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曉蕓 陳豪
(聯勤保障部隊九零七醫院 福建 南平 353000)
糖尿病屬于慢性疾病的范疇,在臨床中極為常見,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長期處于異常水平,加大了冠心病的發病幾率[1]。較單純冠心病來說,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致殘率、病死率更高。因此本文對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危險因素及臨床特點進行分析比較,結果如下。
選取本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接收的115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作為觀察組,其中,男59例,女56例,年齡49~66歲,平均(57.5±8.5)歲;另選取同期本院接收的107例非糖尿病冠心病患者作為對照組,其中,男55例,女52例,年齡46~67歲,平均(56.5±10.5)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P>0.05,可對比。
納入及排除標準:①本研究已獲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②所有患者及家屬均知情同意;③兩組均經冠狀動脈造影得以確診;④觀察組符合世界衛生組織制定的糖尿病性冠心病相關診斷標準[2];⑤惡性腫瘤患者、精神意識障礙患者、臨床資料丟失患者均不納入本次研究。
對比兩組患者臨床基本情況,分析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危險因素,并對比兩組患者血脂水平。
(1)臨床基本情況:包括患者有無高血壓史、心肌梗死、無痛性心肌缺血等。(2)血脂水平:指標包括:總膽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
用SPSS20.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顯示觀察組高血壓患病率較對照組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高血壓是引發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主要危險因素。但兩組心肌梗死發病率、無痛性心肌缺血發病率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危險因素分析[n(%)]
表2顯示觀察組TC、TG、LDL-C水平較對照組均更高,且HDL-C水平較對照組更低,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2 兩組患者血脂水平對比(±s,mmol/L)

表2 兩組患者血脂水平對比(±s,mmol/L)
組別nTCTGHDL-CLDL-C觀察組1154.29±0.741.68±0.561.09±0.412.61±0.92對照組1073.71±0.811.29±0.651.19±0.252.18±0.74 t 5.5754.7992.1753.819 P 0.0000.0000.0310.000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是心內科合并內分泌科中極為常見的一種疾病,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異常,長期發展可導致血清中抗動脈粥樣硬化的HDL-C水平顯著降低,從而機體內抗動脈硬化因子水平降低,加大了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幾率。此外,糖尿病患者由于代謝功能紊亂,易導致機體微循環障礙,使得血液循環速度降低,間接增加了冠心病的發生幾率。對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來說,由于動脈粥樣硬化,極易導致心肌梗死,心肌梗死后患者心功能嚴重受損,可誘發心臟破裂、猝死等嚴重并發癥[3]。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發病群體以老年人群為主,患者以胸悶、心悸、心絞痛等為臨床主要表現。George R等學者研究證實,TG水平的升高與冠心病的發病有著密切關聯,本研究中觀察組TG水平較對照組更高,這一結果與之符合。此外,李修穎[4]學者研究中也曾提出,LDL-C水平的增高會加大冠心病的發生幾率,本結果與之符合。分析主要由于LDL-C屬于膽固醇的主要載體,因此當其本身結構改變時可降低血中LDL攝取和清除的速度,因此導致其水平升高。對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來說,早診斷早治療能夠對患者進行針對治療,促進患者快速恢復,改善患者預后。本結果顯示,觀察組高血壓患病率較對照組更高,符合柴曉芮[5]等學者研究結果。可以認為高血壓是引發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主要危險因素,分析主要由于高血壓患者血壓水平異常會進一步加重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程度,進而加大了冠心病的發生幾率。
綜上所述,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臨床中應積極治療基礎疾病,使患者血脂水平盡早恢復正常,從而改善患者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