播下對華貿易戰的種子”。一些美國網友也留言對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和極限施壓表示反感。名為薩米爾·馬修的網友說:“這是不是在間接地向所有美國人征稅?”網友丹·范則留言說:“中國總在為長遠做規劃,而美國總統總是想著如何贏得連任。”
特朗普11日還提議把制造業轉移到美國以避免征稅。他發推特說:“把你的產品放在古老而美好的美國生產。很簡單!”
據彭博社11日報道,在此輪磋商中,美方官員告訴劉鶴,美方只給北京“一個月時間”達成貿易協議。
宋國友對《環球時報》記者說,特朗普在推特中喊話中國不要指望2020年民主黨會上臺,這首先是說給他的支持者聽的,表明自己對華強硬是“選擇了美國利益”,是一種邀功和打氣的動作。其次,他這番話也是在民主黨面前“叫陣”,想把他的民主黨競爭者羞辱一番。最后,他是想向中國釋放“肯定不會讓步”的信號。他以為經過連續的極限施壓,中國肯定會按照他的要求簽下協議,但實際上最后一刻中國代表團很從容地離開了談判桌。
“特朗普的擠奶女工算法”
特朗普政府另一個極限施壓的手段,就是準備對尚未加征關稅的余下30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加征關稅。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10日發表聲明說:“在總統的指示下,美國將價值約2000億美元的中國輸美商品的關稅從10%上調至25%。總統還命令我們開啟對基本上所有從中國進口的產品加征關稅的程序,價值約為3000億美元。”他表示,更多細節將于5月13日公布。
《華爾街日報》12日稱,上周五新征收的關稅,以及即將征收的關稅擴大到幾乎所有來自中國的進口商品,甚至引起了一些共和黨人的擔憂。共和黨參議員圖恩說:“目前實施的關稅對農業產生了非常不利的影響,經濟已經陷入困境,我們不需要更多的壞消息。”“美國之音”12日稱,商品價格提高以后,增加的關稅就有一部分轉移到了買者頭上。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一項研究表示,去年鋼鋁關稅使鋼鐵產品的價格上漲了近9%,鋼鐵用戶的成本上升了56億美元。美國拖拉機制造商迪爾公司估計,由于特朗普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征關稅,今年公司原材料成本將增加1億美元。“零售業、建筑業和工業生產商都在關注中美這場關稅戰”,美國“市場觀察”網站12日稱,“當巨人相撞時,傷害的蔓延將遠遠超出沖突的直接領域”。
“特朗普的擠奶女工算法”,德國《法蘭克福匯報》12日用擠奶女工的寓言故事來諷喻特朗普:一名擠奶女工去市場賣牛奶,她一邊走,一邊美滋滋地盤算著賣牛奶賺的錢要怎么花。她夢想先買些雞,再出售雞蛋,然后用收益買一頭牛和一頭豬……但擠奶女工被絆倒了,牛奶全部灑在地上。這就好像特朗普發推文說,對中國的關稅將使他的國家更強大、更富裕,他還要用征稅得來的錢幫助世界上的饑餓人口。聽起來很美好,卻是無稽之談。實際上,提高中國產品的關稅,結果是美國進口商支付了關稅。然后他們試圖將更高的成本轉嫁給他們的消費者。美國的經濟受到損害,世界經濟也跟著遭殃,“一個生病的美國正在傷害全球經濟,特朗普成為世界經濟的負擔”,“相比之下,擠奶女工是無害的”。德國《南德意志報》12日指出,如果美國政府真的向所有中國產品加征懲罰性關稅的話,那么全球GDP增長率將會縮水整整兩個百分點。
宋國友對《環球時報》記者說,如果說之前對500億美元中國商品的征稅是針對中國的高科技產品,周五宣布的2000億美元加征關稅的商品與美國消費品市場價格相關性更大。如果下周一宣布對中國另外3000億美元輸美商品加征關稅的措施,“從關稅角度來講,將是美國的最后底牌了”。
“中國方面表現平靜”
當地時間10日,劉鶴在華盛頓結束中美第十一輪磋商后對媒體表示,合作是雙方唯一正確的選擇,但合作是有原則的,在重大原則問題上中方決不讓步。去年以來,雙方談判出現幾次反復,發生了一些曲折,這都是正常的。在雙方談判仍在進行的過程中,隨意指責“倒退”是不負責任的。劉鶴還表示,對中國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做好自己的事情。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只要我們堅定信心,共同努力,任何困難都不怕,一定能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良好態勢。
《華盛頓郵報》11日稱,一周前,美中貿易協議似乎近在咫尺,但現在前景黯淡。談判總是不容易,從華爾街交易大廳到艾奧瓦的大豆農場,大家都在關注一個關鍵問題:“這場貿易戰如何收場?”如果雙方達不成協議,一場全面貿易戰將接踵而至。這是多數經濟學家眼中的最糟糕場景。
“貿易戰‘打打談談”,德國新聞電視臺12日稱,在談判結束后,“中國方面表現平靜”。中國很可能采取拖延戰略,直到2020年美國大選結束。就像中國官媒說的,“打打談談”可能將是中美解決經貿摩擦的常態。中國現在對貿易爭端的解決更加自信。貿易爭端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在下降,第一季度中國經濟的增長出現良好勢頭。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成功舉辦也讓北京看到中國經濟的魅力。
“中國與特朗普一起玩撲克”,瑞士《新蘇黎世報》12日指出,美中之間的貿易爭端現在類似于撲克游戲:一方增加賭注,另一方平靜地做出反應并出牌。中國知道怎么玩撲克。中國的對策是什么,目前尚不清楚。但可以肯定,中國不會輕易讓步。就像玩撲克一樣,雙方也都非常有興趣繼續談成協議。盡管摩擦升級,上周六雙方也都聽到了友好的聲音。雙方都意識到:美國在一些領域仍然具有高科技優勢,而中國有巨大的銷售市場。這場決斗中沒有人應夸大其詞。畢竟,如果真打貿易戰,雙方都會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