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目昌
摘 要:國有企業團組織既要堅持政治性這一根本屬性,鞏固和擴大黨執政的青年基礎,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又要圍繞企業生產經營中心不偏離、服務企業發展大局和青年員工成長成才。為更好處理兩者之間的關系,充分發揮國有企業共青團的橋梁和紐帶作用,中交一航院團委結合企業發展和青年實際,著力構建起“五大”工作體系,并取得較好成效。
關鍵詞:國有企業;共青團;工作體系
黨的十九大以來,共青團全面深化改革穩步實施。中交一航院團委深入貫徹落實團中央提出的“凝聚青年、服務大局、當好橋梁、從嚴治團”的工作格局,深刻剖析青年工作面臨的新形勢,客觀面對存在的新問題及不足,結合企業發展及青年工作實際,多舉措構建青年工作體系,助力中交一航院改革創新、轉型升級發展,并取得明顯成效。
一、開展青年工作面臨的新形勢
(一)新理念為共青團工作指明新方向
黨的十九大報告也提出了要“推動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增強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發揮聯系群眾的橋梁紐帶作用,組織動員廣大人民群眾堅定不移跟黨走”。國有企業團組織須牢牢把握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奮斗這一中國青年運動的時代主題,以保持和增強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為基本要求,增強自我革新的勇氣,著力解決脫離青年的突出問題,帶領廣大團員青年緊密團結凝聚在企業黨組織周圍,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國有企業團組織應盡的義務。
(二)“新青年”對團組織寄予新期盼
當前,我國正處于改革深化期、社會轉型期、戰略機遇期和矛盾多發期,經濟社會存在很多不平衡、不協調的新情況、新問題,多元化思潮對青年的人生觀、價值觀帶來強烈沖擊,青年思想引導的任務變得更加復雜而艱巨。國有企業青年員工學歷層次高、自主意識強,成長成才、實現自我價值的愿望也更加強烈,對企業歸屬感、成就感和榮譽感的需求非常迫切,且大多數已經成長為踐行企業戰略的生力軍和謀求企業未來的主力軍。與此同時,國有企業也面臨較大的現實工作和生活壓力。因此,了解青年思想動態,深入了解團員青年實際需求,滿足青年不斷發展的新期盼,是當今國有企業團組織亟需解決的重大課題。
(三)新愿景為共青團工作提出新任務
近年來,隨著中國水運建設市場日益嚴峻和企業內在發展的迫切需求,中交一航院提出了“建設提供知識服務和管理服務的優秀國際化企業”的發展新愿景,并明晰了企業未來發展的新定位、新戰略、新路徑。為深度對接好、精準服務好建設優秀國際化企業的發展戰略,要求企業團組織把團的工作納入企業改革發展大局中去思考、去把握、去檢驗,找準切入點、結合點,抓住著力點、聚焦點,緊緊圍繞青年建功立業這條主線,積極探索服務生產經營工作的有效途徑,提高對企業中心工作的貢獻指數。
二、青年工作存在的問題及不足
中交一航院團委刀刃向內、自我體檢,發現企業團的工作存在不少問題和不足,突出表現為:圍繞企業生產經營中心、服務企業改革發展大局的能力不夠強,品牌項目不夠多,團的工作優勢有待進一步挖掘;圍繞青年需求的多元化趨勢,服務青年成長成才的方式方法不夠多、不夠新,創造性地開展青年工作的能力有待進一步提升;圍繞企業團組織改革需求,基層組織的基礎不夠牢,部分團員光榮感不夠強,組織的活力和團員的向心力有待進一步激發和凝聚等突出問題。
三、采取有效措施,構建青年工作“五大”體系
(一)創新形式、豐富載體,青年思想引領工作持續推進
1.加強理想信念引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廣泛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宣傳教育,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穩步推進實施“學習強國”“青年大學習”活動,以建國建黨建團等重大節慶日、紀念日為契機,開展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堅定高舉團旗跟黨走的理想信念。
2.加強國情企情教育。緊密結合國情企情,通過比賽、研討、培訓、讀書等多種形式,開展了“激發愛國熱情,推動科學發展”知識競賽、“奮斗的青春最美麗”和“我與企業同成長”等主題活動,幫助團員青年了解國家宏觀形勢和企業轉型發展思路,樹立與企業改革發展相適應的思想觀念。
3.加強宣傳陣地建設。充分利用公司內刊《一航院通訊》等傳統紙媒宣傳陣地,宣傳公司共青團與青年工作;積極拓展宣傳新陣地、新平臺,充分運用微博、QQ群、微信群、微信訂閱號等現代傳媒新手段,傳播青春正能量、弘揚企業主旋律。
(二)圍繞中心、服務大局,青年生力軍作用充分發揮
1.開展“號手崗隊”創建活動。圍繞企業生產經營中心,廣泛開展“青年文明號”“青年崗位能手”“青安崗”“青年突擊隊”等青字號品牌活動。近年來,公司共青團系統共開展創建活動30余次,建成天津市、中國交建青年文明號、青年突擊隊10余個。
2.鼓勵青年人才科技攻關。公司大力支持青年科研立項,積極鼓勵廣大團員青年科技攻關,不斷推動科研成果的轉化應用,培育出一大批以青年為主體的優秀科研團隊,近年來,青年員工主持或參與的項目獲得國家發明專利9項,實用新型專利35項,軟件著作權4項。
3.推進青年創新創效活動。廣泛開展“五小”、先進操作法、合理化建議、QC小組、科技創新競賽等活動,掀起團員青年積極參與創新活動的熱潮;通過成立BIM興趣小組等青年創新創效組織,舉辦青年創新創效座談等形式,凝聚青年圍繞企業生產經營創新創效。
(三)搭建平臺、共同成長,青年人才隊伍建設不斷深化
1.搭建青年成長成才平臺。開展“導師帶徒”、新員工入職培訓等活動,讓青年員工更快融入企業、提升自我;持續開展“推優”工作,共推薦50余名優秀團員青年加入黨組織;不斷完善青年技術人才選拔辦法,加大青年人才獎勵力度,積極營造良好的創新文化。近年來,公司共選拔培養青年崗位能手80余名,青年技術骨干100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