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奚如
摘要:本文圍繞習近平總書記針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事業的講話精神以及當前人民群眾對文化服務的需求變化,探討了在新的歷史背景下文化館所應當承擔的社會職能和時代使命,并提出了筆者的一些看法,僅供參考。
關鍵詞:新的歷史背景;文化館;社會職能;時代使命
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要求中國成為文化強國,在公共服務體系下,文化館承擔著重要的職能與時代使命,針對這個問題進行探討,有著比較顯著的現實意義。
一、背景分析
十九大報告中強調:文化興國則國運興,文化強則民族強,沒有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就沒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要推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必須堅持黨的領導,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覺,政治自信強化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圍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實現文化強國。
在當下,人民群眾的需求以及社會主要矛盾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群眾的需求從對量的追求轉變為對質的追求,從對結果的追求轉變為對過程的追求,同時也由被動地索取向主動地參與轉變。在很多情況下,群眾的需求更多的表現為一種對體驗的追求,一種對價值的實現和對過程的追求。文化館在公共服務體系當中肩負著重要的使命和職能。圍繞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以及當前人民群眾對文化的需求,文化館的職能和使命也在發生變化,對其進行針對性地分析,具有顯著的現實意義。
二、文化館的社會職能與時代使命
作為國家文化前沿陣地的排頭兵,文化館要有新時代的擔當,在公共文化服務方面要下足功夫,著力提高服務能力與水平,更好地為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服務,這是黨、國家、人民和時代賦予文化館的重要職能和使命。
(一)文化館要承擔起群眾文化的組織職能與使命
新的歷史背景下,文化館在積極探索總分館體系,通過體制機制、形式內容以及服務方式的創新,不斷地擴大免費開放的范圍。其中組織群眾文化活動是文化館必須要承擔起來的重要職責,要充分利用文化館的公共空間,組織開展普適性的文化藝術培訓、公益性的展覽、指導群眾進行文藝作品創作等等,同時文化館要組織人員包括志愿者深入到群眾中去,到群眾中開展文化活動,并且積極地將群眾文化活動融入到脫貧攻堅當中,真正實現文化惠民。
(二)文化館要承擔傳統文化的保護、傳承與創新的職能與使命
圍繞習近平總書記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的論述,文化館要承擔起傳統文化的傳承與保護的職能與使命。黨和國家對文化非常重視,文化是更加長遠的動力也是更為長久的話題,加強文化遺產的傳承與保護,同時進行適當的創新發展,讓文化遺產融入到生活,并將改善群眾生活質量與傳統文化傳承和保護、創新與發展更好地協調起來。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文化自信,文化自覺,中華民族在過往的歷史當中出現過文化的不自信,而在新的歷史背景下,西方國家文化的滲透,使得中國很多優秀的傳統文化面臨失傳的危機。隨著黨和國家對文化工作的重視程度日益提高,在黨的領導下,繁榮和發展優秀傳統文化,是文化館的重要職能和使命。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必須要有文化自信,文化自覺。而作為新時代的文化館,必須自覺承擔起傳承和發展傳統文化的職能和使命,著力組建與培養一支高素質、專業化、職業化的專家隊伍,從事文化遺產的挖掘、整理、申報保護工作,要把優秀的傳統文化展示出來,傳承文化,保存民族記憶。同時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利用現在的“云物大智移”五大技術來保護優秀傳統文化基因,并尋求傳統文化創新發展的有效途徑。
(三)文化館要承擔起先進文化的引領與推動的職能和使命
黨的文化是非常先進的文化,特別是在新的歷史背景下,習近平總書記的系列講話著重強調“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是當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文化根基。作為文化館要發揮自身的優勢,廣泛地開展民眾文化生活的指導、輔導以及示范活動,牢牢把握先進文化方向,廣泛地開展思想文化宣傳工作,宣傳黨的重要方針政策,宣傳十九大精神。進一步落實道德模范、善行義舉、時代楷模等活動,廣泛地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仁義禮智信,百善孝為先。”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將群眾新時代的風貌展現出來。新時代的文化館要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堅持為人民服務,堅持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事業服務,在文化強國建設當中做好參謀。
(四)文化館要承擔起教育的職能和使命
基于前文的分析我們能夠看到新的歷史背景下,在文化館所承擔的職能和使命當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不管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還是傳承和保護優秀傳統文化或者是引領和推動先進文化,對廣大群眾都有著教育的目的與意義。文化館可以說是除了博物館、圖書館以外又一個最重要的教育基地,其主題是文化的教育、宣傳和引領,同時肩負保護和傳承珍貴文化遺產的重任,文化館的服務,承載著中華民族上下幾千年來最精華的文化和歷史背景,文化館的教育是社會的“校外校”,是一種新形式上的教育,也是當下民眾接受終生教育的一個有效平臺。
綜上所述,文化館在新的歷史背景下,在公共文化領域承擔著重要的職能與使命,包括但不限于傳承和發展優秀傳統文化,弘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引領群眾文化繁榮。強化文化館建設,提高文化館服務水平,對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有著積極的作用,而這也是文化館的重要時代使命。本文對此進行了簡單的分析,可能存在不足,但希望有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關淋憶.以文化鑄魂伴時代成長——關于沈陽市沈河區文化館社會調查報告[J].音樂生活,2018(03):54-57.
[2]朱英俊.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文化館的作用[J].大眾文藝,2017(01):13.
[3]趙玉和.知識經濟時代如何提高文化館的效用[J].群文天地,2011(23):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