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月仙
摘 要:近年來,伴隨著高校招生分配制度改革的深化和招生規模的擴大,畢業生隊伍日益壯大,隨之而來的是高校畢業生"就業難"現象日趨嚴重,就業問題日漸突出。高校畢業生作為一個特殊的就業群體,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極為重要和寶貴的人力資源。如何正確分析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現狀,分析畢業生就業門路較窄的原因,并結合國家相關政策及日常工作,多渠道多方位地拓寬高校畢業生就業門路,把畢業生就業工作做實做好,已成為整個社會共同的責任。
關鍵詞:高校畢業生;就業門路;經驗與做法
自從1999年開始,隨著高校擴招的畢業生陸續進入職場,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形勢十分嚴峻,其原因有人才市場的容量不足,也有高校畢業生自身的問題,還有高校人才培養的問題。面對大學生就業困難問題,必須尋找有效對策。黨和國家領導人多次在正式場合及重要文件中提及大學生就業問題,將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一次又一次擺在突出位置甚至是首要位置。雖然高校畢業生就業問題引起了政府有關部門和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但就業難的問題仍然日益突出,特別是就業門路相對較窄,很多高校畢業生不能在正確的崗位上更好地發揮自己的專長,已經成為了就業困難中一個很大的特點,目前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關鍵在于拓寬畢業生就業門路,只有就業門路拓寬了,畢業生才會有更多更好的就業選擇,其擇業行為才有可能實現。本文將通過實踐經驗,重點闡述如何拓寬高效畢業生就業門路。首先,通過各種方法,苦練基本功,內強素質;其次,結合學生實際,開展全方位全程化的就業指導;最后,通過各種渠道,開展校企合作,充分發掘和利用校友資源,為本校畢業生創造最優的就業環境。具體包括轉變就業經驗,改革專業設置,優化教學內容,政府多策并舉,加大就業援助等等。
一、高校畢業生就業門路窄的現狀及原因
(一)高校畢業生就業心理狀態沒有跟上時代的發展,心態沒放端正
很多畢業生希望在畢業的時候就能找到一家穩定、福利好而又有上升空間的企事業單位。特別是公務員及事業單位等,福利好又穩定,近幾年成為了社會上求職的香饃饃,“公考事考”演變成了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社會熱點,造成了很多畢業生在畢業前并不愿意“屈尊”到基層或者中小企業就業。但實際上這些福利好的企事業單位的需求量相對于那些畢業生的需求量而言,真的是杯水車薪。從這個角度來看,畢業生直接從自身把就業的門路堵住了。
(二)企事業對畢業生不滿意,不愿意招錄高校應屆畢業生
從社會調查的數據看,企業對近3年內應屆畢業生的工作表現滿意度不甚理想,比較滿意的企業占了45.1%,仍然有超過一半企業對所招的應屆畢業生評價一般,其中在事業單位和民營企業比較明顯,有57.6%的事業單位和48.9%的民營企業選擇了“一般滿意”。用人單位反映現在的大學生專業理論不扎實、缺乏實踐能力,這是導致他們對近年所招應屆畢業生滿意度不高的重要原因。為此,很多的企事業把應屆高校畢業生擋在了門外,也造成了高校畢業生就業難的一個較大因素。
(三)傳統的高校精英教育的影響,導致高校生的內在素質還有很大的欠缺,不能適應現實的就業現狀
我們的教育重視培養學生高大而空泛的理想目標,很少去培養學生獨立的人格。據對中日小學生的一項關于理想的調查,很多日本學生的理想是做名公交司機等非常具體的崗位,而中國學生更多的是想成為科學家、企業家、文學家。由于長期精英教育在學生心理留下過于不切實際的理想,在遭遇現實挑戰時,很多畢業生出現了迷茫,不愿就業,而選擇攻讀高一級的學位,繼續編織當初的夢想。由于精英教育思想作怪,很多高校不愿意教授操作性強的課程,很多大學生不愿意主動去掌握謀生的本領。這也是我們經常看到的很多畢業生理論掌握不牢,而動手能力更差的原因之一。這種情況也導致學生在找工作或升學時好高騖遠,不愿意放下身段,從而自己把自己的各種就業門路及渠道堵住了。
二、拓寬畢業生就業門路的經驗及做法
針對高校畢業生就業的嚴峻形勢,黨和政府把高校畢業生就業擺在當前就業工作的首位,并采取切實有效措施,拓寬就業門路,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城鄉基層、中西部地區和中小企業就業,鼓勵自主創業,鼓勵骨干企業和科研項目單位吸納和穩定高校畢業生就業。結合國家的大方針政策及高校就業工作中的累積,本文在拓寬畢業生就業門路方面總結了以下幾點經驗及做法:
(一)轉變畢業生觀念,加強就業指導
隨著近幾年高校畢業生人數的急劇增加,曾經被喻為“天之驕子”的大學生,畢業后由曾經的主動挑選單位變成了被單位挑選。這種心理上的落差如果不適時進行疏導,那將會是一個大障礙。要讓他們明白并接受當今社會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不可能再有“鐵飯碗”、“鐵交椅”,勞動力作為一種資源也必須依靠市場機制進行配置。靈活就業、階段性就業、雙向選擇就業,已是一種普遍的常態。如果畢業生一味跳進“一步到位”理想化的套里,就有可能錯失眼前的機會。
(二)引導畢業生到中小企業,開拓廣闊的就業天空
積極引導畢業生到城鄉中小企業就業。中小企業是我國經濟大發展的生力軍,要引導學生放棄固有的觀念,樹立“中小企業也有大發展”的觀念,到基層及中小企業工作,既能實現就業,又能得到鍛煉,是高校畢業生就業的大方向。特別是在發達的廣東沿海地區,中小企業的發展非常迅猛,在中小板及創業板上市的中小企業比比皆是。我們在日常的就業指導工作中要多向學生宣傳到中小企業就業的好處及挑戰,讓他們能深刻體會到去中小企業工作對自身的鍛煉是非常有益于職業生涯發展的,不要盲目于去考公務員或者非要到國企事業單位等等,拓寬畢業生的就業思路就是拓寬就業門路。
(三)積極向畢業生宣傳國家為促進畢業生就業的各項基層服務項目,引導畢業生積極參與
積極向畢業生宣傳“三支一扶”、“西部服務計劃”、“預征入伍”和“農村特聘教師”計劃等國家服務基層項目,充分調動畢業生的積極性。學??梢越洺T谛扰e辦各種講座及發動相關宣傳,或由已參加基層計劃的師兄師姐,對基層計劃進行仔細的講解,力求讓每個畢業生對國家的基層服務項目的內容及服務完后的優惠都有充分的了解,并作出自己的選擇,拓寬自己的就業門路。
(四)積極鼓勵畢業生自主創業
自主創業是高校畢業生就業的重要增長點。據有關調查,目前應屆高校畢業生中自主創業的比例僅為0.3%,創業難度很大,潛力也很大,因此政府部門及各高校需要加大政策扶持和服務力度鼓勵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特別是要落實已出臺的相關優惠政策。通過稅費減免和小額貸款,對高校畢業生從事個體經營符合條件的,三年內免收行政事業性收費,從2010年年底開始,教育部實行“自主創業證”的核發,為自主創業的高校畢業生證明身份,對自主創業學生申請相關稅費減免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五)改革高校培養制度,打造更符合企業需求的畢業生
對現行的教育教學培養進行相應的改革,特別是教程,應該讓學生在校期間學習更多能切實運用到以后社會工作中的技能,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特別是面對現在很多企業認為應屆畢業生動手能力差,實際工作能力不足而不愿意招錄應該畢業生的境況,高校更應該從平時的教學中入手,切實地與社會進行接軌,加強畢業生的就業技能,使其可以拓寬就業門路。
(六)鼓勵學生多加強自身內在修煉,以適應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和挑選
高校畢業生只有加強自身的各方面素質和水平的提高,才能在日新月異的高科技時代,在充滿競爭的環境下生存自如。優勝劣汰,物竟天擇是恒古不變的真理。
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已經成為社會上最關注的熱點話題之一,切實拓寬高校畢業生的就業門路,把畢業生就業工作做實做好,讓“天之驕子”們找到自己應該屬于的位置,發揮自己的最大能量,為社會主義經濟發展做出最大的貢獻,是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協作的,需要學校、畢業生、國家政策、企事業用人單位共同的努力和合作。也還有很多的經驗和途徑我們還沒有發現,需要整個社會不斷的努力和積累。但我相信高校畢業生的路子會越走越寬,越走越順。
參考文獻:
[1]政策解讀:高校畢業生如何拓寬就業門路?中國經濟網[R].2009.2.
[2]放低條件等于放寬就業門路[R].新疆都市報.2010.9.
[3]李俊芝.在數據背景下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機制的構建[J].職業.2017.10.
[4]孫祺童.黨和國家再次出臺提高技術工人待遇舉措,這六家落實有真招[J].職業20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