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珂
【摘 要】近幾年,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明顯的提升,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自身的生活環境。其中,環境監管部門也開始意識到海洋監測的重要性以及社會的發展需求,不斷的提高海洋環境監測技術,希望能夠進一步提高海洋環境監測水平,不斷完善海洋監測制度體系,為人們營造一個舒適、安心的生活環境。本文主要通過分析我國海洋環境監測網現狀,并且結合實際情況,探討了我國海洋環境監測存在的問題,最后,總結發展的經驗,有針對性的提出一些海洋環境監測的應對措施,希望能夠在最大程度上促進海洋環境監測的發展。
【關鍵詞】海洋環境;監測現狀;發展分析
中圖分類號: X8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9)08-0196-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08.086
0 引言
海洋環境監測一直都是環境部門監管的重點,海洋環境成為了人們生活中不可小視的一部分。當前,海洋環境狀況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的聯系越來越密切。因此,對海洋環境的檢測也必須逐漸全面化、及時化、準確化,不斷提高掌握海洋環境變化的能力,完善海洋環境監管的規章制度,加強海洋環境將的技術水平,從根本上解決海洋環境存在的問題。當然,海洋環境的檢測不僅需要相關的環境部門的配合和協調,還需要政府部門的強力支持和鼓勵,能通過基本的法律法規為我國海洋環境監測提供制度保障,同時還能加強技術服務功能,積極促進我國海洋環境的穩定發展。
1 我國海洋環境監測網現狀分析
近幾年,我國社會各行各業都處于一個高速發展的階段。海洋環境監測也不例外,在發展的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揚長避短。當前,我國海洋環境監測網現狀主要有一下四個方面:
1.1 監測業務體系不斷完善
我國海洋環境監測業務體系在不斷的進步發展,總的來說,經歷了四個基礎階段,即準備時期、起步時期、發展時期和提高時期。在經歷這四個階段之后,我國海洋環境監測業務體系正朝著國家與地方共同發展的方向進步。1999年,國家海洋局召開海洋環境監測專題工作會議,對海洋環境監測工作提出了更高、更具體的要求,標志著我國海洋環境監測業務體系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
1.2 環境監測制度開始建立
隨著社會的進步,政府部門對海洋環境監測越來越重視,不斷建立健全各種規章制度支持海洋環境監測的發展,明確規定海洋環境監測發展目標及任務,不僅為海洋環境監測的監督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法律依據,同時也為海洋環境監測指引了發展方向。自90年代初,我國海洋環境管理部門就開始建立各種海洋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制度,經過近幾年的發展,我國海洋環境監測不斷的完善,各種監管制度體系開始建立,進一步促進了我國海洋環境監測的發展。
1.3 業務管理與技術水平提高
任何一個領域的發展必然少不了業務的提升和技術的進步。在海洋環境監測行業也不例外,經過長期的發展,海洋環境監測的業務管理能力以及相關的技術處理能力都得到了巨大的提升。經過多年的具體實踐工作,海洋環境監測部門逐漸將業務管理模式轉變成科學化、系列化、規范化、統一化、程序化、制度化、標準化、系統化等方向發展,該措施的貫徹落實也逐漸表明我國海洋環境監測業務管理逐漸進入正軌。
1.4 監測領域和內容不斷擴展和豐富
目前,我過海洋環境監測的覆蓋區域已經達到近300萬平方千米。隨著時代的進步,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經濟的進步,我國海洋環境監測的范圍也得到了巨大的提升。各種科學技術的支持使我國海洋環境監測能夠獲得更多準確、有效的信息和資料,以便于擴展我國海洋環境監測的領域,除此之外,經濟的發展也為我國海洋環境監測提供了基本的經濟支持。另外,不僅我國海洋環境監測領域得到了擴展,我國海洋環境監測的內容也在不斷的豐富,以便全方面的檢測海洋環境。
2 我國海洋環境監測存在的問題
近幾年,雖然我國海洋環境監測得到了迅速的發展,但是,在具體的實踐操作過程中,仍然存在大大小小的問題,這些問題主要表現在制度管理、技術經濟、質量控制、發展方向等方面。具體的來說主要分為以下五點:
2.1 管理規章制度不夠健全
我國海洋環境監測的規章制度相比以往以及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是,時代是進步的,所有的事物都是發展的,顯然,有些規章制度已經滿足不了海洋環境監測的發展需求??偟膩碚f,海洋環境監測是一項綜合性較強的工程,需要完善的規章制度加以約束和管理。隨著信息技術的進步,海洋環境監測的信息資源越來越豐富,涉及到的事物也較為廣泛,因此,目前發展的管理規章制度顯然不夠健全。
2.2 監測技術相對落后
目前,我國海洋監測技術雖然得到就巨大的提升和進步。但是,面對變化多端的海洋環境,當前的技術顯然跟不上海洋環境變化的節奏。而且,我國海洋環境監測技術還沒有形成完整的、健全的、有效的機制,相對而言,較為缺乏系統的研究計劃以及經濟支持。因此,我國海洋環境監測技術相對落后,還需要積極開發和研究,探索新的監測技術。
2.3 監測質量控制力度不夠
近幾年,我國海洋環境監測不斷的加大質量監控力度,也進行了相關的技術培訓,健全了管理制度,使整體的海洋環境監測都得到了提升,但是,質量控制工作一直都是海洋環境監測的重中之重,同時也是海洋環境監測的不足之處。主要表現在:缺乏系統的管理制度、質量管理機制不夠健全、質量監管機構不夠完善、相關技術人員能力經驗不足等。因此,海洋環境監測的質量控制也是當前存在的重要問題之一,急需解決。
2.4 海洋監測領域有待拓展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我國海洋環境監測的內容已經有所豐富。但是,海洋里的各種生物、微生物等都是在不斷變化發展的,也急需人們探索開發。由此可見,我國海洋環境監測的內容還不夠完善,還有很多還有內容可以得到開發。除此之外,我國海洋監測領域也有待拓展。以前的監測智能在技術允許的條件進行,而當前,隨著技術的進步,我國海洋監測的領域也有待擴展。
2.5 新的海洋監測網絡尚未構建
最近幾年,我國的海洋監測工作處于下滑階段,尤其是海洋環境監測網絡組織方面,網絡組織的監測工作力度在不斷的弱化,與新海洋環境監測的控制力度不想符合。隨著技術經濟的發展,我國海洋環境監測急需發展新的網絡組織結構,以此來滿足新海洋環境監測的控制力度。
3 我國海洋環境監測工作發展的主要對策
隨著我國海洋事業的不斷發展,我國越來越重視海洋環境的監測問題,并且正在不斷努力地解決問題,希望能夠進一步促進海洋環境監測技術的提高。綜上所述,我國海洋環境監測在發展的過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關于制度構建、監管力度、技術水平、質量控制等方面的問題,而針對這些問題,我國海洋環境監測等相關部門有針對性的提出了具體的解決措施,如下所示:
3.1 健全規章制度的構建
當前,我國海洋環境監測的發展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強制度的構建,不斷完善法律法規的建立,使海洋環境監測有一個系統的行政管理體制。不斷貫徹落實政府制定的各種海洋環境保護的措施制度,強化海洋環境監測工作,不斷規范海洋環境監測行為,加強建立良好的海洋環境監測管理秩序,滿足海洋環境監測發展需要的法律法規保障,從而促進我國海洋環境監測的進一步發展。
3.2 不斷提高監測水平
在海洋環境監測工程中,相關的檢測人員的能力技術以及經驗都是非常重要的,一旦工作人員的處理能力不達標,就會嚴重影響海洋環境監測的進程,甚至會帶來更為嚴重的損失。因此,海洋環境監測需要加強相關工作人員的技術培養,讓老工作人員帶領新工作人員,不斷總結經驗,吸取教訓。另外,還需要加強海洋環境監測的技術水平,提高檢測技術的科學性、有效性、準確性,從全方面促進技術的提高,建立系統的海洋監測技術。
3.3 不斷擴展監測領域
在當前社會高度發展的情況下,我國海洋環境監測遇到了新的發展形勢,在新形勢下,海洋環境監測有了新的挑戰和發展機遇。面對以往的海洋環境監測,當前有了巨大的提升,不論從監測質量還是監測內容上都有所突破。因此,面對新形勢,海洋環境監測需要不斷擴展監測領域和內容。將海洋環境監測的出發點立足于“為經濟發展服務,為群眾生活服務,為國防軍事服務以及為行政管理服務”。
3.4 加強質量控制和管理
海洋環境監測的質量控制和管理力度非常重要,只有嚴格的質量管理,才能確保海洋環境監測的順利進行。因此,海洋環境監測需要與時俱進,不斷加強質量控制和管理力度,提升管理部門的質量強化意識,將質量監管工作逐漸朝著規范化、制度化、系統化方向發展,統一對相關的質量監管人員做技術培訓,提高監管人員的質量意識和技術水平。
3.5 有效提高監測信息的服務功能
海洋環境監測也是為社會服務的工程,不同的監測內容有不同的服務對象。而當前社會多元化的發展也需要海洋環境監測提高多元化的服務。因此,海洋環境監測需要有效提高監測信息的服務功能,將海洋環境信息有針對性的提供給社會。
3.6 建設新的海洋環境監測網
根據當前我國海洋環境監測的發展現狀而言,我國海洋環境監測網有待進一步拓展,通過建設新的海洋環境監測網,來促進我國海洋環境監測的發展和進步。當然,新的海洋環境監測網建設能夠帶來更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4 結束語
海洋環境的監測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義,是當前社會發展的必須滿足的需求。不僅為政府提供制定海洋環境政策的基本依據,監督海洋環境的基本手段,同時還能為海洋經濟建設提供基本的保障,為海洋產業開發提供技術服務,能夠加強海洋環境災害的應變能力,做好基本的減災防災服務,對我國社會的發展而言,海洋環境監測是必不可少的。
【參考文獻】
[1]時玉彬,楊子杰,陳澤宗,等.海洋環境監測高頻地波雷達的研究現狀與發展趨勢[J].電訊技術,2002,42(3):128-133.
[2]許麗娜,王孝強.我國海洋環境監測工作現狀及發展對策[J].海洋環境科學,2003,22(1):63-68.
[3]姜華榮,劉玉新,王珠麗.國內海洋環境監測網現狀與發展[J].海洋技術學報,2003,22(2):72-73.
[4]周智海,劉志勇.海洋環境監測數據衛星通信系統技術研究與設計[J].海洋技術學報,2003,22(1):58-62.
[5]李鵬,許嘯春,潘靈芝.東海海洋環境監測網浮標觀測站布設及其科學意義[J].上海國土資源,2014,35(1):7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