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偉 李景
摘 要:由于當前的社會競爭壓力越來越大,尤其是大學生的生活以及就業等壓力。這樣就會導致當代的大學生出現一些這樣那樣的心理問題,從這樣的現實環境中來看,心理教育的課程體系就會顯得更為重要。為此,文章著重對當前大學生的心理狀況進行了說明與分析,并在所回饋的基礎信息上進行更為深入的思考與探討。然后從心理健康知識與心理教育實踐需求的角度進行講解。并綜合大學生的實際情況來探討構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學的必要性與其所具有的實際價值。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學;必要性;價值
從目前的社會現象與實際形勢來看,構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學逐步的發展成為了未來社會發展的必然情況,對此,本文將教育部近年來的相關文件與心理教育實踐需求進行了結合,并針對心理教育的重要性與特殊性以及教師崗位的基礎要求和教育教學改革的發展趨向等方面進行闡述,這樣就可以有效的幫助該學科進行更加專業的構建。同時還可以幫助提高心理健康教師的教學質量與教師的教學水平,然后就可以對我國心理教育事業產生強大的推進力。為我國以后的教育改革和人民的基本素質打下堅實的基礎,讓我國所有的心理老師和心理有障礙的學生能夠接受到最好的教育和治療。
一、構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學的意義
當前,我國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經有了很大的發展,其中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的渠道之一就是課程教育,并且受到的重視程度也是越來越大。其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培養學生,使學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避免其心理健康障礙的產生,于是心理健康課程的開設也就顯得更加具有教育意義,最終能夠實現我國心理健康教育的初衷。要想達到這種目的,就需要將“教”與“學”的規律發揮出更大的作用,將其所有的渠道和功能發揮出最大的經濟效益。特別是從最近幾年來的實踐調查結果來看,要想體現出中國的風格,使其更加的符合當前中國的文化,另外也為了構建中國特色主義道路,構建出符合當代中國大學生特點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體系,也就更加注重課堂教育在當代大學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影響力。
二、當代大學生的心理現狀
當前由于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與生活生活質量也有了很大提高,并且由于大多數的大學生都是出身于獨生子女的家庭,這樣父母對于子女就更加寵愛,也可以說是溺愛,在這樣的環境下,就會導致當前的大學生普遍都會存在以自我為中心的現象。從而使其在與同學相處和出現矛盾沖突的過程中,首先想到的都是自己的利益與觀念,從來不會去站在對方的角度進行思考問題,從而忽視對他人所造成傷害。也不會對自己的言行舉止有所反思與注意。這種以自我為中心的學生在當前的大學校園里是非常普遍的,這樣的性格特點走到社會上也會對社會造成很大的影響,如果不從根源上進行解決,這樣就會導致其結果越演越烈。另外,當前的大學生除了以自我為中心以外,面對全新的大學環境與事物就很難去適應,從而顯得無所適從,對于同宿舍與同班同學中間的關系處理不好,相處不融洽,同時也由于各種各樣的電子產品的出現,使得學生越來越害怕去交際,很難融入一個集體和大的環境,最終使學生的性格越來越內向。由于受到網絡的影響,不去接觸真實的實物,沒有一些真實的經歷,總是活在虛擬的世界里,這樣就會造成學生對所接觸的實物產生懷疑,和正常人交流越發困難,久而久之就很難去和其他人交流,從而導致其出現各種各樣的心理疾病。諸如此類的學生數量也在逐年上漲,這樣的人群渴望愛和關注可又不敢去主動的與他人交流,甚至出現自卑、畏懼的心理問題,這樣就能夠清晰的看出當代大學生的心理問題和人際交往過于不協調和緊張化。這樣的結果就是大學生畢業以后到達一個企業就會非常的不適應,無法獨自面對一些困難,對于一些突發的狀況缺乏應對能力與決策能力,受到打擊以后沒有辦法快速的恢復過來,通常會出現緊張等情緒,經過長時間的壓抑,就會導致心理疾病的爆發。根據有關的調查結果可以看出來,當前大學生所出現的心理困擾和其自我意識有著非常重大的聯系。很多的大學生都沒有辦法正確的看待和認識自己,對自己的評價都會出現或高或低的現象,沒有辦法給自己一個正確的認知和定位,這樣就很難應對社會的發展需求,導致社會沒有找到需要的人才,而一些有能力的人也沒有機會到適合自己的崗位去工作,嚴重的就會導致其出現心理疾病。綜上所述就可以明確的看出來,在高等學校建立心理健康課程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時也是能夠更好的適應社會的發展,因此,針對大學生所能出現的心理健康問題,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學又是具有怎樣的必要性和實際的價值呢?
三、構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學的必要性
(一)探索“教”與“學”在心理健康教育發展的過程
要想成功的構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學首先就是要將“教”與“學”完美的融合起來,并且也已經成為了當代教育發展的重要走向。其實從心理教育的發展史來看,很多的高等學校在很早的時候就已經開始重視心理健康的教育,并且在今天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展,從當前的教育狀態來看,已經建立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研究領域。在高等學校的不斷發展與學生素質持續的提升階段,我國的黨政府對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發展也越發重視,并且給與了成分的支持,并且從實踐與理論的兩個層次對心理健康教育事業積極的進行指導。并且在1995年頒布了《中國普通高等學校德育大綱(試行)》。與此同時我國很多的心理健康教育專家也認為其應該作為高等院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并清晰的指出心理健康教育應該將學生的日常思想教育和課程教學進行結合起來教育,充分的傳遞到學生中去,讓學生能夠更好的接受與吸收,最好從學生日常生活進行入手,這樣學生也可以更好的接受,并從心里面認可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這樣學生在遵守心里健康的基礎上還可以傳遞給其他人,從而使心理健康教育達到裂變,以至于能夠影響更多的人。在2001年,當時教育部門也明確的提出,要在教育教學的活動過程中不斷的對其進行身體素質、文化素質與專業素質等素質的滲透,其中還應該重視的是對學生的心理素質給予更加充分的重視,這也是心理健康教育在實施過程中農應該把課外教育與課程教育作為主要的指導場所,其主要的意思也就是要將心理健康教育延伸到課外,從而實現對學生的技能教學和心理健康基礎知識的全面教學。在2005年的時候,教育部除了把課堂教學作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場所以外,還要將大學生的心理發展與心理健康教育的建立當做目前教育的首要目標。在2012年時,心理健康教育也從大學校園走進中小學,相關的教育部門提出了方案要在中小學校園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課程,讓學生在專業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下能夠取得快速的進步與發展。這些就是本文結合近年來國家的政策對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導,由此可以看出教育部門對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其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已經是作為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場所。并且心理健康教育從小學到中學最后在到大學,經歷這三個階段,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也就能更加的深入到學生的內心中去,這些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教學手段就是課程教學,因為這樣就可以充分的引起學生的重視,最終讓其能夠使學生發自內心的認可。在心理健康教育不斷的發展與進步過程中,經過了很長時間的實踐與細化,也就使得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逐漸的作為心理健康教育的發展方向。因此,在對心理健康教育的推廣過程中,就需要當前的教育部門把“教”與“學”的教學方法更好的探索與研究,最終能夠使其具有更加科學的教育模式。
(二)“教”與“學”在心理健康教育發展中的需求
在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過程中,我們首先映入眼簾的詞語就是“心理素質”,什么是所謂的心理素質呢?從廣泛上來看,心理素質和心理健康教育之間的關系也就是標與本的關系,其中心理素質就是心理健康教育發展的內在因素,心理健康教育也就是心理素質發展的一種外在的標志。在進行教育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要想提升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就必須要促進學生心理素質的提升,所以也就是可以說市學生的心理素質提高是保證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必要條件。這就可以說是發展素質教育的必然結果,也可以說是當前教育發展與社會發展的價值所在。不過在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發展過程中,也應該注意到當前的教育方法是沒有辦法憑借一系列的教育教學活動對學生的心理素質產生直接的影響,因為心理素質的發展是通過生理條件作為基礎,然后再通過外界的刺激轉化,最終成為一種基本的穩定的并能夠和自身的實際情況有著密切聯系的一種心理活動。通過這些就可以看出來,如果我們只想通過簡單的心理健康教育實踐來對學生的心理素質進行大幅度的提升是很難辦到的,同時還需要我們通過心理健康的知識與技能的轉化來實現的。根據當前的心理健康教育發展過程來看,只有具備豐富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和實踐操作技能才可以有效的幫助學生建立起來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
四、如何構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學的價值
要想構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學,首先就是應該加大對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學的研發,由教學的角度來看,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初衷以及最終的目標就是要保證能夠提升、健全以及優化學生的心理素質,不過這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這就需要我們應該從各個途徑以及多種多樣的手段和技術來完成這一目的,從而能夠全方位的對心理健康教育事業產生積極的影響。其中最為主要的渠道就是課堂教學的實施,加大對課堂教學情境中學習規律的探索,然后掌握好心理健康的技能與更為先進的知識,保持學生的心理素質在一個穩定的范圍內,這樣就有利于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增長。還有利于學生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和老師的課堂秩序與效率,最終能夠保證老師完好的完成的教學任務,為后期完善相關的教學內容做好鋪墊。其次就時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學的建立,能夠很有效的幫助我們對于心理健康教育有更加深入的探討,心理健康教育也是素質教育最為明顯的體現者之一,其主要的職責就是能夠健全和提升以及對學生的心理素質進行優化,提升學生心理素質以后就可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邏輯判斷能力,有助于建立健全學生的整體人格,所以就可以說只有著重建立好心理健康教學的體系,然后才可以讓學生在現實中遇到困難的時候能夠運用自己所學習的理論來進行解決。
這樣的結果就是大學生畢業以后到達一個企業就會非常的不適應,無法獨自面對一些困難,對于一些突發的狀況缺乏應對能力與決策能力,受到打擊以后沒有辦法快速的恢復過來,通常會出現緊張等情緒,經過長時間的壓抑,就會導致心理疾病的爆發。根據有關的調查結果可以看出來,當前大學生所出現的心理困擾和其自我意識有著非常重大的聯系。很多的大學生都沒有辦法正確的看待和認識自己,對自己的評價都會出現或高或低的現象,沒有辦法給自己一個正確的認知和定位,這樣就很難應對社會的發展需求,導致社會沒有找到需要的人才,而一些有能力的人也沒有機會到適合自己的崗位去工作,嚴重的就會導致其出現心理疾病。
五、結語
綜上所述,構建心理健康教育的價值除了可以幫助學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以外,還能夠有效的幫助一線老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更加的順利。這里所說的一線教師也不僅僅只是心理教師和心理健康教師,而是指所有的任課老師,所以說,構建心理健康教育在當前的教育行業中是任重而道遠的。
參考文獻
[1] 雷鳴.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學的構建:內涵、研究對象與學科體系[J].四川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3):31-42.
[2] 邱開金,周曉玲.高職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體系研究[J].心理科學,2009(5):1259-1261.
[3] 李笑燃,陳中永,段興華.論高校積極心理健康教育體系的構建[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4,27(9):9-12.
[4] 邱勇強.構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正向支持系統研究概述[J].廣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4):4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