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姝
摘 要:互動教學是對新課改理念的踐行,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加強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構建愉悅課堂,提高課堂教學的整體效率。文章對互動教學的基本內涵進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互動教學策略,即更新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式和方法,幫助和引導學生打造知識架構。
關鍵詞:初中語文;互動教學;教學觀念;知識結構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19)10-0076-01
互動教學有利于培養和提高學生的交流意識與能力,對于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熱情和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具有非常顯著的作用。在現階段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采用互動教學模式來擴充知識,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
一、互動教學的基本內涵
在互動教學實踐中,主要涉及兩個主體,一是教師,二是學生,而且二者之間是平等的關系。互動教學并非單獨將學生的地位凸顯出來,而是將學科的教與學有機地統一起來。互動教學作為新型的教學方式,在語文學科教學過程中應靈活應用,其不僅強調不同教學階段的互動方式差異性,而且對學生的個體差異有充分考慮,為此教師需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和互動方式。同時,教師還要鼓勵學生加強個人主體意識以及創新意識的鍛煉,提高創新學習能力。
二、初中語文互動教學策略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創新互動教學應體現出綜合性,即教師應全面考量運用互動教學的方式方法,在具體教學實踐中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切實打造高效的互動教學模式。
其一,更新教學理念。在當前倡導素質教育的背景下,教師應充分尊重和體現學生的課堂主體性,擯棄以往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模式,積極進行互動式教學。在互動式教學模式下,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以體現,而且師生以及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增強。在此模式下,教師應及時轉變教學理念,注重學生的課堂主體性,將語文的教學目標、內容以及任務等緊緊圍繞學生開展,突出“以生為本”的理念。以《春》的教學為例,教師應從根本上改變以往滿堂灌的教學模式,把課堂交給學生,并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在教學本文的初始階段,先讓學生獨立閱讀全文,找出疑問或者不懂之處,由學生自己提出問題。有的學生閱讀全文后問道:本文是在寫春天,為什么對雨景進行了大量的細致描寫?對于這樣的問題,教師不能急于回答,可先讓學生進行獨立思考,然后引導他們認知春雨,明白作者通過雨景描寫有效地突出春天生機勃勃的特征。這實際上就是師生互動的過程,學生先自主學習課文內容和理解作者的思想,然后教師對他們進行指導,這有利于提高教學的實效性。
其二,創新教學方式和方法。基于互動教學理念的指導,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創新教學方式與方法,不拘泥于師生之間的互動,還要加強學生之間的互動,這對于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大有裨益。多數學生的生活經驗和思考方式比較一致,而且彼此間有很多的共同話題,如果教師給出一個話題,學生之間很容易互動交流,產生思維火花。同時,教師還要看到由于學生之間的差異,對于某個問題的認知視角會有所不同,對此應鼓勵學生開展小組合作,通過學習內容的討論和探究達到“1+1>2”的效果。語文教學可廣泛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這有利于激發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利于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與應用能力,同時,合作學習對于增強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與能力具有顯著作用。以《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教學為例,這篇文章的作者魯迅利用簡約而又生動的文字展現出別樣的生活樂趣,對此教師可鼓勵學生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各組學生應完成不同的學習任務。例如,A組談論百草園里的趣事,B組探索作者在三味書屋的難忘經歷,C組研究文章的寫作技巧和方式。上述三個小組分別討論得出結果,教師對各組結論整理歸納并鼓勵各組之間分享學習成果。在小組討論過程中,教師應鼓勵學生多思考、多發言,大膽發表個人觀點,只要言之有理都是值得表揚的。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應用,學生在小組討論過程中激發了靈感,促進了交流,提高了思維能力。
其三,幫助和引導學生打造知識架構。語文互動教學實際上是一個積累知識與提升能力的過程,實踐中教師應引導和幫助學生積極打造知識架構,不斷提高他們的語文素養。語文教學求穩不求快,要保證學生在互動學習過程中不斷提高個人的能力。例如,在學完一篇課文以后,教師應對課堂教學中所講的題目、作者以及重點字詞和主旨等進行總結,并且幫助學生查缺補漏,提高他們建構語文知識架構的能力,幫助學生鞏固知識。同時,教師還要不斷提高學生對課文知識內容的熟練把握度,讓學生不斷溫故知新,逐漸積累語文知識,形成一個系統的知識結構。在這樣的基礎上,學生就會靈活應用所學的知識,從而在考試中,在寫文章中,體現出應有的語文素養。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語文教師應改變傳統的理念和模式,倡導互動教學模式,加強師生以及生生之間的溝通交流,以問題為導向,從而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在具體教學實踐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特點以及教學內容,合理應用互動教學模式,幫助學生建構語文知識的系統框架,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使教學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蔣開明.生命生成與多邊互動[D].廣西師范大學,2006.
[2]劉桂芹.語文互動教學模式的理論基礎[J].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02).
[3]賈存軍.語文互動教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