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秀萍
【摘 要】科研創新能力是衡量學校發展的重要標志,研究型大學擔負著培養國家創新人才和產出科研創新成果的職責和使命。大多數研究型大學已實現校院二級科研管理,深化校院二級管理體制機制改革,理清校院科研管理職責,推動科研管理工作重心下移,建立一支高效精細化的學院基層科研管理隊伍是提高研究型大學科研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研究型大學;二級科研管理
中圖分類號: G647.1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2095-2457(2019)08-0133-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08.056
【Abstract】The ability of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is an important symbol to measure the level of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ies. Research universities are responsible for the cultivation of national innovative talents and the output of scientific innovative achievements. Most research universities have implemented the secondary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 of the university. It is effective to improve the research management level of research universities with such strategies as deepening the reformation of the secondary management system of the university, clarifying the responsibility of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 of the university, promoting the shift-down of the focus on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 and establishing an efficient and refined team of college basic research management.
【Key words】Research University; Secondary Research Management
研究型大學是我國科技創新的中堅力量,擔負著培養國家創新人才和產出科研創新成果的使命,在國家經濟發展和科技創新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1]。經過“985”和“211”工程重點建設,我國研究型大學科技創新能力全面提升。隨著“雙一流”高校建設的推進,研究型大學的科研數量和科研質量不斷提升,對科研管理的要求不斷提高。目前國內大多數研究型大學都已實現校院二級科研管理,筆者所在的浙江大學是國內最早實行校院二級科研管理的高校,設有36個二級學院(系),設有科學技術研究院、社會技術研究院、先進技術轉化研究院和工業技術轉化研究院4個校級科研管理機構,負責學校的自然科學、人文社會科學、國防科技和科研成果轉化,在落實校院二級科研管理方面積累豐富的經驗。實踐證明,深化校院二級管理體制機制改革,完善校院二級管理平臺建設,建立一支高效精細化的學院基層科研管理隊伍,是提高科研管理效率的有效途徑。
1 深化校院二級管理體制機制改革,完善校院二級科研管理平臺
深化校院二級管理體制機制改革,是依靠學校政策引導,理清校院管理職能和分工,明確校院管理責任和權利,推動工作重心下移,使二級學院在學校的指導下成為具體的管理中心,形成學校宏觀決策、部門協調配合、學院實體運行的管理模式。2017年教育部等五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深化高等教育領域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的若干意見》,提出各高校要及時制定實施細則,向院系放權,向研發團隊和領軍人物放權,確保各項改革措施落到實處。目前,校院二級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學校管理權力過度集中、校院管理職責不明,學院管理權限不清等問題,影響學院管理工作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校級科研管理應側重宏觀管理,加強頂層規劃設計,對接國家需求,制定學校科研發展戰略規劃,制訂和實施學校科研管理工作的各項政策,組織學校重大科研活動,指導學院科研管理工作。院級科研管理負責學院的科研全過程管理,應側重具體的管理工作,負責學院內部科研工作的組織、實施、管理、協調。在推動工作重心下移同時加強校院分工協助作,學校要加強對二級學院科研管理的指導和支持,幫助二級學院正確理解并貫徹執行學校各種政策;協調學院與校部相關職能部門的關系,解決需要部門或學院間相互配合才能解決的問題,為二級學院管理創造有利的運行條件;加強對二級學院科研管理績效考核,建立績效考核機制,調動基層管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構建和完善高效可行的二級科研管理體系。
2 加強學院基層科研管理隊伍建設,提高學院科研管理內涵
學院是學校科研管理的基層部門,直接面對從事一線科研工作的教師,科研管理工作范圍廣,任務重,責任大,管理人員既要有科研業務管理能力又要有學科專業知識,才能提高科研管理內涵,提高科研管理效率。為加強學院科研管理隊伍建設,全面提高學院科研管理人員的業務能力和管理水平,浙江大學從2014年開始推行院系科研工作專題培訓,到目前為止完成了二十多期包括政策解讀、業務管理、經費管理、合同法和法律、知識產權、成果轉化、科研管理經驗分享等涵蓋科研全過程管理的一系列系統培訓,建立了一支高效的精細化的基層學院科研管理隊伍,學院科研管理從事務型的二傳手轉變成為專業型的好幫手,提高了學院科研管理內涵。學院的科研管理人員要了解國家發展戰略需求和地方政府的重大需求,熟知國家和地方及學校的各類科研管理政策,精通各類項目申報指南和管理辦法,熟悉學院各學科的優勢與特色,對學院內教師的學科方向、專業領域、研究特長和科研能力有充分的了解,發揮對教師申報項目的指導作用,提高項目申報質量。要明晰國家及省部各項獎勵申報政策,把握政策內涵,熟悉學院教師的科研成果,了解地方政府和企事業單位的需求,為教師科研成果轉化提供全方位服務。學院要建立健全科研全過程管理體系,為教師在項目申報、預算編制、計劃執行、中期檢查、經費決算、結題驗收、經費的合理使用和結余經費管理等環節提供全程服務。
3 加強學院科研財務助理隊伍建設,完善科研經費全過程管理
科研管理包括業務管理和經費管理。科研項目與經費是一個有機的整體,經費支撐項目研究工作,項目實現經費投入的預期目標和效益,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2]。隨著我國科技體制改革不斷深化,國家財政、教育、科技等部門頒布了一系列與科研經費管理相關的文件,規范高校科研經費管理。浙江大學是最早試行聘用科研財務助理的高校,學院的科研財務助理是指以科研經費管理包括項目預算編制和調劑、經費支出、財務決算和經費驗收等為主要任務同時可兼有其他科研業務的一種專職或兼職財務管理崗位,分學院和項目或團隊聘用兩類。2016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完善中央財政科研項目資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見》文件,要求項目承擔單位要建立健全科研財務助理制度,規定科研財務助理所需費用可由項目承擔單位根據情況通過科研項目資金等渠道解決。2016年12月學校出臺了《浙江大學科研財務助理崗位設置及管理辦法》文件,目前學校已建成約400人左右的專職(包括兼職)的科研財務助理隊伍,保障了學校每年約40億到款科研經費規模的專業化財務服務要求,保障了科研經費的合理合法合規使用,減輕了科研人員負擔,解決了科研人員的后顧之憂,為教師潛心科研營造了良好的環境。
科研創新能力是衡量學校發展的重要標志,高效的科研管理是提高科研創新能力的有力保障。研究型大學必須深化校院二級管理體制機制改革,加強學院基層科研管理隊伍建設,加強科研全過程管理,加強服務意識,推動學校科研工作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周玲.研究型大學科技創新組織與管理模式探究,教育科研(大學科研),2018,7-8,134-137.
[2]侯祚勇.加強新形勢下科研項目的全過程管理,科技與創新,2018,18,98-100.
[3]張紅燕.高校二級學院科研管理幾點思考,教育現代化,2017,19,25-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