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亮亮
摘 要:新時代催生新思想,加強高校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已經成為黨建工作中的重點話題。高校黨支部作為特殊的基層黨組織,肩負著時代的重任,探索學生基層黨建工作新模式是推動高校教育事業發展的重要舉措,也是培養新型人才的必然要求。文章通過文獻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新形勢下高校基層黨建工作存在的問題與挑戰,結合高校黨建工作實際,尋求黨建工作新思路,探索“三力聯動”的學生基層黨建工作新模式。
關鍵詞:新時代新思想;三力聯動;高校黨建
一、引言
高校黨建工作已經成為國家會議的重點話題詞,對于高校學生黨員隊伍的建設也備受重視,新的思想目標以及戰略方案都為高校黨建工作指明了方向。經過各方的努力和探索,近年來我國高校黨建工作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進步,逐步建立了層次清晰、運行流暢、責任明確的學生黨建工作新格局。由于新時代高校學生的新特點,以及凸顯的新問題,基層黨建工作也要與時俱進,工作方法要不斷更新。探索“三力聯動”的學生基層黨建工作新模式對改進高校學生黨建工作方法,培養新生黨員力量,扎實推進黨員隊伍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二、新形勢下高校基層黨建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國家十分重視高校基層黨組織建設工作,從目前的發展來看,各高校基層黨組織已經建立了比較完善的組織架構,隊伍建設也在逐步加強,特色活動不斷增多,對高校學生黨員的培養更加嚴格。但是隨之而來的黨建任務也日益繁重,學生入黨動機難以把握,學生黨員的選拔方式應更加多元化。在新時代新思想的引領下,我國高校的基層黨建工作面臨著更多的機會與挑戰,但同時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和比較薄弱的環節。
(一)學生黨員自身定位模糊,無法忠實全面的履行黨員義務
學生黨員是高校黨建工作中的重要力量,應時刻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時刻不忘履行黨員義務,銘記使命。黨的建設與發展與每個黨員都息息相關,作為黨員應該確立自己的主人翁意識,找準自身的角色定位。但是很多學生黨員的態度往往是模糊不明朗的,對于自身沒有鮮明的角色意識,這也導致學生黨員在履行黨員義務時無所適從,體會不到自身的所處的位置,不能很好地發揮模范帶頭作用。
(二)黨員教育缺乏豐富性,培訓內容流于表面
黨員教育是黨建工作中最基礎卻也是最有意義的任務,是關乎我國黨員隊伍建設的大事。大學生黨員又是黨員隊伍中具有高素質高活力的代表,所以黨員教育工作是不容忽視的。而學習活動的形式單一、缺乏豐富性、內容碎片化往往使得黨員在主觀上不重視教育活動,興致不高,政治理論水平長進不大。長此以往使得基層黨支部環節薄弱,工作水平無法提高。
(三)黨支部職能弱化,黨務工作難推行
高校基層黨支部是培養和發展學生黨員、舉辦黨員特色活動、管理學生黨員日常事務的直接責任部門。如果黨支部不能正確履行職能,會導致其他相關聯的工作也進入停滯狀態,這對于學生黨員的培養以及黨員活動的展開也是十分不利的。這些問題與挑戰的存在更要求以制度和規范來約束黨建工作的具體環節,以便能正確發揮黨支部職能,積極開展黨務工作。
三、新形勢下黨建工作新思路
經過對黨建工作精神的學習和研究,以遵循黨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為原則,開拓“引領·支撐·強化”學生黨建工作新思路,堅持“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育人”。為了擺脫以往學生黨建工作各自為戰、難成體系的弊端,各項工作內容互為依托,相互促進,共同打造一個有思想引領、有平臺保障、有具體措施的學生黨建特色陣地。
“引領·支撐·強化”學生黨建工作新思路主要是指學生黨建工作要“樹立一面旗幟為引領,搭建一個平臺作支撐,建設一條渠道來強化”,著眼于解決當前高校學生黨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在新思路的指引下,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首先可以通過樹立典型,推選黨員先鋒模范來引領廣大學生黨員學習先進、看齊先進。其次,搭建黨建平臺,讓更多的學生黨員參與到高校基層黨建工作中來,也可以分擔黨務教師的重擔,更有效率的開展黨員活動。最后可以通過深挖黨員培養渠道,建立黨性傳承的橋梁。
四、構建“三力聯動”的學生基層黨建工作新模式
(一)向心力——創建學生黨建中心
創建學生黨建中心是高校基層黨建工作的一個新的突破口,讓學生黨員負責黨員發展、黨員教育培訓工作,能夠激發學生黨員的參與熱情,通過黨建工作的實踐也能增強其角色意識。學生黨建中心的建設能夠實現黨建中心與支部活動的無縫對接與實時互動,凝聚大學生黨員們的思想共識,增強黨支部的活力、感染力與影響力,使高校基層黨建工作呈現出豐富多彩、生動活潑的局面。
(二)引導力——深埋黨性“火種”
當前大學生黨員存在著理想信念不堅定、先鋒作用不明顯的問題,對于這方面的問題,需要在探索實踐的過程中不斷拓寬工作思路。深埋黨性“火種”旨在引導學生黨員的黨性培養貫穿于大學全過程。作為黨建工作的引導力,要從新生一入學即種下黨性修養的“火種”,在之后的發展入黨、入黨后再教育直至畢業的整個過程中持續培養,并且輔之以形式各樣的黨員特色活動,引導黨員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使學生黨員時刻牢記自己的責任義務,從而在整個大學期間不斷提升自己的黨性覺悟,進而在校園內形成奉獻風潮。深埋黨性“火種”其旨在學生黨員發展之初就對其黨性進行培養,堅定理想信念,使其在日后的發展中能夠不斷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傳承黨性品格。
(三)助推力——推行“黨建 +”模式
“黨建 +”類似于我們常說的互聯網+,是指將高校基層黨建工作與其他領域結合起來,創造出不一樣的價值。例如可以將黨建工作與學生的學習和生活聯系起來,全方位的開展黨建工作,讓學生們不知不覺的提高黨性修養。通過大力推行“黨建+”模式,以年輕視角不斷開創黨建工作新風潮。“黨建 +”是新時期的新做法,是與時俱進的,必將發揮出巨大的能量,對于推進基層黨建工作來說具有重要意義。
五、結論
文章通過對當前高校黨建工作的現狀以及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剖析,深入實踐調查學生基層黨建工作,在結合實踐與閱讀文獻的基礎上,提出“引領·支撐·強化”學生黨建工作新思路,探索“三力聯動”的學生基層黨建工作新模式。在研究的過程中也認識到,學生基層黨建工作的實際狀況在也在不斷變化,學生群體的個性特點也與以往有很大不同,在進行高校黨建工作的實際工作中,還需結合各地高校具體實踐以及學生特點開展工作。
參考文獻:
[1]毛澤東.毛澤東文集:第 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習近平.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3]中共教育部黨組.普通高等學校學生黨建工作標準[Z].2017-02-28.
[4]習近平就高校黨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堅持立德樹人思想引領,加強改進高校黨建工作[N].人民日報,2014-12-30.
[5]習近平.把全面從嚴治黨落實到每個支部[J].黨史縱橫,2016(5):1.
[6]張清華,徐麗蘋.地方性院校學生黨建工作實施途徑研究[J].高教學刊,2017(04):160-162.
[7]閆慶博.和諧文化建設視域下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創新研究[J].高教學刊,2016(11):230-231.
[8]馬天天.新常態下高校學生黨建工作創新研究[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6,29(9):38-39.
[9]徐萬彬.新常態下做好高校黨建工作的幾點思考[J].新西部旬刊,2016,23(9):105-106.
[10]江偉,李珊.網絡媒體時代高校學生黨建工作探討[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3(08):80-81.
[11] 原慧麗.高校學生黨建工作品牌化建設的探索與實踐:以廣東白云學院財經學院為例[J].現代營銷,2016(6):198.
[12]劉云.高校學生黨員教育管理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4.
[13]習近平.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
[14]仇小強.三突破,創新高校基層黨建工作[N].廣西日報,2016-10-18.
[15]習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N].人民日報,2016-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