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敏
(上海市奉賢區奉城醫院 藥劑科 上海 201411)
質子泵抑制劑在消化科屬于常用藥物之一,在臨床中是治療各種消化性潰瘍最好的藥物。質子泵抑制劑通過阻斷胃壁細胞內的H+與小管內的K+交換從而達到抑酸的目的。隨著近年來醫療水平的提高,臨床中逐漸在圍術期廣泛使用質子泵抑制劑預防應激性潰瘍且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但是在使用的過程中由于醫生對藥物的認識不足,不排除出現濫用或使用不足等情況,需要臨床藥師對其用藥方式進行長期干預從而糾正不良的用藥習慣[1]。因此,在此次研究中對臨床藥師干預下圍手術期質子泵抑制劑使用預防應激性潰瘍的前后進行比較,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隨機抽取我院2017年1-12月間使用質子泵抑制藥的300例患者作為對照組,另選取2018年1-12月間臨床藥師干預下的300例患者作為實驗組,對照組男152例,女148例;年齡33~78歲,平均(52.3±7.4)歲;實驗組男155例,女145例;年齡32~76歲,平均(51.9±8.1)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方面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調查統計兩組患者的基本信息、手術情況、應激性潰瘍發生率、質子泵抑制劑使用情況。對照組采用常規用藥指導,實驗組在此基礎上采用臨床藥師干預。具體為:①臨床藥師深入臨床科室,宣傳解釋質子泵抑制劑醫保限制使用的規定及在圍術期使用預防應激性潰瘍的適應指證,避免無指證用藥。②在指導患者用藥的過程中仔細研讀說明書并按說明書向患者解釋用藥的必要性、使用中的注意事項及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等。③臨床藥師組織開展用藥知識講座,列舉使用過程中不合理用藥案例進行研討,從而豐富全院醫務人員的使用經驗。④由醫院職能部門發起、臨床藥師參與,對各科室的圍術期質子泵抑制劑使用情況進行定期檢查,必要情況下納入醫生績效考核。
此次研究主要參考《應激性潰瘍防治建議》、《中國藥典·臨床用藥須知》對此次患者的合理性用藥進行評價[2]。
數據采用SPSS20.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實驗組不良反應率為8.33%,顯著低于對照組的27.67%,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n(%)]
實驗組質子泵抑制劑使用療程≥6天的使用率、不合理使用率分別為64.33%、9.0%,顯著低于對照組的89.33%、36.67%,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質子泵使用情況比較[n(%)]
近年來,為了防止術后應激性潰瘍的發生,質子泵抑制劑被廣泛應用于圍術期應激性潰瘍的預防中[3]。但是由于醫生對藥物的認識并不全面導致無指證濫用、使用療程不足、劑量不足等情況日益增加[4]。因此,自2018年1月開始,質子泵抑制劑使用由藥師進行參與指導從而最大程度的保證了對患者的合理用藥且降低了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5]。在臨床用藥期間,臨床藥師需要及時和患者進行有效的溝通,促使醫師和患者保持密切的聯系,對醫囑質量進行審核從而防止不合理用藥的發生。在此次的研究中發現,實驗組不良反應率為8.33%,顯著低于對照組的27.67%,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質子泵抑制劑使用療程≥6天的使用率、不合理使用率分別為89.33%、36.67%,顯著高于實驗組的64.33%、9.00%,說明臨床藥師干預后可有效降低不良反應的發生率,防止使用療程不足、用藥不合理等弊端的發生。
綜上所述,臨床藥師干預下圍手術期質子泵抑制劑使用可有效降低不良反應的發生并提高對患者的合理用藥,在臨床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值得進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