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課堂是教育教學的主陣地,是學生與教師互動的主要渠道,也是教師獲得反饋的場所。教學工作是學校的中心,為了明顯的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升教學質量,有效的小學課堂教學評價勢在必行,文章將著重通過分析小學課堂教學評價的運用,結合筆者的個人經(jīng)驗,旨在探索最適合小學課堂教學評價的方式,以帶給全國小學生們最好的教學體驗,不斷發(fā)現(xiàn)、分析、解決問題。
關鍵詞:小學課堂;教學評價;師生互助
課堂教學評價嚴格意義上分為兩個層面。一是教師對于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xiàn)給出相應的評價,是教師對于同學們的點撥與教導。也就是通過簡單的對話與交流,促進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對于知識接受能力還不算很強的小學生來說有利于改正錯誤。二是教師對于課堂教學的自評互評來互相交流經(jīng)驗,進行反思總結。本文正是通過探討課堂評價與教學質量的內在聯(lián)系,爭取總結出一條最適合我國小學課堂教學評價的道路,一下為筆者的體會與思考[1]。
一、當今小學課堂教學評價存在的問題
(一)評價內容主次部分,突出考試地位。課堂教學評價本應有各種各樣的方式,然而我國悠久的科舉制度導致長期以來考試一直使評價學生學習成果的單一標準。事實上,考試也許僅僅只是代表著學生對于理論的掌握程度,尤其是對于想象力十分澎湃的小學生來說,過度強調考試評價的重要性,會消磨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變得更加功利。通常小學里一學期的成敗與否都取決于期末考,學校的一切都向考試看起,掩蓋了教學的真正目的[2]。
(二)評判太過簡單,標準太過僵化。在很多小學,教學評價更多是一種是與非的甄別,對一名學生會進行優(yōu)劣的區(qū)分,常常會在某一方面直接否定該學生,對學生的心理是一種極大的傷害,甚至會導致學生出現(xiàn)某些嚴重的心理問題。雖然近年來教育部強調了在評價過程中需要尊重學生,可這也導致教師走入了許多誤區(qū)。評價標準也顯得機械化,那些在學期剛開始時制定的評價準測,也許在一個學期的進行中會遇到不適用的情況,但教師仍舊按著預設好的標準去評價,并不是在學習的過程中自然產生,這也就導致了教師的評價并不具有時效性,容易掩蓋實際教學中無法觸碰到的方面。
(三) 評價太過空泛,缺乏定量分析。目前在我國的小學,課堂教學評價的形式,大多是以口頭形式傳達,比如口頭上的表揚或者是某種結論性的評語。缺乏實質物質性的評價無法使同學們真正意識到進步的重要性。此外,評價的方面太過狹窄,常常中集中于學習方面,導致有時對學生的評價有失偏頗,不能全方位的去評價一位學生,常常會造成誤會。
二、小學課堂教學評價體系的構建與實施
(一)課堂教學評價的構造。此部分主要針對的是對于教師課堂教學質量評價的體系。在小學普遍擴大了招生規(guī)模的前提下,該如何保障教學質量,成為擺在各大小學眼前的燃眉之急。不少小學決定引進全面質量管理的體系,在本科教學管理系統(tǒng)中構建教學質量評價系統(tǒng),分為教學質量評價實施系統(tǒng)、教學質量評價數(shù)據(jù)處理系統(tǒng)、教學質量評價反饋控制系統(tǒng)。但要想客觀公正的反映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還是得取決于兩點:意識構建的教學質量評價標準是否符合學校的實際情況,而是教師制定的評價標準是否能在特定班級運用得當。定性指標和定量指標的比重要合理,并且評價的層次得步步遞進,對于學生的考察應由淺入深,對于教師的評價應當介入家長和領導的督查。此外,對于教學質量的評價,數(shù)據(jù)的統(tǒng)計要取決于工作人員的效率,教學反饋體系應當直接作用與教師和學生。
(二)小學課堂教學評價的特點
1.評價多元化,根據(jù)評價對象的實際情況以及性格特點,從對象的發(fā)展角度出發(fā),不僅僅糾結于評價對象的知識、能力,更應該涉及對象的審美情趣、、內在情感,發(fā)展趨勢、創(chuàng)造能力。
2.周期性評價。評價的間隔以及長度應當保持一定的規(guī)律性,因為大多數(shù)小學生身心發(fā)展還未成熟,對于他們的培養(yǎng)是一個持續(xù)性的過程。
3.評價實物化,對于最終的評價結果,應當采取相應的實質性獎勵,以促進評價對象的積極性。
(三) 參與式教學。這種評價方式涉及到學生的四大狀態(tài):情緒狀態(tài)、參與交往狀態(tài)、思維狀態(tài)、學習達成狀態(tài)、思維狀態(tài),確定課堂教學評價標準,要從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需要出發(fā),將精力注重于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和心理狀態(tài),在教學過程中應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完全發(fā)揮其主體作用,對學生的人格以及性格應大力的尊重。
構建一套完整的課堂教學評價系統(tǒng),根據(jù)不同教師的教學特點羅列不同的評價因素,不要想著一項評價機制就能在全國所有小學應用,因此構建的課堂評價標準要突出現(xiàn)代教學課堂的基本要素,以正確引導進行有針對性的評價。
(四)小學課堂教學評價的實施。要想讓小學課堂教學評價有序長久的實施,首先應避免評價方法太過繁瑣化,其次,教學評價應與教育部所頒發(fā)的文件相適應,明確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心理環(huán)境、教學效果、教師自我評價、他人評價、學生評價,努力將小學課堂教學評價體系建造穩(wěn)固,成為各小學奉行的評價準則。
三、結語
在新課改的要求下,小學課堂教學評價勢必會成為小學課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過全面推行嚴謹?shù)恼n堂教學評價體系,使小學生的每一堂課都無比充實,使教師更加有的放矢,使學生與教師的關系更為融洽。
參考文獻
[1] 李金花.淺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評價[J].陜西教育(教學),2018(11):70.
[2] 徐先鳳.讓智慧的語言點亮課堂——淺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有效評價[J].赤子,2018(32):246.
基金項目:課題項目:2016年度北京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課題《促進學校教學質量提升的評價研究》系列研究成果之一,課題編號:CCDA16112。
作者簡介:楊雪(1990.02- ),女,漢族,北京通州人,學士學位,一級教師,研究方向:課堂教學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