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世文
摘 要: 專業人才培養的質量與專業教研團隊的教學水平息息相關。基于團隊理論,有針對性地開展軟件技術專業教研團隊建設實踐,構造一支年齡、學歷、職稱等方面梯度合理的教師隊伍。以提升團隊整體教學能力和科研能力為目標,提出“加強管理為先導、以科學研究為方向、以教學技術為手段”的教研團隊建設思路,在團隊運作與管理、成員科研能力提升、教育教學方法改進等方面進行了實踐探索,取得了豐碩成果,確保了高職軟件技術人才培養教學質量。
關鍵詞: 高職; 軟件技術專業; 教研團隊; 團隊理論
中圖分類號:G718.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6-8228(2019)03-53-03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team of software technology specialty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ang Shiwen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Guangzhou City Polytechnic, Guangzhou, Guangdong 510405, China)
Abstract: The quality of professional personnel training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teaching level of professional teaching and research team. Based on team theory,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team construction practice for software technology specialty is carried out to construct a reasonable gradient team of teachers in terms of age, educational background, and professional title and so 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overall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of the team,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idea of building a teaching and research team, which takes strengthening management as the guide, scientific research as the direction and teaching technology as the means. Effective practices have been carried out in the aspects of team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members'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improvement, and teaching methods improvement, and abundant achievements have been achieved. The achievements have ensured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cultivating software technology tal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software technology specialty; teaching and research team; team theory
0 引言
教育部發布的《關于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意見》和《關于進一步深化本科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指出要加強科研與教研團隊建設、建立有效的團隊合作機制、推動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改革與研究、加強青年教師的培養[1]。建設專業教研團隊、培養可持續發展的教學隊伍已成為高校提高教師素質和教學水平的抓手,是深入推進教學改革的重要舉措。
高職軟件技術專業教研團隊是專業人才培養的主體,是高職教學組織形式的重要體現,人才培養的質量與團隊的教學水平息息相關。高職軟件人才需要經過三年的培養,除了傳授必要的理論知識外,更重要的是專業技能的訓練,整個培養過程是漫長而復雜的,教師個體無法獨立承擔培養任務。
高職軟件技術專業要想成為企業滿意、家長期望、學生信賴的軟件人才搖籃,必須根據現有生源情況和團隊理論,有針對性地加強專業教研團隊建設,強調成員間相互支持和技能互補,以整體教學能力提升為目標,倡導合作意識,建立一支政治素養高、業務能力強、成員結構合理、技能互補性強的教師隊伍,充分發揮教師的聰明才智,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
1 團隊理論
團隊是由若干成員組成,為實現特定目標而按一定規則組成的共同體,它通過成員的互相協作使團隊獲得的績效水平高于個體成員獲得的績效總和[2]。團隊成員之間溝通順暢,工作積極主動沒有內耗,能將更多的精力集中在團隊需要解決的問題上,獲得的效益顯著。成員協作是提高集體工作績效、獲得個體成功的有效形式[3]。
團隊理論被運用于教育領域,主要倡導“同伴互助”,鼓勵教師協同工作,形成伙伴關系,通過共同教研、示范教學以及有系統地練習和反饋等方式,促進彼此間的學習和交流,改進教學策略,提升教學質量[4],并具備以下特征。
⑴ 具有提升教學質量的共同目標
團隊成員共同參與專業建設、課程建設、師資隊伍建設、教學研究與科研項目,依此制定個人工作計劃并付諸努力,最終實現提升教學質量的目標。
⑵ 具有團結互助精神
教師之間相互幫助,共同努力,使得團隊的集體績效大于個人績效的總和。
⑶ 成員結構合理,優勢互補
教研團隊在年齡、學歷、職稱結構等方面配置合理,能凝聚團隊集體智慧、發揮團隊優勢互補優勢,推進教學工作的傳、幫、帶和老中青相結合。
2 軟件技術專業教研團隊建設實踐
教研團隊是以教學為主線,以先進的教育理念為指導,以專業建設、課程建設、教學基地建設為重點,立足于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開展教學研究和教學建設的教師隊伍[5]。教研團隊本著“以加強管理為先導、以科學研究為方向、以教學技術為手段”的團隊建設思路,著力提高軟件人才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切實滿足教學需求。
2.1 打造梯度合理的教研團隊
團隊老中青教師比例為1:3:3,正高、副高、中級職稱比例為1:2:4,碩士、本科比為6:1,這樣的人才梯隊,老教師教學經驗豐富,青年教師具有較高學歷,思維活躍,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比老教師強。在本團隊中,成員能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彌補彼此間知識與技能的不足,確保全方位覆蓋人才培養所需的專業知識與技能,保證教學內容新穎性與連貫性,實現理論課程與實訓課程的無縫銜接。
2.2 加強管理,規范運作
加強教師隊伍管理、規范教研團隊運作是軟件技術專業教研團隊建設的首要工作,是發揮團隊效能、確保教學質量提高的根本保證。
長期以來,由于過分強調高等教育中的個體自主性, 普遍追求個人價值的實現,學校對教師的管理比較松散,教師通常不需要坐班,除了上課必須來校外,其它時間可自行安排,工作中教師們相互接觸交流的機會比較少,沒有形成團隊凝聚力。
加強軟件專業教研團隊建設,首先要明確提高教學質量是教研團隊的建設目標,引導成員立足自己的教學實際制定各自的工作計劃。教研團隊負責人對團隊教學能力與科研能力建設總負責,制定年度科研、教研、師資培訓工作計劃,并將教研團隊的總目標分解到個人,細化為個人的奮斗目標,然后團隊個體對目標進行細化,制定個人年度工作計劃并付諸實施。
此外,還要建立健全本專業教研團隊的運行機制和激勵機制,積極營造健康的教學與科研工作環境,確保團隊建設有序開展。通過制定《專業團隊教師管理辦法》、《專業教學競賽管理辦法》、《專業與課程建設管理辦法》、《科研與教研活動管理辦法》、《指導學生參賽導師管理辦法》、《年終績效量化考核方案》、《師資隊伍建設管理辦法》等一系列考評制度,將松散管理的教師凝聚在一起。團隊成員共同承擔教研和科研任務,將其量化到年終的評優、評先考核中,從而激勵團隊成員對自己承擔的任務各負其責,同時在職稱晉升、業績考核方面予以傾斜。
2.3 科研能力建設
錢偉長曾說:“教學沒有科研做底蘊,就是一種沒有觀點的教育,沒有靈魂的教育。不上課,就不是教師,不搞科研,就不是好老師”。科研是教學的源頭活水,教學是科研的隱形動力,高職教師應該以研促教,教研相長,提高自身素質。
為加強教研團隊科研能力建設,教研團隊制定了科研課題工作計劃。在建設期,團隊負責人要完成省級科研、教研項目各1項以上,骨干教師完成市級教研、科研項目至少1項,青年教師在團隊其他年長、高職稱教師的幫助下完成市級青年項目1項。
由于高職院校科研有別于本科院校科研,高職科研應緊密圍繞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為高職教學服務;應切實立足地方,產學研結合,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服務;應針對職教改革熱點,積極開展職業教育理論研究[6]。為此,我們結合自身條件和發展實際對本團隊科研進行了合理定位,走產學研結合之路,為區域經濟發展服務。軟件教研團隊與廣東華際友天公司通過資源共享建立了科研長效機制,共建了一個校內軟件研發基地,共同申報科研課題,企業在經費與設備方面大力支持教師科研活動。
此外,學校出臺了系列科研、人事管理制度,從經費、人員調配方面給予大力支持,鼓勵教師參與科研工作。科研部門定期舉辦科研課題申報、專利申報培訓班,支持教師參加國內外學術交流活動,開拓教師的視野,拓展教師的思維。人事部門根據學校自身情況制定了各系列職稱評審及師資培訓制度,加大科研在職稱評審中的含金量,提高評審制度的公平性,更好地提高了教師參與科研的積極性。
在團隊成員的共同努力下,教研團隊申報的《服務機器人關鍵技術研究》等多個省市、校級科研項目帶動了團隊科研整體實力的提升,同時為C語言、Python語言程序設計等兩門課程的實踐課程引入了機器人程序設計內容,帶動了教學質量的提升。
2.4 教學技術更新
專業教研團隊及時更新教學理念,將先進的教育思想、科技手段引入到教學過程當中。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為根本,充分整合并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加大教學技術創新力度,堅持科學育人,扎實有序地開展教學工作。
針對近年來高職軟件專業生源質量下滑、基礎知識不扎實、理解力不足、學習積極性不高的的情況,團隊采取了翻轉課堂與現代教育技術相結合的方式,把軟件開發技術中部分邏輯性較強、概念清晰、結構良好的內容從傳統的課堂講授翻轉至課前學習,通過“課前學習”和“課堂研究”緊密結合,重構學習過程,實現了“知識傳授”與“知識內化”的顛倒[7]。
采用現代教育技術工具,校企合作建立了《Java程序設計網絡課程》、《Android開發網絡課程》、《Html5前端開發實訓資源庫》、《軟件測試實訓資源庫》等一系列網絡教學資源庫。課程將職場的工作項目依據學情進行裁剪,對實訓內容選取、結構組織和活動安排做了詳細規劃。同時從數字化學習角度出發,將實訓內容或預備知識錄制成微視頻供學生課前下載預習,以彌補學生課前基礎知識匱乏的缺陷。作為課堂學習的延伸,軟件專業網絡教學資源庫提供項目資源、教學文檔、教學視頻、開發工具,并提供課內研討、示范與作品展示區,便于學生開展同伴交流活動。
3 結束語
教育部提出質量工程,是希望通過在高校教學中建立團隊合作機制,進一步推動教學改革,提高高校的教學水平。我院軟件技術專業自2011年起組建專業教研團隊,以教授為專業帶頭人,以副教授和系統分析師為學術骨干,年輕講師為團隊主體,形成了年齡、職稱與知識結構合理的教研團隊。在滿足團隊帶頭人和骨干教師培訓的同時,重點做好青年教師的培養發展規劃。教研團隊依托物聯網技術專業省級協人育人平臺,在教學改革、實驗室建設、人才培養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效,現建有省級精品課程一門,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一門,省級科研課題一項、市級教育課題三項,市級實訓基地一個、廣東省校級千百十青年教師培養對象兩人,兩名青年教師赴華南理工大學訪學一年,一名青年教師赴企業脫產實踐一年。經過多年努力,本團隊于2016年入選廣東省高職教育優秀教研團隊建設項目。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 李均立.淺析高校教研團隊建設的問題與對策[J].黑龍江教
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1.9:40-41
[2] 羅奕高,王麗霞,李明海.團隊理論視域下導師與研究生關系的
建構[J].河北工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12(4):29-32
[3]宋文學.團隊理論在高校教研團隊建設中的應用[J].西安航空
技術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0.28(2):38-40
[4] 錢金法,王雅萍,陳小艷. 基于專業建設的高職創新型專業教
研團隊建設研究與實踐[J].連云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4:71-75
[5] 竇德強,薛磊. 基于教師專業發展的應用型本科院校教研團
隊建設探索[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5.14(22):252-253
[6] 王曉紅,嚴穎.關于高職院校科研定位的幾點思考[J].職教論
壇,2016.23:45-47
[7] 張金磊,王穎,張寶輝.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 遠程教育雜
志,2012.4:4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