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寧 趙宇峰
摘? ? ? 要:我國在青少年毒品預防教育方面仍存在著思想認識滯后、預防教育內容不科學、模式單一、預防教育責任不明確等問題,因此應認真分析存在這些問題背后的深層次原因,進一步提高對青少年毒品預防教育的認識,創新預防教育方式,豐富預防教育內容,構建政府主導、社會參與模式,明確預防教育各參與主體的責任,讓青少年切實樹立“珍愛生命,遠離毒品”的觀念,積極主動防范毒品、抵制毒品,實現健康成長。
關? 鍵? 詞:毒品;青少年;毒品犯罪;毒品預防教育
中圖分類號:D917.6? ?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7-8207(2019)04-0123-07
收稿日期:2019-01-10
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對國家興旺發達、民族興衰榮辱至關重要。關于青少年毒品預防教育,我國的重視程度不言而喻。《2017年中國禁毒報告》顯示,2016年全國各級禁毒部門聯合教育、宣傳、共青團等有關部門深入實施青少年毒品預防教育“6.27”工程,開展各種形式的毒品預防教育活動,普及毒品預防教育知識,增強青少年的防范意識,提高青少年自覺抵制毒品的能力,推動毒品預防教育工作點線面全面開展。
一、加強青少年毒品預防教育價值分析
如何把預防毒品、拒絕毒品、抵制毒品等預防教育內容向青少年表達得更生動形象,讓青少年在印象深刻的基礎之上主動展開思考,是當前加強青少年毒品預防教育的直接目的。其主要價值體現在以下方面:
(一)治理青少年涉毒問題的根本之策
在毒品預防教育領域,我國一直堅持“上醫治未病”的理念。[1]預防,就是以“治未病”為直接目的。長期以來,國際社會對毒品問題采取了一系列嚴格的管制措施,但卻未能真正扭轉局面,即便高科技快速發展的今天,醫學界也沒有開發出徹底根除毒癮的藥物或技術。面對嚴峻的青少年涉毒問題,大力開展預防教育活動成為必須,以期最大可能減少青少年吸毒人數。從某種程度上看,積極的預防教育比嚴格的打擊管控更有意義。一分的預防教育投入等于五分的打擊管控、十分的戒毒康復治療。因此,加強預防教育是治理青少年涉毒問題的治本之策,也是當下治理青少年涉毒問題的中心和重心所在。
(二) 規避青少年涉毒問題的“預防針”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禁毒工作的重視,各地有關部門的禁毒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就。但現階段我國毒品犯罪形勢依然不容樂觀,尤其是青少年涉毒問題依然非常嚴峻。據《2017年中國禁毒報告》顯示:在全國現有的250.5萬名吸毒人員中,不滿18歲的有2.2萬名,占0.9%;18歲到35歲的有146.4萬名,占58.4%。[2]這些數據說明我國青少年毒品預防教育工作仍有很大的工作空間。青少年對毒品的認識大多來自于新聞報道、影視劇以及文學作品的淺顯描述,對毒品帶來的危害尚停留在毒品不過是一種“吸食之后容易讓人成癮的東西”,只要自己的意志力足夠強大,就可以抵制毒品的侵襲。而青少年恰恰處于人生的“叛逆期”,對很多新鮮事物十分好奇,有的甚至覺得吸食毒品是一件在同輩面前很時髦、很有面子的事情,往往已墜入毒品的深淵而不自知,漸漸變得無法自拔,最終極有可能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因此,要規避青少年涉毒問題,就必須提前給青少年打上一劑“預防針”,幫助其消滅成長路上的“攔路虎”。
(三)凈化青少年成長環境的“過濾器”
毒品與違法犯罪一直相伴而行。青少年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學校度過,還未真正接觸社會,沒有較為穩定的經濟來源以及較為牢靠的社會關系,價值觀亦未真正形成,這都導致了青少年涉毒問題的背后往往是違法犯罪問題。如青少年沾染毒品后,為了籌集毒資,一部分青少年不得不鋌而走險,以販養吸,加入毒品犯罪網絡,或者直接實施“兩搶一盜”等犯罪活動;而一部分女性青少年為了滿足吸食毒品的需要,慢慢走上了賣淫、詐騙、盜竊等違法犯罪的道路。[3]這些問題的存在,對青少年良好的成長環境形成了嚴重的威脅,也給社會帶來了潛在的風險。因此,加強毒品預防教育就是給青少年的成長環境裝上“過濾器”,為其健康成長營造純凈的社會環境。
(四)應對特殊毒情形勢的“有力武器”
隨著時代的發展,毒情形勢也不斷發生著變化。毒品市場的不斷擴大,毒品的種類也由傳統毒品占主流地位逐漸向與合成毒品和新精神活性物質三大毒品種類并存的趨勢轉變,其中,合成毒品正在取代傳統毒品的地位,濫用規模不斷擴大,流行性不斷增強,逐漸占據主流地位。合成毒品成癮性強,危害性大,青少年一旦沾染上這類毒品,將嚴重損害其身體健康,影響成長發育,改變人生軌跡。特別是網絡時代,毒品犯罪者借網絡帶來的便捷不斷實施網絡毒品犯罪活動,而青少年作為網絡的主要使用群體之一,加大了與毒品接觸的機會。網絡販毒加快遞郵寄的方式使得青少年接觸毒品變得極其簡單,購買吸食毒品已經與青少年不再遙遠。基于當前特殊的毒情形勢以及特殊的涉毒群體,毒品預防教育工作刻不容緩,因此,必須運用好毒品預防教育這個“有力武器”,進一步創新和升級工作模式。
二、我國青少年毒品預防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毒品預防教育認識不深刻,“形式主義”明顯
有觀點認為:在青少年當中,吸毒者畢竟是少數,完全沒有必要全面開展毒品預防教育工作,過早的毒品預防教育不但沒能起到好的作用,可能會激發他們吸毒的好奇心。[4]筆者否認這種觀點,因為吸毒者人數少并不能成為不開展毒品預防教育的理由。對青少年來說,人生的道路還很漫長,需要面對各種誘惑和困難。青少年正處于學習的黃金階段,此時是提供給他們知識的最佳時機,將受益終身。客觀地說,上述觀點中的“擔憂”存在一定的合理性。如果預防教育不徹底或者不妥當,確有引發學生好奇心的可能,但這絕不是預防教育本身引起的,而是毒品預防教育“形式主義”的結果。所以,不能因噎廢食,直接否定毒品預防教育的作用,而應思考如何科學有效地開展毒品預防教育工作,避免產生這種負面作用。在理論研究方面,關于青少年毒品預防教育的重要性已有共識,持上述觀點的畢竟是少數,更大的問題來自于實踐方面。如在教育領域,由于主客觀因素的存在,導致現行教育體制片面追求“高升學率”,加上教育主管部門缺少規劃管理,也使得很多學校在毒品預防教育方面消極應付,通常采用一些“形式主義”的做法:有的學校基本上是在一年當中的“6.26”國際禁毒日組織一些臨時性活動,以應付檢查;甚至有的學校在發現學生吸毒后怕損害學校的聲譽,影響學校的發展,不但不積極配合公安機關妥善處理問題,挽救問題學生,反而直接勒令學生退學或轉學,導致產生新的污染源。這些現象也例證了很多學校毒品預防教育工作的實際效果難以令人滿意,更多的是形式重于實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