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元
很多地方都有把筍加工成酸筍的習慣,把竹筍加工成酸筍也是民間傳下來的一種加工技藝。但是,傳統的加工方法一般都是靠空氣中的微生物自然發酵,方法比較原始、粗放,衛生條件、成品品質沒有保證,易受環境和氣候的影響,稍微處理不當就會引起原料的腐敗變質,造成很大的浪費,不適合竹筍的大規模處理和工業化生產。
純種乳酸發酵技術是目前發展起來的現代食品發酵技術,符合當今醬腌菜低鹽、增酸、耐儲存的需求。采用純種乳酸發酵可以彌補自然發酵的諸多不足,竹筍通過乳酸菌發酵后產生大量的乳酸,還形成一定的抑菌物質,對防止食品腐敗變質有很大的作用。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腌制竹筍的技術水平和加工檔次,更加適應于工業化大生產的要求,對于快速大量處理收獲期短的新鮮竹筍有較好的作用?,F介紹酸筍的加工工藝。
1. 原料精選、清洗
選用當天挖掘的新鮮竹筍,手工剝去筍衣,除去蟲咬、變質的筍,切去老筍蔸,保持筍體新鮮、筍肉潔白;洗去附著筍體上的泥沙雜質,保持筍體的完整;用不銹鋼刀將筍體從筍尖到筍底切成大小均勻的兩塊,如果筍體較大,則再把半邊筍再切成兩塊。
2.蒸煮滅酶
在夾層鍋中加入6%的食鹽和0.5%的檸檬酸,水煮沸騰后,放入切成塊狀的竹筍。煮筍時間為2小時左右,邊煮邊輕輕攪動。待竹筍熟透,折筍不斷,無夾生時即可。
3.冷卻
將煮好的竹筍立即放在清水中冷卻到常溫,根據所要加工終端產品的要求,通過切菜機把筍切成絲狀,也可以切成片狀。
4.壓榨
用壓榨機將漂洗后的筍絲平整地放在壓榨機內,慢慢加壓30分鐘后,松榨再加重壓力,直至榨出的水帶有泡沫,則表明已經壓緊了。如果10分鐘內沒有壓榨水流出,則完成壓榨工序。壓榨可脫去筍絲中50%的水分。
5.入壇腌制
按筍絲、食鹽和D–異抗壞血酸鈉的質量比 100∶6∶0.1 進行配比。首先,將D–異抗壞血酸鈉均勻拌到食鹽中,一層脫水的筍絲 (或筍片)鋪上一層食鹽,直至鋪滿腌制壇;再從壇口噴入培養好的乳酸菌液,控制乳酸菌液與筍絲的質量比為100∶0.5,然后將壇口密閉。一般在20~25℃條件下發酵13天左右。測試乳酸含量達到0.4%,糖含量0.1%左右時,基本就算發酵完成。
6.拌料調味
在發酵完成后的筍絲中,加入味精等調味品均勻拌料,真空包裝;也可以用桶裝好后,在5℃條件下儲存備用。
7.成品滅菌
在85~90℃條件下滅菌15分鐘,完成成品滅菌,然后立即冷卻到室溫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