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暉,陳呢喃
摘 要:本文以福建省醫療機構為例,探討醫療衛生領域公示語英語翻譯規范化問題,從醫學英語的構詞特點,公示語的語體色彩,翻譯中的文化差異等多個方面,對一些存在的醫療機構英文公示語提出改進建議。本文采用個案研究法,在導師指導下收集并分析醫療標識語,了解目前福建省內醫療場所的英文標識語的準確性及規范性,總結存在問題,提出改進建議。在此基礎上,根據醫療場所的實際需要,為醫學英語翻譯教學和醫療標識語翻譯提供資料支持。
關鍵詞:醫療;標識語;英譯
一、引言
標識語,也稱公示語,是指與公眾相關的文字和圖形信息,通知,說明,提醒,展示,警告以及與其生活,生產,生活,生態和生活相關的標志。作為一種具有特殊交際功能的寫作形式,公共場所的標志是信息時代和經濟全球化時代的標志之一。它主要承擔傳遞信息和調節行為的重要功能。醫院是重要的公共場所之一,醫療保健與人們的生活和健康息息相關。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外國人在國內醫院,特別是一些大醫院就醫的機會越來越多。中英雙語標識的廣泛應用可以及時為患者提供醫療信息,提高診療效果,因而得到了醫院管理者的高度重視。另一方面, 在國家“引進來”與“走出去”方針的指引下,作為中國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的中國醫學,需要加大對外交流的力度,醫院標識語的英譯便是對外交流的一個重要手段。醫院通過中英雙語標識的使用, 既能起到與外國患者之間信息交流、文化溝通的作用,又能體現醫院的國際形象以及人文精神。
二、研究對象
本研究在對福建省內部分三甲醫院(福醫大附屬第一醫院,協和醫院,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莆田市第一醫院,泉州光前醫院等其他醫院和其所屬醫務人員)公示語英譯現狀的調查基礎上,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分類和分析,并有針對性地提出相應的建議。一方面,了解醫療機構的英文標識是否能達到最大準確度,另一方面,改善現有的非標準翻譯方法,并將結果推廣到全國,為其他醫療機構提供建議,為其他省醫療場所提供意見。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通過手機拍照的方法收集5家醫院在用的中英公示語作為研究樣本,對其公示語英譯情況進行調查,并收集了樣本。此外,采訪醫務人員,記錄訪談和進行定性分析。訪談內容主要涉及對標識語的意見看法。
四、調查結果及錯誤分析
(一)書寫格式不規范、不統一
有些醫療機構不考慮英文格式的寫作規范,如大小寫,標點符號等。比如,“請勿在門廳處停留”書寫為“Please Dont stand in Front of the Automatic Door”,在此句中,除stand外的其他單詞(動詞、形容詞、名詞)首字母都采用了大寫,stand也應與其他保持一致改為Stand;并且英文后不需要空格,應將Don t 改為Dont。此外在同一醫院內,存在相同中文標識語有多種英文譯文的問題。如“專家”一詞,被翻譯為“Expert”或“Specialists”,“收費處”被翻譯成“Cashier”或“Charge Office”等。原則上,同一醫院內的標識語翻譯應統一,盡量避免一詞多譯現象。
(二)不了解單詞褒貶義
如“宣傳欄”譯為“Propagate a fence”,此譯法不僅是字字直譯扭曲了本意外還沒考慮到單詞蘊含的感情色彩,Propagate的名詞形式Propaganda蘊含著貶義的意思,通常都是政府或政黨為了影響民意而進行的宣傳,因此這個詞用在醫療場所宣傳衛生知識是極為不妥的,應譯為“Bulletin board”。
(三)字字直譯
將每一個中文詞匯直譯為英文,并將其組合在一起,既扭曲了本意,也不符合英文的語言習慣。走訪多家醫院后,小組成員發現字字直譯的現象十分普遍,包括科室名稱標識,醫療警示標識、通用標識等。例如,“員工電梯”,如果直譯為“Elevator For Staff”顯得過于累贅,不如“Staff Only”來的簡潔明了;如“請帶好隨身物品”,若按字字直譯為“Please take good personal luggage”再譯回中文則成了請帶上好的個人物品。難道好的物品就隨身攜帶,不好的就扔掉嗎?不如譯為“Please pay attention to your luggage”更符合英文習慣;如“小心地滑”被直譯成“Carefully slippery” 使人誤解為地板被非常仔細的弄滑,應譯為“Caution, Wet Floor”;如“請在一米線外等候”有的醫院竟直譯為“Please wait outside a noodle”正確譯法應是“Please wait behind the yellow line”;如將“報警器”、“報警電話”譯為“Report to the police a machine”和“Report to the police a telephone”不僅沒表達出原意,還把人弄得一頭霧水,應譯為“Alarm apparatus”和“Alarm call”另外,“石膏室”也是常常被翻譯錯誤的一個詞,很多醫院都直譯為“Plaster Room”;但“石膏室”是骨折病人進行石膏固定的場所,小組成員認為翻譯為“Casting Room”更合適。
(四)中文標識語缺少英文譯文
在調研的3家醫院中,英語標識語翻譯不夠健全,個別地方只有中文沒有相對應的英文,容易造成外國患者就診不便。英文標識書寫不規范英文標識是否需全部大寫或僅需單詞首字母大寫,縮寫時應注意哪些問題,這都是英譯時必須考慮的。如: 英文標識語中若存在介詞for、of 等,則介詞首字母不必大寫。但是,各醫院均存在標識書寫不統一以及同一區域內大小寫不統一等問題。
(五)語內連貫與語際連貫
同類標識語常常會因為英文表達不統一造成翻譯中的概念混亂。如在醫院警示提示標識中,關于辦公區、就診區、住院區等中的“區”一詞,究竟該如何統一翻譯標準? 青島市出臺的公共標識英文譯法中就做出了明確的規定:就診區、住院區、親友等候區按照直譯的原則分別譯為“Outpatient Area”、“Inpatient Area”和“Visitor Waiting Area”,辦公區和宿舍區根據意譯翻譯為“Administration”和“Staff Dormitories”,而清潔區則按約定俗成原則譯為“ Sterile Zone”。同樣,對房間或室一詞翻譯出現的表達不一現象,可統一將病房譯為“Ward”,如燒傷病房“Burn Ward”;一般的醫療衛生專用功能性的室或房間譯為“Room”,如牙片室“ Dental Film Room”、起搏室“Cardiac Pacemaker Room”、敷料間“Dressing Room”、手術室“OperatingRoom”實驗室可譯為“Laboratory/Lab”,如外科實驗室“Surgery Lab”、預檢篩查室“ Pretest & Screening Lab”、臨床檢驗室“ Clinical Lab” 、細胞室“Cell Lab”。醫療功能設施涉及許多專業詞匯按國際通用表示方法翻譯,如重癥監護室ICU (Intensive Care Unit)。青島市對醫療衛生標識統一標準化的作法,是值得其他城市借鑒的。其次,語內連貫也十分重要。如西藥房“Western Pharmacy”,外國人會誤解為“西邊的藥店”,正確的譯法是Dispensary。無煙的標識被譯為“Smoking is not Allowed in this Hospital”,也是無法讓外國人理解接受的, 應當譯為“Smoke Free”。又如“請取號碼牌,靜候叫號時徑往掛號處掛號”,按照國人的思維,往往容易將“掛號處”和“掛號”直譯出來,這樣標識語就顯得冗長拖沓。其實根據英語國家的表達習慣,只要翻譯成“Please Take a Number Go to Counter When Number is Called”就可以了,因為在當下的情景中,這樣的翻譯更加言簡意賅,容易為讀者所接受。
(六)文化特殊性
翻譯是兩種文化的比較,翻譯必須涉及文化和文化的特殊性。例如,北京的一家肛腸醫院因其英文翻譯(Anus Hospital)而聞名海外。這主要是因為很難得到“肛門”這個詞,它不會出現在標語或廣告牌上。難怪外國游客不能接受它。在2006年標準英語識別活動中,美國專家指出翻譯錯誤并將其重命名為“Proctologic Hospital”。然而,作者搜索網絡仍然將“肛門和腸道醫院”視為肛腸醫院的翻譯。這表明醫院標識雙語規范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此外,作者認為醫院徽標中有許多語言不需要翻譯。例如“不要吐”,“注冊請排隊”等。在許多地方已經給出了相應的標準翻譯:“No Spitting”,“Please Queue up for Registration”。事實上,這些禮儀具有明顯的地方意義,在國外都很常見。如果它們逐一翻譯,則不合適。
(七)中西醫療體制差異導致語用理解困難
由于中西文化和醫療制度的顯著差異,加之漢英兩種語言的淵源不同,在英語翻譯時,我們很難在部門、機構和稱謂上找到對等的詞匯,有時甚至完全不對等,出現“空缺”現象。例如國內許多醫院承擔了干部保健職能,都安排了供一定級別領導干部就醫的特殊區域,產生了中國醫院中獨有的漢語標識-“干部門診、干部特診、干部病房、干部藥房、干部餐廳、干部專用電梯”等。筆者所觀察的醫院幾乎全都譯為“Cadre+部門”或“VIP”。國人看到這些中文標識即知道是專為干部設立的部門,而外國人看到“Cadre”并不了解。因為在西方國家,特別是美國,沒有我們中國人所理解的“干部”這一帶有特權意識的概念, “Cadre”一詞的內涵與我們所理解的“干部”意義相距甚遠。為了正確翻譯出此類標識,小組成員認為不妨將其譯成兩行,上一行為方位功能標識,如“Clinic / Ward/ Pharmacy”, 下一行用小一些字號注明“Senior Clerk/Official On-ly”即可。或是用“一內科Internal Medicine 1st Division”、“二內科Internal Medicine 2nd Division”,這樣在標識上避免出現明顯的特權意識。
五、建議
由于行業的特殊性,醫院標識比其他領域更專業,因此在翻譯和使用時更容易出現各種問題和錯誤。福建省內醫院標識語英譯中的種種問題表明,醫院標識語英譯的工作任重而道遠,廣大翻譯工作者和標識語標牌制作者應遵循專業認真的態度對待這一重要工作,深刻理解西方醫療衛生體系的整體特征,以及這些特征在跨語言、跨文化重新表達中的特殊要求,是醫院標識語英語翻譯的重要前提,也是醫院標識翻譯的專業性和特殊性。醫院管理者同時也應加強雙語標識語的制作、檢查和修正工作,從根本上解決拼寫錯誤、譯文不統一等問題;另一方面,在標識語翻譯的過程中還應充分考慮到文化差異和受眾接受的問題,避免不必要的困惑甚至誤解,更好地服務于海外患者;此外,相關管理部門應進一步規范和完善相關醫院標識的翻譯標準,解決部分標識無英文翻譯的問題,藉此為醫院的實際操作提供更加全面的指導。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切實做好醫院標識語的英譯工作,更好地服務于國外受眾,全面展現醫院的人文關懷、管理水平和醫療水平,真正發揮醫院作為窗口行業在國家對外交流中的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丁楊,孔祥國.對北京地區醫院標識語英譯的調查分析及思考[J].北京中醫藥大學人文學院.2014,11(32):151-154.
[2]孔祥國,丁楊,都立瀾.北京市醫院標識語英譯的錯誤分析—基于六家三甲醫院的調查[J].北京中醫藥大學人文學院2014,6(05):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