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笛
2018年初,共青團中央發出通知,部署全團開展“青年大學習”行動,通過構建“導學、講學、研學、比學、踐學、督學”六位一體的學習體系,使廣大青年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的群團工作會議上強調,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群團工作,最重要的是保持和增強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去除機關化、行政化、貴族化、娛樂化現象。落實到共青團具體工作當中來,應轉變思路,創新工作方法,轉變以往工作中注重娛樂化、形式化、缺乏啟發性思考的活動策劃方案。以青年大學習為指導,基層共青團通過踐行六位一體的學習體系來讓青年學習黨的知識以及更多專業課文化知識,培養出更多優秀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首先,要強化導學,堅持領導帶頭學、培訓引導學和指導基層學相結合。黨建帶團建一直是在共青團工作中的指導思想,在高校共青團工作中,由教工黨員帶領學生學習,是導學的有力保障。思想政治類教工帶領團員學生政治思想,矢志不渝的跟黨走、聽黨話。專業課教師對學生進行專業方面的指導工作,增強學生的理論知識。
要強化講學,做好面對面宣講、集中性宣講和分類宣講活動。要認真學習領會黨的核心觀點以及專業課知識,在聯系團員學生過程中把黨先進思想和專業課知識傳遞給團員學生,形式可以多樣:除了面對面以外還可以多渠道進行宣講活動。
要強化研學,廣泛深入開展調研,提升理論研究水平,積極組織主題研討活動。正所謂“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高校共青團應該利用學生的自主性和教師的把控性對專業課進行不同程度的認知實習,在外出認知實習的基礎上,認真開展調研工作,調研經過主題研討活動,最終形成專業理論實習報告,從而加強理論研究水平,強化研究學習。
要強化比學,廣泛開展青年學習答題和競賽,發揮好榜樣示范引領作用,并引導青年在今昔對比、中外對比中深化學習。對比性學習是一種有效的激勵性學習手段,在高校共青團工作中,通過對比,形成競爭機制,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再通過榜樣的力量引領著廣大青年更好的學習黨的知識和專業課知識。此外,還有知識本身的對比,在比較中形成知識的關聯和思考,從中可以掌握更加扎實的理論功底。
要強化踐學,動員廣大青年在踐行文明新風的行動中提升素養、在深入基層一線的實踐中錘煉本領、在創新創業創優的奮斗中實現價值,創造新業績、建功新時代。廣大團員青年把學習到的黨的知識和專業課知識運用到實踐當中去,從而檢驗所學知識是否扎實牢固,一方面可以用理論指導實踐,把知識轉化成生產力;另一方面可以“用”然后知不足,在實踐過程中發現理論知識的短板,從而更有針對性的反觀不足之處,查缺補漏。
要強化督學,進行經常性督導,分階段開展學習檢驗,把開展“青年大學習”行動的成效作為對各級團組織考核評價的重中之重,推動學習行動落細落實、取得扎實成效。監督的目的是為了檢驗學習的效果,同時也為了督促青年大學習的有效開展。作為基層共青團組織,開展青年大學習活動是我們的工作職責,若能夠對所做工作進行有效的考核評價,勢必會讓工作做得更加深化、細化、踏實、扎實。也可以在督學過程中,發現各級共青團組織存在問題和不足,定期展開批評與自我批評工作,讓督學工作落到實處。
高校“共青團+專業”工作創新既有利于專業活動的順利進行和學生對于專業課的深入認知了解,又貫徹執行了共青團中央關于青年大學習“導學、講學、研學、比學、踐學、督學”六位一體的學習體系工作指示。“共青團+專業”工作創新優勢如下:
第一是理論與實踐結合,豐富共青團活動。
傳統的共青團活動每年定期于校內舉辦,形式往往以體育活動類、文藝晚會類以及獻愛心類為主,傳統的共青團活動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校園文化體育生活,讓同學們在活動中學會拼搏、團結、奉獻等精神和品質。在新形勢下,團委老師的工作思路要與時俱進、工作方法要創新,可以考慮理論與實踐結合,以“共青團+專業”工作組合方式,既豐富了共青團活動,又讓共青團活動與眾多理論知識、專業課背景的結合中更加有感染力和凝聚力。
第二是依托于共青團,讓專業發展更有保障。
在高校里,專業課活動往往依托于實習實踐經費,在活動開展過程中,部分高校的學術活動因為缺乏經費或是缺乏組織策劃及人員不足從而導致活動難開展,最終只得放棄活動。這樣既不利于學生對專業的深入認知,也不利于教師專業認知實習工作量的完成。“共青團+專業”工作創新思路,將在學生活動經費、活動策劃、活動申報、人員組織等方面對專業活動起到強有力的保障和支持。
第三是培養能適應社會發展的復合型人才。
高校“共青團+專業”工作目的是為了培養適應社會發展的復合型人才,復合型人才是創新發展、轉型升級的關鍵所在。在當前“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大背景下,共青團工作應充分利用獨特優勢資源,打開思路、提升認識,在眾創、眾籌、眾包等方面多做一些積極探索和嘗試,大力實施創新創業行動,搭建就業培訓、就業服務和自主創業三大平臺,鼓勵、扶持大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和學校平臺自主創業,加快創新成果轉化和運用推廣,充分發揮示范效應和創新引領效應。
高校“共青團+專業”工作創新是在青年大學習的思想指導下,根據“強三性去四化”共青團工作原則引領下得出的共青團活動工作心得。共青團工作應該去除表面的、形式化的、娛樂化的活動主題,反而應該根據青年大學習中六位一體學習體系來進行工作的指導,把共青團的工作與大學生所學專業相結合,利用共青團的組織力量服務于專業知識,從而讓大學生能夠在參加共青團活動的過程當中,既鞏固專業課理論功底,又參與共青團社會實踐活動。兩者的結合能夠很好的構建青年大學習中提出的“導學、講學、研學、比學、踐學、督學”六位一體的學習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