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記者 李強 任重 本報記者 劉揚
編者按:繼派出“林肯”號航母打擊群和B-52戰略轟炸機緊急趕赴波斯灣周邊之后,美軍上周五再次宣布,將增派“愛國者”防空導彈連和1艘兩棲戰艦到中東地區。目前,美軍正不斷向伊朗周邊囤積作戰兵力:從海上的核動力作戰平臺到發動遠程打擊的戰略轟炸機,從防空反導的作戰資產到可運送海軍陸戰隊進行兩棲作戰的登陸艦艇,似乎對伊朗發動軍事打擊行動的“戰爭拼圖”正在逐漸成形。不過,專家認為,從美軍的最新軍事動作來看,這種部署是防御性和威懾性的。就目前的兵力而言,盡管可以對伊朗的重要目標發動一次比較大規模的外科手術式打擊,但仍然不足以在確保美軍基地不受攻擊的情況下癱瘓伊朗的軍事能力。五角大樓關于“美國并沒有尋求與伊朗的沖突,但我們已經準備好捍衛在中東的美國軍隊和在該地區的利益”的聲明并不完全是安撫伊朗。
“愛國者”:即將部署到位
據美國《紐約時報》網站10日報道,五角大樓官員上周五表示,美軍將向中東部署“愛國者”導彈連,以應對來自伊朗的軍事威脅。“這是一系列經過精心衡量的部署,旨在威懾伊朗或其代理人,使其不敢發動襲擊。”
報道稱,在從該地區撤出4個導彈連后的幾個月,一個“愛國者”導彈連將重返波斯灣。據稱,美國和盟國的情報部門截獲了伊朗政府與其“代理部隊”之間的通信,分析人士認為這些通信鼓勵伊朗支持的恐怖組織襲擊在中東的美國軍隊和基地。
一名五角大樓官員上周五表示,美國發現了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和可能攜帶導彈和其他軍事裝備的商船的“異常海軍活動”。向中東地區增派一個“愛國者”導彈連,應該是應對舉措之一。
不過,一位匿名中國軍事專家表示,美國在中東部署的“愛國者”導彈連數量尚沒有回到去年同期的水平。根據美國《防務新聞》去年的報道,美國國防部10月份從科威特撤離2個導彈連,從巴林和約旦各撤走1個導彈連。這些導彈連將解除戰備并返回美國進行翻新和升級,然后再重新部署。當時的說法是應對“中俄的大國威脅”。
據分析,當時撤走的防空導彈連為早期的“愛國者-2”系統,升級到“愛國者-3”標準后,再根據需求重新部署。而這次重返中東的導彈連只有一個,實際上總體實力是不增反降。
“愛國者”導彈是一種兼具防空反導功能的防空系統,可攔截戰機、巡航導彈等空氣動力目標和中近程彈道導彈。由于美國在中東針對伊朗擁有絕對的空中優勢,“愛國者”很顯然是作為一套反導系統部署的。不過,如果是作為反導系統使用,“愛國者”系統只是一套點防御系統,射程約30公里。一個“愛國者”連只能保護一個基地或者城市,很難應對伊朗的導彈攻擊。如果想應對伊朗彈道導彈對其基地的威脅,美國必須增派更多的“愛國者”導彈連,或者進一步部署“薩德”末段區域反導系統。▲
兩棲運輸艦:運兵?登陸作戰?
除了增派導彈連以外,美軍另外一個舉措是將“阿靈頓”號兩棲船塢運輸艦派往波斯灣。根據五角大樓上星期五(10日)的聲明,五角大樓派遣“阿靈頓”(LPD-24)號兩棲戰艦和第22海軍陸戰隊遠征分隊成員加入“林肯”航母打擊群。
聲明稱,“阿靈頓”號船塢登陸艦是一艘“圣安東尼奧”級兩棲船塢運輸艦,可以運送美國海軍陸戰隊、兩棲車輛、傳統登陸艇和旋翼飛機,具備支持兩棲攻擊、特種作戰或遠征戰任務的能力。“‘阿靈頓還能提供高質量的指揮和控制能力,并改善與該地區盟友和合作伙伴的互操作性。”該聲明說。報道稱,截至上周六,“阿靈頓”作為“基薩奇山”兩棲戒備群(ARG)的一部分實施行動。
按照美國海軍協會網站6日的報道,搭載第22海軍陸戰隊遠征分隊(MEU)的“基薩奇山”兩棲戒備群(ARG)當時已經位于波斯灣。該報道稱,根據美國海軍的說法,這支兩棲戒備群以“黃蜂”級兩棲攻擊艦“基薩奇山”(LHD-3)號為旗艦,包括“阿靈頓”(LPD-24)兩棲船塢運輸(登陸)艦和“麥克亨利堡”(LSD-43)兩棲船塢登陸艦。去年12月17日,超過4500名船員和海軍陸戰隊員離開了美國東海岸。根據美國海軍的說法,除了來自南卡羅來納州列尊營的第22遠征分隊的基本部隊以外,還有第2和第8艦隊外科手術隊、第26直升機海上作戰中隊、第21戰術空中控制中隊和海軍第2海灘大隊的部隊。
一名中國軍事專家表示,這樣一支兩棲作戰部隊兵力不足以組織實施大規模登陸作戰。鑒于之前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教訓,目前美國沒有在伊朗實施地面戰的可能,退一步講即便和伊朗打地面戰也不會以兩棲登陸這種最復雜、最危險的方式進行。美國部署兩棲戰艦一方面可以通過艦載飛機進行對地打擊,另一方面主要是借助其搭載的海軍陸戰隊作戰力量和保障力量,應對伊朗的小規模水面攻擊,并在美軍飛機被擊落在伊朗海空域時,承擔搜索救援和醫療救護任務。總體來說,仍然是一種以防萬一的保障手段。▲
航母戰斗群:打擊主力?
據美國五角大樓的聲明,“林肯”號航母打擊群接到命令離開地中海前往美國第五艦隊和美國中央司令部行動區。
“林肯”號航母屬于第12航母打擊大隊的旗艦,其主要打擊力量是第7艦載機聯隊。該聯隊母基地位于弗吉尼亞州奧希阿納海軍航空站,共包括9個中隊和分隊:第25攻擊戰斗機中隊(“艦隊之拳”中隊);第86攻擊戰斗機中隊(“響尾蛇”中隊);第103攻擊戰斗機中隊(“喬利·羅杰斯”中隊);第143攻擊戰斗機中隊(“嘔吐犬”中隊);140電子攻擊中隊(“愛國者”中隊);第121航母空中預警中隊(“藍尾”中隊);第40艦隊后勤支援中隊(“皮鞭”中隊);第5海上作戰直升機中隊(“夜間掠奪者”中隊)和第79直升機海上打擊中隊(“鷹獅”中隊)。
艦艇則包括第2驅逐艦中隊的3艘“伯克”級驅逐艦,分別是“班布里奇”號(DDG-96)、“梅森”號(DDG-87),“尼茲”號(DDG-94)以及西班牙海軍的“門德斯努涅斯”(F-104)號。此外還包括1艘“提康德羅佳”級導彈巡洋艦“萊特灣”號(CG-55)。
專家表示,這支打擊力量可攜帶總計大約70架左右的飛機和直升機,可攜帶數百枚“戰斧”巡航導彈,可對伊朗重要目標實施“外科手術”式打擊,并對美國空軍的行動提供電子戰支援。不過,1到2艘航母都不足以對伊朗發動癱瘓性的打擊行動。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美國航母參與的大規模軍事行動,往往是派出多艘航母。在發生戰事的情況下,多多益善,美國其他航母打擊群不會袖手旁觀。在只有1艘航母在中東地區的情況下,美國海軍不會貿然對一個地區強國發動攻擊。▲
戰略轟炸機:夠支撐對伊行動嗎
據美國媒體報道,和“林肯”號航母打擊群一同派往中東地區的還包括B-52戰略轟炸機。目前,第20遠征轟炸中隊的B-52H轟炸機已經抵達位于卡塔爾的烏代德空軍基地,以“保衛美軍在該地區的軍隊和利益”。
除了B-52轟炸機以外,美國空軍還在中東部署了F-35A戰斗機。《防務新聞》的報道稱,4月中旬,來自美國猶他州希爾空軍基地第388戰斗機聯隊和第419戰斗機聯隊的F-35A部署到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的一個空軍基地。而且F-35A還在不久前首次完成了實戰。
不過,美國在中東地區的先進戰機和轟炸機力量沒有明顯加強。在此之前,部署在卡塔爾的是更為先進的B-1B轟炸機,該機專職常規打擊,可以超音速飛行,突防能力更強,更適合對付伊朗這樣的“硬茬”。B-1B轟炸機部隊于3月份離開了卡特爾。而在F-35A部署到阿聯酋之前,那里曾部署更高端的F-22戰斗機,并參與了針對敘利亞的空襲。
《紐約時報》的報道稱,新的部署、規劃工作和情報分析是在美國截獲有關伊朗動員“代理部隊”的信息之后發布的。美國情報局認為,伊朗支持的對美國軍隊的襲擊“迫在眉睫”。美國和盟國的情報部門截獲了伊朗政府與其代理部隊之間的通信,分析人士認為這些通信鼓勵伊朗支持的恐怖組織襲擊在中東的美國部隊和基地。
不過美軍新的部署舉措是有限的,部分原因是美國和盟國的最新情報分析認為,伊朗并不想發動戰爭,甚至不想發生大規模沖突。
中國軍事專家認為,美軍在中東地區的現有空中力量,不足以支撐對伊朗這個地區強國進行潛在的軍事打擊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