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翠娥
摘 要: “數據庫技術及應用”課程是應用型本科高校各類專業的計算機基礎課,文章分析了該課程教材中普遍存在的問題,闡述了教材建設思路及以教材建設促進教學改革的主要內容。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證明,新編寫教材體系比較合理,符合非計算機專業數據庫技術及應用課程的教學規律,適合應用型人才培養定位,教材內容適合采用項目教學法及翻轉課堂和混合學習模式開展教學。
關鍵詞: 數據庫技術及應用; 應用型本科; 教材建設; 項目教學法;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G43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6-8228(2019)03-92-03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material and exploration of teaching reform for
the course of database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Zhu Cuie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Wuyi University, Guangdong, Jiangmen 529020, China)
Abstract: "Access database application" course is a basic computer course for all specialties in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teaching materials of "Access database application" course, expounds the thought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material and the main content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material in promoting teaching reform. Th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teaching reform have proved that the newly constructed teaching material system is reasonable, conforms to the teaching rules of "database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course for non-computer specialties, is suitable for the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 cultivation, and the teaching material content is suitable for teaching by adopting project-based teaching method, flipped classroom and blended learning modes.
Key words: database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applied undergraduate; teaching material construction; project-based teaching method; teaching reform
0 引言
目前,絕大部分應用型本科高校的非計算機專業在開設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之后,都會把計算機語言與程序設計類課程或數據庫技術及應用類課程作為第二層次的計算機方面的課程來開設。教材是教學的基礎,合理選用教材或編寫一本好的教材就成為保障數據庫技術及應用類課程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的關鍵因素,也是進行課程建設和教學改革的重要支撐。
1 關于數據庫技術及應用教材的思考
筆者所在學校開展數據庫技術及應用課程教學已有十幾年,前后選用過幾本教材,但一直沒有選到很滿意的教材。在我們所接觸的數據庫技術及應用教材中,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問題[1]。
1.1 數據庫理論知識廣度和深度的探討
不同專業開設數據庫技術及應用課程的教學目標不盡相同,但基本要求是相同的,即培養學生的數據管理、分析、利用能力及數據庫綜合應用能力。考慮到各專業之間具有一定的差異性,在教材內容的擷取上要盡可能寬窄適度一些,使之適應面能更廣一些。
數據庫技術及應用課程具有理論體系完善、實踐性強、應用性強的特點。理論方面包括數據庫管理系統及其功能、數據庫系統及其組成、數據庫系統體系結構、數據模型、關系運算、關系數據庫的完整性、數據庫設計、關系規范化理論、關系查詢(SQL語言)等方面的知識[2]。
1.2 教材建設應該為教學改革提供支撐
數據庫技術及應用課程除了具有理論體系完善、理論性強的特點之外,還具有實踐性強、應用性強的特點。實際教學中,要使學生能夠掌握數據庫的各項基本操作技能,掌握小型數據庫應用系統的設計與開發方法,獲得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應用能力,就必須進行教學改革,采用符合數據庫應用課程教學特點的教學方法——項目教學法,以項目驅動方式組織安排整個教學內容。
項目教學法[3]的主要特點是:將授課知識點融入實際應用項目中,以項目為核心安排教學,教師指導示范關鍵環節,學生圍繞項目來分析問題,通過自主學習及團隊協作學習、協同作業,完成指定項目,并總結項目開發經驗,評價項目學習成果。
在教學過程中,教學方法的采用與教學設計、教學內容是密不可分的,而教學設計、教學內容又極大地依賴于教材的體系結構與教材內容來支持。
要為數據庫技術及應用課程項目教學法教學改革提供支持,就必須改革、完善教材體系結構,教材內容必須配備大量的實際操作例題,這些例題必須經過精心設計和選擇,既保證學生可以通過這些例題更好地理解各章有關概念,又保證這些例題前后關聯,具有連續性,最后能夠順理成章地形成一個統一的數據庫應用系統。
2 教材建設思路及教材主要特色
我們的目標是編寫一本既符合面向應用原則又符合我校實際情況的有特色的教材,使之盡可能適合我校及相同層次院校數據庫技術及應用類課程的教學[4]。
與目前市場上已有的同類教材相比,該教材的重要特色有三個方面:一是創新并完善教材體系結構,二是結合項目教學法進行教學方法改革,三是提供豐富好用的教學輔助資料。
2.1 創新并完善教材體系結構
教材中系統講解關系型數據庫的基本概念,以“教學管理系統”實例貫穿全書各章,介紹Access2010的主要功能和使用方法。在前面各章采用項目驅動方式,以一個實際項目的開發過程為線索,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地介紹Access2010數據庫的對象和系統的各項功能之后,又專門辟出一章通過一個完整的應用系統開發實例,詳細地集中講解一個數據庫應用系統開發的基本方法和步驟,為學生自行開發數據庫系統提供參考模板。而這個應用系統開發實例與貫穿前面各章的“教學管理系統”實例是完全相關的,這樣連貫性的安排使教材內容特別緊湊,非常有利于教師教學和學生自學。
在教材內容安排上,做到循序漸進,簡明易懂,易學易用。每章開頭都有對本章主要內容的介紹,使學生可以快速了解本章的重點、難點,從而更有針對性地學習。每章結尾都有章小結,對本章主要內容進行歸納總結。對于有些較難理解的概念和不易掌握的操作方法等都加以特別的說明,以幫助學生理解概念和掌握操作技能。
此外,還專門辟出一章作為《數據庫應用實驗指導書》,以便于讀者進行上機操作練習。該實驗指導書中包含六個實驗,其中每個實驗都是圍繞一個實際數據庫應用系統而展開,前后連貫,最后形成一個統一的數據庫應用系統。
2.2 提供豐富好用的教學輔助資料
為了便于教師教學及學生自學,除了主教材《數據庫技術及應用教程》之外,還提供豐富好用的配套教學資源解決方案:全書各章節的電子教案;一個教師教學使用的貫穿全書的數據庫,內含所有例題的操作結果;一個與應用系統開發實例相應的數據庫應用系統;一份學生上機實驗指導書,涵蓋了與全書各章內容相應的上機實驗;一個學生上機實驗用的與實驗指導書相應的數據庫,內含所有上機實驗題的操作結果;針對部分核心操作性案例及項目開發案例的微課資源庫;各章配有經過精心設計和挑選的習題,并在書后附錄提供了習題參考答案;綜合案例;學生作品展示;課程教學標準及教學建議。
3 以教材建設促進教改的主要內容及成效
上述符合時代要求的鮮明的教材特色,為我們開展數據庫技術及應用課程項目教學法的教學改革實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本人在數據庫技術及應用課程的教學過程中,著重于課程教學方法的改革,基于建構主義學習理論,采用項目教學法,吸引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過程,改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果,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綜合實踐能力。圍繞數據庫技術及應用課程項目教學法的教學改革實踐,我們設計了三條主線。
3.1 教學初期介紹項目相關理論知識及應用問題
在教學環節的初級階段,首先以一個學生熟悉的實際項目“學生管理”數據庫系統的開發為切入點,使學生對數據庫系統有一個感性認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概要地介紹數據庫系統的基本知識;接著以實際項目的開發過程為線索,深入淺出、系統詳盡地介紹Access數據庫管理系統的對象及應用,各個章節的例題前后連貫,圍繞著項目開發過程而展開,前一個例題的結果素材就是后一個例題的起點素材,授課中結合大量例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最后,從軟件工程的視角總結給出項目的開發步驟,使學生了解一個完整的數據庫應用系統開發的基本步驟和方法。
3.2 教學中期集中介紹實際項目的設計開發
在教學環節的中級階段,在學生已經初步掌握數據庫應用系統開發步驟和方法的基礎上,把“教學管理”數據庫系統的開發作為一個實際項目連貫集中地進行介紹。教學中教師首先演示已開發完成的系統各項功能,然后再分析、講解各個功能模塊的實現,最后講解將各個模塊集成起來并進行調試的方法。這個教學環節緊緊圍繞項目本身展開,以應用開發技術為主,突出以項目為主線的教學法和以問題為中心的學習法,通過一步一步解決具體問題來實現系統功能,使學生更進一步掌握數據庫應用系統開發方法和技巧。
3.3 實踐教學環節采用項目實施法
本課程理論性、實踐性和應用性都很強,強調用數據庫理論指導實踐,重點著落于培養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突出實用性。在實踐教學環節,我們采用與項目教學法相應的項目實施法[5],并且與前兩個階段相應教學內容同步進行:該方法模擬一個實際項目的開發過程,在教師指導下,采用分組協作學習的方法,把學生劃分為若干個小組,每個小組接受一個項目任務,由組長負責項目實施。在組長組織下,小組成員一起就項目進行研討,把項目分解為若干個子項目,再給各個組員分配任務,由各個組員分頭實施。整個項目完成后,由小組代表對項目進行演示匯報。通過項目式的課程實踐,學生可以熟悉基于軟件工程的開發過程管理,包括項目范圍規劃、工作分解、時間控制、進度控制、項目溝通規劃、團隊建設等。
以課程實踐中的一個項目“圖書借閱管理”數據庫應用系統開發為實例,從需求分析到系統功能實現以及系統的集成調試全過程作為項目實踐內容。以分析、設計和創建“圖書借閱管理”數據庫系統為主體,從“圖書借閱管理”數據庫的需求分析開始,到概念結構設計、邏輯結構設計,然后創建“圖書借閱管理”數據庫及其數據表,進行數據表的基本操作,實現查詢對象、窗體對象和報表對象的功能,并通過宏和模塊的應用將整個系統整合完善起來。
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強調分組討論、角色扮演與小組對壘。教師全程跟蹤學生的學習狀況,分析學生在各個學習階段的狀態,為學生提供有針對性的學習計劃、練習方案,促進學生改進學習方法,促進學生進步。
這樣,通過一個項目的具體實施,既可以提高學生個人的動手能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獨立作業的能力,也可以培養團隊協作精神,使學生學會團隊合作、學會學習、學會表達,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及綜合素質,可以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4 結束語
結合本次數據庫技術及應用教材建設,我們開展了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證明教材體系比較合理,符合非計算機專業數據庫技術及應用課程的教學規律,能夠較好地適合我校應用型人才培養定位,適合我校學生的學習能力及認知水平,適應現代教育技術條件下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要求,內容適合采用項目教學法及翻轉課堂和混合學習模式開展教學。數據庫技術及應用教材建設與教學改革實施幾年來,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要有效提高課程教學質量,還需進一步加強教材建設,以教材建設促進教學改革,這是一個值得重視的問題。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 王鳳領,張莉,王知強.應用型本科院校數據庫應用基礎教材
建設[J].計算機教育,20013.6:107-109
[2] 李雁翎.數據庫技術及應用(第4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4.
[3] 聶小東.項目教學法在“數據庫應用開發工具”課程中的應用
探討[J].廣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8:111-112
[4] 王鳳領.以教材建設為中心的數據庫應用基礎課程改革與實
踐[J].教學研究,2013.36:58-61
[5] 吳葉葵,王衍.項目教學法在“數據庫應用基礎”教學中的應
用[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1.27: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