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欣 史默琳
一、部編版初中語文教材外國文學篇目
部編版初中語文教材共6冊,每冊6個單元,一共36個主題,共144課,其中外國文學作品共28篇,占全冊的19.4%。相較于冀教版的17.5%的比例有所上升,也說明了教材編排上越來越重視外國文學作品所發揮的作用。就選文分布的篇目而言,七年級上冊外國文學作品較多,分布較均勻,八年級分布相對較少。在作者方面,英美法三國地域分布較多,分別為6篇,8篇,8篇,其他還有前蘇聯,德國以及印度作家,也包括丹麥,奧地利等歐洲作家作品。就文學體裁而言,小說居多,七年級輔助以散文詩以及人物傳記。八年級加入了一部分的科學小品文,九年級輔助以戲劇。從文章內容而言,外國文學作品的選文涉獵的內容相對比較廣泛。
二、相關篇目使用比較文學方法教學實例
在部編版初中語文教材中,外國文學作品按文章體裁來分類,我們可以將不同國別、不同時代的作家作品對比分析來教學,比如散文詩、詩歌類的作品,七年級上冊教材中印度作家泰戈爾的《金色花》,同《散文詩二首》中的另一首冰心的《荷葉·母親》相比較,冰心的創作受到泰戈爾的影響,風格形似,兩篇文章從情節、語言、情感上進行比對。后面九年級上冊教材中還有《泰戈爾詩選》的介紹,比較《泰戈爾詩選》中的相關篇目,比較它們的不同。七年級下冊教材中俄國作家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騙了你》,它是普希金膾炙人口、流傳最廣的一首詩。詩人在流放期間還創作了許多詩歌,《致凱恩》是一首愛情詩,對比兩首詩體驗作者豐富的思想和感情,從中了解普希金詩歌創作的風格。七年級下冊教材中美國作家費羅斯特《未選擇的路》,兩條路怎么去選擇,在古希臘神話傳說中就有這樣的命題,赫拉克拉斯在選擇人生之路時,一條是享樂女生給她指的康莊大道,一條是美惠女神指出的崎嶇小道,赫拉克拉斯堅定的選擇了崎嶇小道,因為他要為人類排除苦難,成為人人敬仰的英雄,但是困難重重,面臨艱難險阻。九年級上冊教材中英國作家華茲華斯《致云雀》,華茲華斯是19世紀英國浪漫主義“湖畔派”詩人,他不僅詩歌創作豐富,文學理論也非常突出,他的《抒情歌謠集》是英國浪漫主義的奠基作,在詩集的序言中他提出了浪漫主義藝術的要點??梢赃M行比較分析。
散文類作品有5篇。包括七年級上冊教材中美國作家海倫·凱勒《再塑生命的人》,可同俄國20世紀現實主義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寫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作比較,體會兩篇文章對生命價值的認識和精神的力量,身殘志堅的作家們對生命的堅持,對生活的勇氣。八年級上冊教材中英國作家羅素《我為什么而活著》英國20世紀作家羅素有句名言,“高尚的生活是受愛的激勵并且由知識引導的生活?!斌w驗羅素的人生觀、價值觀。同現代人的思想相結合,對中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八年級下冊教材中美國生物學利奧波德的《大雁歸來》是一篇知識性散文,在教學中幫助學生了解相關科普讀物中的知識,對比王爾德童話《快樂王子》中的小燕子的形象,它為了幫助王子完成愿望,錯過了遷徙的機會,還可以聯系實際克羅地亞有一只名叫“大K”的雄性白鸛,都會準時從南非越冬地返回,飛行8000多公里,出現在克羅地亞一個小鎮的屋頂上,和它的殘疾妻子團聚,16年從未失約。八年級下冊教材中美國作家馬克·吐溫《登勃朗峰》,馬克·吐溫的小說如《競選州長》、《百萬英鎊》以幽默諷刺見長,他的創作最為著名的是兒童文學作品《湯姆·索亞歷險記》、《哈利貝利·費恩歷險記》,是批判現實主義的代表作家,在后期馬克·吐溫有大量游記,這篇是馬克·吐溫在游覽瑞士阿爾卑斯山的勃朗峰后所創作,作品清晰明快,作品可與他前期、中期作品相比較。九年級下冊教材中英國作家培根《談讀書》對比《談讀書》中的名言,來認識讀書的觀點。
小說類作品是初中教材中很重要的部分。涉及的都是不同時期經典作家的代表作品,既有濃濃的愛國情感的教育,又有堅強品質的歌頌,還有優秀短篇小說家的上乘之作,經典長篇小說的精彩節選。
比如七年級下冊教材中法國作家都德《最后一課》,作品的背景是普法戰爭,對于法國而言是一場恥辱的戰爭,同樣背景創作的還有莫泊桑的《羊脂球》,《羊脂球》被稱為“完美無瑕的藝術品”,是描寫普法戰爭的藝術品。兩部作品可以看出各個階層的法國民眾在面對戰爭時的態度和人心,表現了戰爭的殘酷,人心的復雜。八年級下冊教材中蘇聯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奧斯特洛夫斯基是20世紀俄國現實主義作家,他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可以與海倫·凱勒《再塑生命的人》相比較,體會兩者的區別。九年級上冊教材中法國作家莫泊?!段业氖迨逵诶铡罚瓷5淖髌芬远唐≌f見長,風格突出,以描寫普法戰爭為主,《我的叔叔于勒》也可以和《羊脂球》進行比較,從人物刻畫、情節線索等角度對比。九年級下冊教材中俄國作家契訶夫《變色龍》,契訶夫是寫小人物的集大成者,《變色龍》寫盡了警察的趨炎附勢、現實的世態炎涼,他的作品《小公務員之死》也描寫的是小人物的可憐處境,等級身份心態不對等的作品,兩者進行比較。九年級下冊教材中英國作家喬納森·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記》,它是18世紀英國小說的代表作,批判意味很強,且用了夸張、變形等描寫手法,可以和同時代笛?!遏敒I遜漂流記》作比較,創作目的、人物塑造等方面。后面還有英國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說《簡·愛》,它可以同一些描寫女性形象的作品進行比較,比如《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安娜,《玩偶之家》中的娜拉。
科普類作品也是初中語文教材中比較突出的一類,一共有5篇作品。其中七年級上冊教材中奧地利作家康拉德·勞倫茲《動物笑談》,教學中對比中古文學法國民間故事詩《列那狐的故事》,作品以狐貍列那為主人公,它和獅王、狼、熊、雞、兔等動物們的有趣故事。作品中列那是一個以智慧和機智作為主要生存手段的新形象,也是12世紀歐洲新興的市民階層的象征。八年級上冊教材中法國作家法布爾《蟬》,可以找《昆蟲記》中記敘蟬的科普讀物進行講解,還可以補充法布爾的其他描寫動物的篇目,還可以加入科普的繪本《瘋狂校車系列》。八年級下冊教材中美國作家阿西莫夫《阿西莫夫短文兩篇》,了解科普讀物中相關的恐龍知識,作品中以《基地系列》、《銀河帝國三部曲》和《機器人系列》三大系列被譽為“科幻圣經”。緊接著的德國物理學家克勞斯·馮克利青《為什么布丁是軟的,石頭是硬的》通過做實驗理解物理知識。
初中教材中童話和寓言作品相對小學教材較少,共有3篇。因為小學教材中大多收錄過安徒生的童話作品,所以在七年級上冊教材中只有一篇《皇帝的新裝》,在教學中可以對比安徒生的其他幾部童話《賣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兒》、《丑小鴨》體現他作為現實主義作家的現實意義。緊接著有古希臘作家伊索的寓言:《赫爾墨斯和雕像者》和《蚊子和獅子》,公元前6世紀的《伊索寓言》是古希臘不可低估的一部兒童文學作品,篇目精悍短小,寓意深刻,《赫爾墨斯和雕像者》中的主人公赫爾墨斯是神使,在希臘神話中“十二主神”之一,關于他的神話也很多,比如赫爾墨斯偷了阿波羅的神牛等。形象上可以作比較。提出問題:為什么伊索筆下赫爾墨斯會變得高傲、自大?
傳記類作品是我們了解偉大人物的捷徑,初中學生的知識面需要不斷增加,學習傳記類作品可以開拓視野、增強學習興趣。七年級下冊教材中奧地利作家茨威格《偉大的悲劇》節選自《人類的群星閃耀時》,書中還有不少精彩的傳記作品,比如《滑鐵盧的一分鐘》《黃金國的發現》《越過大洋的第一次通話》等。除了這篇以外,八年級上冊教材中還有茨威格的《列夫·托爾斯泰》,介紹作家茨威格是著名的中短篇小說家,他除了寫小說外,還喜歡寫傳記,《列夫·托爾斯泰》是其中的一部,另外,他還寫了一首緬懷托爾斯泰的散文《世界上最美的墳墓》比較兩部作品,體驗其中的感情,理解托爾斯泰的人生觀、價值觀。
其他體裁的作品如書信、議論文、戲劇、音樂劇。八年級下冊教材中有法國作家雨果《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勒特上尉的信》,雨果是法國浪漫主義文學的重要代表。代表作品有小說《巴黎圣母院》《悲慘世界》《九三年》等。作品體現雨果深深的人道主義思想,從其他作品中體驗雨果的這種先進的寶貴的人道主義思想。九年級上冊教材中古希臘作家柏拉圖的議論文《人應當堅持正義》,同古希臘同時代的先賢的觀點進行比較,柏拉圖的弟子亞里士多德,也對“人”提出了觀點,還有“斯芬克斯之謎”中的關于人的謎語,也是對人的理解,從中國古代文字構字的意義上也能對“人”進行理解。九年級下冊教材中英國作家莎士比亞戲劇《威尼斯商人》,它是莎士比亞代表的喜劇作品,里面成功刻畫了吝嗇鬼猶太人夏洛克的形象,還有一個女性鮑西婭形象光彩,對比其他三個吝嗇鬼的形象,如巴爾扎克《歐也妮與葛朗臺》中的葛朗臺等。還有一部音樂劇美國作家厄內斯特·勒曼《音樂之聲》,課堂上讓學生欣賞同名電影《音樂之聲》比較電影作品和文學作品的不同。
部編版教材是以單元主題作為課文編排的主線的,其中外國文作品被分類到所屬的主題下,這樣編排有利于學生對主題的理解,但難免使學生產生厭煩情緒,以致對外國文學作品理解停留于理解主旨,對于人物語言以及情節等細節描寫理解不到位。課題組認為在實際教學中,可以利用比較文學編排外國文學作品,使其和國內外文學作品進行對比教學,使學生學習中外文學的異同,感受外國文學家不同于國內作家的語言表達方式以及敘事技巧。還有要體會不同作品比較的意義,比較分析作品時要細致、客觀、深入淺出,切忌生搬硬套、無事生非、顧此失彼,一定要從文本出發,體會作品的語言美、意境美、藝術美。教師在講解的過程中應向學生滲透比較文學的觀點,引導學生比較思考,感受價值觀的不同,看出中外的文化差異,從而進行更加深入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