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節后,安徽等地遭遇了連續降雨天氣,長期的陰雨寡照天氣嚴重影響了當地的中藥材生產,部分中藥材種植戶損失慘重。
中藥材天地網分析師陳慶認為,首先從產地上看,本次受天氣影響的省份,中藥材生產規模占比有限。浙江是“浙八味”(即浙貝母、延胡索、白術、白芍、玄參、杭白菊、浙麥冬和溫郁金)的傳統產區,但除浙貝母和延胡索外,目前浙江已不是其他6個品種的主產區;安徽是中藥材大省,是薄荷、白芍、白術、桔梗、牡丹皮等品種的主產區;江西野生中藥材分布較多,人工種植的代表品種有蓮子、車前子等。以上三地中藥材產量合計占全國產量的一定比重,但不形成絕對影響。
目前損失較大的幾個省份,不是大部分中藥材的主產區。因此判斷2019年中藥材行情的走勢,還是要看中藥材市場的總體供求關系。
總體來看,因為近年來各地出現了中藥材種植熱,2019年中藥材的市場供應是供大于求的,而且這個時期不會短。很多中藥材品種的市場庫存非常多,所以南方的持續降雨天氣對中藥材市場整體行情的影響有限。
(資料來源:央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