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我國市場經濟飛速發展,移動網絡得到了廣泛普及。微信現已經成為人們普遍使用的一款社交類軟件,在這種情況下,新的交易模式——微信交易應運而生。微信交易的產生和發展為消費者帶來了極大便利,與此同時,微信交易中消費者權益保護問題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與重視。筆者在論述微信交易特點的基礎上,提出了微信交易中消費者權益保護的有效措施,以期切實有效地維護消費者的利益。
關鍵詞:微信交易;消費者;保護措施
中圖分類號:D923.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4379-(2019)11-0157-01
作者簡介:姚宇(1987-),女,漢族,浙江舟山人,任職于北京大成(舟山)律師事務所,研究方向:民商法。
移動網絡的逐漸流行為微信交易的發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微信交易模式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青睞,極大地繁榮了經濟,拓寬了交易渠道。然而,由于現階段我國存在法律法規滯后、相關部門監管不足等諸多問題,微信交易中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常常遭到不法分子的侵害,甚至引發了嚴重的社會信任危機,帶來了一系列負面影響。
一、微信交易的特點
雖然同屬電子商務的范疇,但深入對比后,不難發現微信交易與互聯網電商之間依然存在著比較明顯的差異,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運營平臺不同
淘寶網、當當網等電商通常以PC電腦端為主要發展平臺,經營者需要開通一個虛擬店鋪,并向網站上傳身份證、營業執照等材料,通過網站嚴格的審查后,才能開展經營活動。為了吸引客戶流量,提高商品銷售額,很多經營者花費大量的裝修成本對虛擬店鋪進行“裝修”。可見,電子商務的投入門檻較高;與之相反的是,微信交易通過微信軟件提供的平臺開展經營活動,不需要經過社交軟件的審查,也無需設立虛擬店鋪,因此經營成本較低。
(二)依賴基礎不同
為了讓消費者更好地了解商品,淘寶網等電商紛紛開通了商品評價功能,信奉“貨比三家”、“優勝劣汰”,以商品的質量為核心,經營者和消費者之間互動較少;而通常情況下,微信交易中的經營者與消費者是網絡“朋友”的關系,只有互相為微信朋友的人之間才能瀏覽對方的微信“朋友圈”,獲取商品的具體信息,非好友之間不享有瀏覽權限或者權限受限制。因此,微信交易做的是“熟人生意”,以人與人之間的信任為核心。
二、微信交易中消費者權益保護的有效措施
(一)嚴格執行微信交易準入機制
現階段,我國微信交易市場的入門門檻較低,導致經營者的行為難以得到有效的規范。因此,在保護微信交易中消費者權益時,應嚴格執行微信交易準入機制,對經營者的資格進行嚴格審核,將部分不具有經營資格的用戶進行過濾。微信交易中侵權行為頻頻發生的一個重要原因在于缺乏統一性準入規則,我國現階段并沒有針對微信交易市場的準入設置專門的機構,故而,我國應該設立健全的市場準入規則,并構建由工商行政部門專門負責的微信交易中經營商準入資格審查機構。例如:某微信用戶想利用微信平臺銷售產品,不僅需要具備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同時還應及時前往當地的工商部門登記備案自身基本信息、經營地點以及經營范疇等,以便消費者購買商品時對相應經營者資格以及相關信息進行查詢,并且一旦發生微信交易爭議,也更加容易明確并追究經營者的責任。另外,也方便工商管理部門對已經登記的微信經營商經營狀況進行抽查和監督,從而發現微信經營商存在的虛假宣傳、假冒偽劣等違反經營的行為,并針對這些行為依法進行懲治。
(二)建立在線糾紛解決機制
以立法的方式明確在線糾紛解決機制的法律效力是十分有必要的,這對于構建充分保障微信交易消費者合法權益的電子商務大環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具體而言,可以在《電子商務法》中增加相應的內容,承認在線糾紛解決機制的合法性,規范在線糾紛解決機構的各項運營活動,并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三十九條第五款后加上第六款:“(六)向在線糾紛解決機構提交申請”,從而進一步健全法律體系。
另外,可以參考美國的ODR認證制度,由中國消費者協會等部門負責規范在線糾紛解決機構的一系列標準,對設立機構應當達到的資質、機構的運營程序等予以強制性認證,包括機構的主體資格、仲裁員或調解員的真實身份、受理案件的具體范圍、處理案件的具體運行程序、詳細的收費標準以及執行辦法等等,從而使在線糾紛解決機構的各項活動更具有規范性,最終出具的調解結果或仲裁裁決更能讓當事人信服。
(三)對微信平臺的交友屬性和商業屬性進行區分
隨著微信交易的出現,微信軟件不再僅是單純的交友軟件,而是體現出了交友屬性和商業屬性相混合的性質。因此,在對微信交易中消費者權益予以保護的過程中,應該注重加強對微信平臺交友屬性和商業屬性的區分,并區分不同的賬號,即交友賬號和商業賬號。登錄交友賬號時,無權進行商品信息的發布,并且不可以進行商品交易,只能開展社交行為,而商業賬號則應該專門進行商業經營,以此有效的避免商業經營行為對普通用戶交友體驗的干擾,從而更好的保護微信交易中消費者的權益。
三、結語
微信交易是一把“雙刃劍”,在為人們帶來諸多便利的同時,也存在很多法律風險,應當采取一系列措施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推動微信交易的長遠發展。
[ 參 考 文 獻 ]
[1]張玉勤.“微信購物”中消費者權益保護探析[D].蘭州大學,2018.
[2]周慧虹.微信支付“限制交易”需謹慎[J].中國農村金融,2014(07):98.
[3]徐慧.社交平臺購物模式中消費者維權機制探討——以微信為例[J].法制與社會,2018(0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