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休謨在《人性論》中談到了人性的方方面面,比如惡與德,美與丑,財富、名譽,驕傲和謙卑,愛與恨,仁義與慈善,等等,但有一點他沒有提到:人的復仇本能。不僅休謨沒有提到人的復仇本能,很多哲學家都沒有注意到人的這種本性。我認為,作為一本論述人性的書,這本《人性論》不應該把復仇這種人類的基本情感忽略掉。因為我碩士階段學的是刑法學,所以對于復仇這個概念有著比較多的感悟,在這里簡單說一下,作為對《人性論》的拾缺補遺。
關鍵詞:人性;本能;正義
中圖分類號:B8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4379-(2019)11-0293-01
作者簡介:馬杰(1967-),女,漢族,山東壽光人,碩士,濰坊學院法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行政管理。
復仇是人的一種高級本能,這種本能是其他生命形式所沒有的,原因是其他生命的智商沒有達到人這種程度。什么是復仇?復仇是在受到他人的故意侵害以后,在侵害發生的其他時間對施害人所作出的報復行為。復仇和反抗不同,在受到侵害的當時所作出的反擊一般叫作反抗,動物在受到挑釁或者傷害的時候也會本能地作出反擊,但一般不會在后來進行報復,這或許是因為動物的記憶力有限。而人卻可以對曾經的侵害記憶很長時間,“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從這句話就可以看出,人記仇可以長達幾十年甚至一輩子。我們捫心問一下自己,在受到他人侵害的第一反應是什么?是報復的沖動!人類為什么會有這種復仇的本能?我想應該是自然選擇的結果:那些沒有復仇本能的基因都被淘汰掉了,能活到現在的人生命體內都是有復仇的基因的,這是為什么呢?因為復仇本能對人的生存是有利的。
復仇本能是遏制他人肆意侵害的強有力武器。人與人生活在一起,總會有一些人喜歡侵犯他人的利益,如果任由其發生,這些人就會肆無忌憚;如果在受到侵害后能夠進行報復,讓喜歡侵害他人的人付出相應的代價,這些人就會長記性,意識到侵害別人沒有好果子吃,從而在有侵害別人的沖動時三思而后行,選擇罷手。國家與國家,民族與民族之間也是這樣。
復仇比當場的反抗有優勢,因為可以有所準備,整合力量。原始社會,人們常常選擇氏族同態復仇的形式,對侵害自己的對象進行報復,俗話說叫“以牙還牙,以眼還眼”。這種同態復仇存在弊端:氏族力量有限,在報復的過程中容易受到新的傷害,遇到強敵,甚至可能有被滅門的危險。那怎么辦呢?后來人們發現,讓一個強大的組織代替自己進行復仇比較劃算:即可以報了仇,懲罰了侵害者,又可以保全自己。這個組織就是后來的政府。
政府是在一定范圍內超越于一切團體、個人的一個強大的組織,具有強大的力量,它用公力復仇取代了私力復仇,并且為這種公力復仇制定了行為準則,這種行為準則——復仇的規則和尺度,就是法律(主要是刑法)。我主張:遇到侵害怎么辦?讓政府替你復仇,而不要報私仇。
蘇格拉底在《理想國》中用了大量的篇幅探討了正義的內涵,我讀了之后對其所討論的話題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對于正義這個哲學范疇,我覺得自己有話要說。
首先,我認為,正義是相對的,每個人所持的立場不同,其所指的正義的內容就不一樣,有時甚至是完全相反的。比如,一只狼和一只羊相遇,狼要吃羊。在狼看來,狼吃羊是天經地義、理所應當的,是天賦狼權。如果有什么東西要阻止他行使吃羊的權利,那就威脅到了它的生存,是不正義的;而對于羊來說,它覺得自己是和狼一樣的生命,有在這昭昭日月下生存的權利,狼吃羊對它來說是不正義的。在羊看來,自己的生存安全也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這是羊的正義。因此,正義是有立場的。
其次,正義和善惡有關。蘇格拉底說正義就是把善給予朋友,把惡給予敵人。那么,什么是善,什么是惡呢?這個問題恐怕也不是那么簡單。我認為,對群體和社會有利的行為、思想就是善,反之,對群體和社會有害的行為就是惡。這里我把善惡的對象稱之為群體和社會,而沒有用“他人”,是因為,僅僅對某個個體有利的行為不能稱之為善。我舉一個例子說明:一個男人,搶劫殺了人,逃跑到某個女人家里,那個女人知道他殺了人,但仍然把他藏到家里,躲過警察的追捕。這個女人的行為顯然是有利于這個搶劫犯的,但我們不能把這樣的行為稱之為善;同樣,也不能簡單地把對某個個體有害的行為稱之為惡,比如,法院對某個罪犯執行死刑,這個行為對這個死刑犯顯然是有害的,但卻可以維護整個社會的秩序,對整個社會是有利的。當然,這里所說的群體和社會是有一定的語境的,在不同的場合可能會有不同的外延。上一段講到每個生命個體的正義,如果上升到族群的高度,正義的內涵就是族群的生存安全神圣不可侵犯,維護一個族群的正義就是做有利于族群生存和發展的事情。至于敵人,那就是威脅到我(或者我們)生存安全的人,要維護自己的生存安全,那就要和敵人抗爭,不惜加害于敵人,這就是在維護自己的正義,也是理想國中所說的“把惡給予敵人”的意思。
在文明社會,正義往往是通過國家機器來實現的。復仇是人的一種本能,人們通過復仇這個機制來遏制其他個體或者群體的侵害。但是,個人復仇或者血族復仇的代價是非常大的,一般都會對復仇者造成新的傷害。后來,人類社會創建了政府,成立了法庭、軍隊、監獄等國家機器,用公力復仇取代了私力復仇。遇到侵害,政府會主持公道,伸張正義,不需要公民個人親力親為了,這是一個巨大的進步。
[ 參 考 文 獻 ]
[1]王海明.人性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2]王玉峰.城邦的正義與靈魂的正義——對柏拉圖《理想國》的一種批判性分析[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