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騰飛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加味止痛四物湯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療效及對血清C反應蛋白(CRP)、白細胞介素-1(IL-1)、基質金屬蛋白酶-9(MMP-9)水平的影響。方法 選取本院2016年4月—2018年5月間80例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作為研究樣本,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40例患者予鹽酸氨基葡萄糖膠囊,觀察組40例患者在鹽酸氨基葡萄糖膠囊的基礎上予以加味止痛四物湯治療。觀察療效并比較治療前后2組患者血清CRP、IL-1、MMP-9水平。結果 觀察組治療后的總有效率為72.50%高于對照組的42.5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的JOA膝關節功能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的CRP、IL-1、MMP-9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于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而言,應用加味止痛四物湯治療可以提高療效、調節細胞因子水平,可在臨床上推廣。
關鍵詞:基質金屬蛋白酶-9;白細胞介素-1;C反應蛋白;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加味止痛四物湯
中圖分類號:R255.6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7-2349(2019)01-0048-02
膝關節炎在中老年人群中較為常見,退行性的病理改變是該疾病發生發展的基礎。膝關節炎臨床癥狀通常表現為行走坐立時膝部不適、上下樓梯有疼痛感、膝蓋處紅腫痛等。不少患者亦表現為膝關節積液、彈響、腫脹等,如治療不及時、病情進一步發展,則有可能導致關節畸形,甚至殘廢[1-2]。加味止痛四物湯是由熟地、芍藥、川芎、當歸等中藥材,即四物湯的配方藥材,再另加幾味藥材所構成[3]。加味止痛四物湯可以有效疏通患者經絡,壯其筋骨[4-5]。為探究加味止痛四物湯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療效,研究選取本院2016年4月至2018年5月間80例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作為研究樣本進行研究,并觀察其基質金屬蛋白酶-9(MMP-9)、白細胞介素-1(IL-1)、C反應蛋白(CRP)水平,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2016年4月—2018年5月期間,我院就診選取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80例,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按隨機數字表法),2組各40例。對照組女16例、男24例,平均體重(63.64±5.23)kg,年齡區間46~72歲,平均年齡(57.65±5.35)歲;觀察組女 17例,男23例;平均體重(64.35±6.31)kg,年齡區間48~73歲,平均年齡(55.98±5.21)歲。2組患者年齡、體重、性別比例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相關事宜均已告知入選患者或告知其家屬,并已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診斷和選擇標準
1.2.1 診斷標準 參照《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中骨痹相關診斷標準[6]。
1.2.2 入選標準 (1)自愿配合研究中的觀察和隨訪;(2)確診為膝關節骨性關節炎;(3)無合并有其他重大疾病,預計生存期在3個月以上。
1.2.3 排除標準 (1)對本研究過程中使用的藥物有過敏史或因其他原因不宜服用者;(2)嚴重癡呆或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無法進行正常的隨訪者;(3)有嚴重心肺功能衰竭預計生存期不足者;(4)不具有較高依從性的患者。
1.3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鹽酸氨基葡糖膠囊(浙江誠意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0748),劑量:1次1粒,1日2次,口服。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觀察組患者加用止痛四物湯,藥方:五加皮、骨碎補各 6 g,干姜、當歸、白芍各 8 g,延胡索、羌活、川芎各 12 g,高良姜、熟地黃、秦艽各 15 g,丹參、木瓜各 20 g,用水煎服,每日1劑,每日早晚各1次,進行為期72天的治療。
1.4 觀察指標 比較患者血清CRP、IL-1、MMP-9水平等指標的改變情況。治療前和治療72天后對患者進行外周靜脈取血,進行血清CRP、IL-1、MMP-9水平等指標的測定。
1.5 療效標準 治愈:膝關節無明顯疼痛感,具備正常活動度,關節處無腫脹;顯效:膝關節疼痛次數明顯減少,和治療前相比活動度有較大程度上的改善,關節處腫脹有明顯改善;有效:膝關節疼痛次數有一定程度上的減少,和治療前相比活動度有一定程度上的改善,關節腫脹有一定程度上的改善;無效:患者病癥體征無改善。總有效率=(有效例數+顯效例數+治愈例數)/該組總例數×100%。膝關節功能評定:采用日本骨科協會制定的JOA評分,評分與膝關節功能正相關。
1.6 統計學方法 選用Excel錄入數據,選用IBM SPSS 21.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百分率計數資料比較選用χ2檢驗,組間比較選用t檢驗,計量數據的表示選用百分率和(x±s)。P<0.05時表示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2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治療后的總有效率為72.50%,高于對照組的42.5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1。
2.2 2組炎癥介質指標比較 2組患者治療前JOA膝關節功能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2組患者治療后的JOA膝關節功能評分均高于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的JOA膝關節功能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2。
2.3 2組患者血清CRP、IL-1、MMP-9水平比較 2組患者治療前血清中CRP、IL-1、MMP-9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2組患者治療后的CRP、IL-1、MMP-9水平均高于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的CRP、IL-1、MMP-9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3。
3 討論
在傳統中醫學中,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處于“痹癥”、“膝痹”的范疇之中。機體氣虛不易行血,肝血不足,腎氣不充是該病癥的主要病因[7,8]。在此基礎之上,血瘀于經絡關節遂致該病。這提示在給予中藥進行治療時,治療的思路應為滋補患者機體的腎氣,進而補充患者機體的肝血。在加味止痛四物湯中,作為君藥的木瓜可以發揮行痹除濕、活絡舒筋的功效;骨碎有壯骨強筋、益腎補肝之功效,當歸有養血、補血之功效,川芎有活血行氣之功效;羌活有通利關節、搜濕祛風之功效;秦艽有通絡舒經、除濕祛風之功效;重用熟地黃,有生髓益精、補血養陰之功效;丹參有通絡祛瘀、活血行血之功效;延胡索有止痛之功效;高良姜有散寒之功效;諸藥辛竄,以有舒經活絡、消腫活血、活血止痛之功效[9]。在體內,基質金屬蛋白酶(MMPs)由多種類型的細胞參與分泌[10]。作為基質金屬蛋白酶家族中的最主要的成員之一,MMP-9聯同其他MMPs有能力降解絕大多數的細胞外基質,正常生理狀態下MMP-9和抑制劑(TIMPs)保持著動態平衡,在基質代謝(膝關節軟骨部分)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而在膝關節炎病理狀態下,MMP-9可以破壞軟骨細胞和膠原網的結構、使膠原網失活,導致細胞軟骨出現進一步的不可逆的破壞[11]。
本研究選取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為研究樣本,研究分析加味止痛四物湯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療效及對血清C反應蛋白(CRP)、白細胞介素-1(IL-1)、基質金屬蛋白酶-9(MMP-9)水平的影響。本研究中,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治療后的CRP、IL-1、MMP-9均低于治療前,并且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的CRP、IL-1、MMP-9低于對照組。本研究還對JOA膝關節功能評分進行了研究,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治療后的JOA膝關節功能評分均高于治療前,并且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的JOA膝關節功能評分低于對照組。這表明,應用加味止痛四物湯,不僅可以降低炎癥因子的表達水平,在有較高的療效的同時還可以顯著改善患者的膝關節功能。
綜上所述,應用加味止痛四物湯將有助于減小CRP、IL-1、MMP-9的血清水平,可以有效地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值得在臨床上進一步推廣。
參考文獻:
[1]艾尼瓦爾·艾賽特,迪里木拉提·巴吾冬.絕經后女性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與脛骨軟骨下骨骨密度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骨質疏松雜志,2018(7):918-921.
[2]張君濤,吳超超,張棟林,等.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動物模型研究進展[J].重慶醫學,2018,47(15):2061-2063+2067.
[3]劉感哲,羅濤,王娟.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患兒血清、腦脊液MMP-9和IL-1β水平變化分析[J].基因組學與應用生物學,2017,36(12):4853-4860.
[4]張華軍,徐海東,劉婷婷,等.電針合雷火灸治療寒濕痹阻型退行性膝關節炎臨床研究[J].中國針灸,2016,36(12):1266-1270.
[5]李晗,馬喆,方臻臻,等.數據挖掘技術分析針灸治療膝關節炎臨床腧穴使用規律[J].世界科學技術-中醫藥現代化,2016,18(8):1233-1240.
[6]李剛,朱彬,李香,等.小針刀治療膝關節炎的療效觀察及部分機理研究[J].世界中醫藥,2016,11(6):1077-1081.
[7]魏英,王鈺瑩,余麗梅,等.加味四物湯動員心肌梗死小鼠骨髓干細胞改善心室重構[J].重慶醫學,2016,45(15):2032-2035.
[8]吳小川.阿侖膦酸鈉干預膝關節炎大鼠的ColⅡ、MMP-13及β-catenin實驗機制研究[D].南方醫科大學,2016.
[9]李宏平,詹鵬,王丹,等.加味四物湯對小鼠鎮痛作用及偏頭痛的影響[J].解放軍藥學學報,2015,31(3):231-234.
[10]楊承志,蔚志剛.安腦寧顆粒對高血壓腦出血患者血清hs-CRP、IL-1β、MMP-9的影響[J].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15,31(3):298-300.
[11]莫永豪.溫針灸治療膝骨性關節炎的臨床療效觀察[D].廣州中醫藥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