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德榮 鄭心怡 魏佐華
摘 要:當代大學生就業形勢日趨激烈,針對這樣的形勢,不少在校生對于職業規劃毫無概念,甚至應屆畢業生也是如此。智能技術的普及,5G時代的到來,推動了APP產業的發展。將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做成APP,既能幫在校大學生或應屆畢業生解決學校開設大班考察職業規劃課不能得到詳細幫助和服務的問題,又能提供詳細的職業規劃指導,并針對學生個人提供面試平臺,以及配備有專業老師團隊帶領指導并了解所想從事的行業,還提供相關考證的咨詢服務。
關鍵詞: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APP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體制的加強和變革,大學生都希望通過在高校學習后,找到一份適合自己的工作,然而卻有很多大學生對未來從事的行業并不了解;甚至有大學生并不能夠真正的了解自己,“自己適合什么、如何使自己對職業的規劃脫離理想回歸現實”的情況在大學生中占比非常嚴重。針對目前大學生對職業生涯方面的困擾,幫助大學生對自身定位和未來職業方向的確定,認識并了解職業生涯規劃的意義,加強這方面的指導和服務已迫在眉睫。
一、當代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現狀
(一)大學生普遍不具備職業生涯規劃意識
沒有目標的職業生活讓大部分大學生往往因興趣問題與自己所進行的工作分道揚鑣。許多大學生在畢業后找不到合適的工作,長期處于待業狀態,這對大學生的心理產生了極大的負面影響。根據我們的調查:47.75%的大學生對職業生涯規劃沒有具體規劃,52.55%的大學生有具體規劃。這份數據表明大學生對未來的職業規劃仍處于一個迷茫階段,故培養大學生樹立職業生涯規劃意識尤為重要。
(二)高校對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提供的指導和服務不盡完善
我國職業規劃教育起步晚,體系不夠完善,是我國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所面臨的主要問題。雖然極大部分高校都開展了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這門課程,但所呈現出來的效果并未能達到預期。根據我們的調查,大學生對于高校提供的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和服務,41.14%的學生認為有較大幫助, 32.13%的學生認為有一點幫助,26.72%的學生認為沒有幫助。故當代大學生沒有一個好的發展和前途,有一部分原因在于高校對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教育仍存有缺陷。
二、職業生涯規劃的意義
哈佛大學的一項追蹤研究表明,沒有明確目標的職業生涯是很難獲得成功的。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這門課程的開展,不僅為了給大學生提供未來職業的發展方向,更為了最大程度的開發大學生的潛能。大學生通過職業生涯規劃,能更多更全面的了解自己,尋找到自己的興趣。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是以最大限度的發揮個人才能和潛力,其能有效地幫助大學生了解當今的就業趨勢和就業環境,及時了解各行業的信息資訊和招聘通知,大大減少了他們擇業的矛盾和就業的不安,同時能使他們結合自身優勢,揚長避短促進自我發展。
三、基于APP的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
APP給大學生帶來的趣味性能更大程度的提高學習質量。目前大學生使用手機的頻率極高,據對身邊朋友的調查,在空余時間使用的朋友高達約90%且他們對傳統學習知識的模式表示很反感,且絕大部分大學生表示愿意嘗試這款APP,并覺得盡管是APP也需一對一指導才更有幫助。倘若將職業生涯規劃做成APP,可讓大學生通過完成職業性格、能力、方向等相關測試,讓他們增加對該門課程的認識,也使他們更清楚的了解自己。
我們團隊策劃的APP是在保證大學生個人信息的同時做到最全面、最實際的職業生涯規劃,在保證內容的真實性時,提供職業性格、能力、方向等多方面的測試和指導,幫助他們找到合適的工作。
APP實行監控運營和客戶反饋,完善售后服務管理,實時處理售后問題。用戶通過提供的性格類型測試工具測試后,系統會分析出他的優缺點生成一份性格報告,并附上所適合的工作建議。在此基礎上,會提供類似性格的成功人士案例去學習和借鑒。接著是制定與性格對應的職業生涯規劃,且還提供各個企業對應缺失的崗位以及未來就業的成功率,支付了費用后的用戶可了解各個企業崗位就業情況。最后我們提供專業老師的一對一服務,有什么迷惑都可通過微信、電話或其他渠道與老師溝通了解。
我們還在上面的基礎上的拓展:第一個是開設了業余的論壇,用戶可以進行放松和交流,共同進步;第二個服務是我們會提供實時成功人士的訪談視頻,讓使用過程中有費用支出的用戶能更好得了解現在成功所需的環境與條件。同時我們還提供考證咨詢與指導,隨著發展規模的擴大我們將在后期推出一些新功能。
四、結語
我們的APP所需花費相與同行相比較少,其最大優勢在于將這門課從以往的枯燥無味轉化為趣味性,提供的服務能使大學生在一個平臺中實現使用多個平臺的需求。但因時間與資金問題,APP目前尚未達到我們所需研發的層面,內容較為單薄,仍處試用階段,未能全面普及,我們團隊中也缺乏IT知識人才,APP上也存在一些問題,若我們時間與資金充足,我們相信這將會是一大改革。
參考文獻
[1] 趙頌平.張榮祥.關于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調查與分析[J].現代教育科學.2004,181(3):103-104.
[2] 鄧潔屹.關于做好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思考[J].中國大學生就業.2007:48-49.
[3] 章冬斌.關于做好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就業指導的思考[J].山東行政學院山東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8,88(2):109-110.
[4] 張雅珊.校園習題APP軟件開發探索[J].《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17,8:174229.
基金項目:項目名稱: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App,項目編號:xj201913714030。
作者簡介:孔德榮(1996.09- ),男,廣東肇慶人,本科,學生,研究方向:工商管理;:鄭心怡(1998.04-),女,廣東梅州人,學歷本科,學生,研究方向:工商管理;魏佐華(1998.12- ),男,廣東湛江人,本科,學生,研究方向:工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