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井噴式”發展的互聯網經濟帶來了繁榮的同時,還帶來了一系列新型競爭關系。傳統的《反不正當競爭法》不足以有效規制瀕臨失控的互聯網競爭秩序。2017年11月,新《反不正當競爭法》的修訂及時彌補了這方面的經濟法規制空白,但也不可避免的存留著一些立法的缺憾。只有堅持經濟法“社會利益本位”原則,才能更好地規制互聯網競爭秩序。
關鍵詞:互聯網競爭秩序;反不正當競爭法;經濟法;社會利益本位原則
中圖分類號:D922.29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4379-(2019)08-0217-01
作者簡介:管心竹(1998-),女,漢族,江蘇連云港人,江南大學,本科在讀。
一、問題的提出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于2017年11月4日修訂通過,是其自頒布實施以來的首次修改,并在其中新增了“互聯網不正當競爭”條款,即《反不正當競爭法》新增的第十二條。
隨著高新技術產業的光速發展,與20世紀90年代初相比,中國無論是在經濟規模、經濟態勢,發展前景、發展模式還是競爭狀態、競爭方式等方面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互聯網也從原先的只在某方面的“一心一意”專業開發,到從“端口”到“窗口”的全方位服務,再到如今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開放式自由平臺,運行方式也從原來的PC端“復制”到了手機端。同時,技術的發展也促進了法律的進化,互聯網領域中也同樣十分需要反不正當競爭條款的規制,而經濟法正是解決互聯網不正當競爭這一問題的重要思維高度。
二、傳統《反不正當競爭法》的規制理念
傳統的《反不正當競爭法》并不是以現在經濟法所強調的“社會利益本位”為原則——強調整體性與公益性為理念,而是理念單一,思想保守,似乎將“目光”集中于具有競爭關系的商戶,或者說是具有競爭關系的經營者的行為。與此同時,還有一個隱晦的前提——只有受到損害的經營者才能提出損害賠償的要求。
但隨著市場元素逐步邁向多元化發展時期,與之同時的產生的,還有“屢禁不止、頻頻侵害消費者利益、導致消費者運動此起彼伏的壟斷行為和不正當競爭行為”[1]。直到消費者強烈的呼聲和在全球彌漫的消費者權益保護運動四起,各國立法者才逐步意識到在經濟競爭法中保護消費者利益的重要性。
由此而言,一個更為重要的問題有必要被提出來讓眾人廣而知之:傳統的不正當競爭行為的規制措施及理念能否適用到新型商業競爭關系——諸如互聯網中的不正當競爭關系的行為規制體系中來?
三、新《反不正當競爭法》規制市場的必要性
從互聯網這樣的新型不正當競爭行為來看,能夠使得認定平臺企業不正當競爭行為的核心要素應當是競爭利益。有些互聯網平臺企業在拓展業務的同時“不甘寂寞”、“不甘落后”,瘋狂地攫取資源,尤其是老牌的互聯網平臺企業對資源的爭奪更是日趨激烈。再加之互聯網從業人員技術性強、互聯網行為軌跡隱蔽性高、互聯網不良行為危害后果網絡效應明顯、潛在危險程度高且負面效應難以估量。受此影響劇增的互聯網平臺企業不正當競爭訴訟案件,也正拷問著司法審判結果的合理性、準確性和合法性,刺激著互聯網平臺企業對經濟法規制市場競爭秩序和維護公平競爭原則的需求。
四、新《反不正當競爭法》關于互聯網市場規制的修訂缺憾
作為一個創新性的、經濟法第一次踏足互聯網市場競爭規制的法律規則,反互聯網不正當競爭條款在適用上還存在著一定難度。
首先,最基礎的一點,就是關于如何判斷是否屬于競爭關系,即競爭關系的認定。互聯網這種新型的商業關系的不正當競爭具有十足的潛在性、危險性、特殊性和隱蔽性。即使經營范圍南轅北轍,但由于受眾群體的一致性、可限性、數量有限性,在實際的案例中,也很有可能出現實質競爭關系。
其次,在實際審理案件中,也需要考慮如何分斷管轄權,即案件管轄權的認定。網絡是虛擬的,不是存在于現實世界中可觸及的事務,由于網絡的延展性,互聯網案件的管轄范圍往往難以認定,甚至出現跨國糾紛,由于網絡和現實的時空差異性,同樣會產生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
最后,由于《反不正當競爭法》是行為法,所以對于法官的自由裁量性也存在了極大的挑戰。法官在實際的裁判過程中對于互聯網案件性質的認定,一定要充分考慮創新的空間和各種可能產生的法益沖突,發揮司法機關的能動性。
五、《反不正當競爭法》對經濟法規制市場競爭秩序的啟示
《反不正當競爭法》的修訂,是在考慮到現行法律對于規制新型市場競爭關系的相對滯后性以及互聯網領域市場競爭行為的特殊性的背景下,針對互聯網競爭帶來的病毒式爆發、瞬息傳播危害的巨大負面效應提出的一項立法改制。
以“保護社會整體利益”作為互聯網新型不正當競爭行為的根本規制理念,一方面可以為經濟法的整體框架和具體制度構建提供價值取向,另一方面,確有助于維護社會市場關系中,占最大多數比例、最需要權利保障的群體的利益,維護經濟市場的秩序穩定,達到經濟法規制市場競爭秩序的目的。
[ 參 考 文 獻 ]
[1]陳耿華.互聯網新型不正當競爭行為規制理念的實證考察及比較分析[J].廣東財經大學學報,2017,32(5):102-112.
[2]張莉.《反不正當競爭法》首修增加涉互聯網條款[J].中國對外貿易,2017(7):40-41.
[3]顧正平,向文磊.終結互聯網競爭的叢林法則新《反不正當競爭法》視野下的競爭規制[J].中國律師,2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