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軍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越來越多的人購買私家車,汽車保有量日益劇增,隨之而來的交通事故也不斷增加。道路資源更加擁擠,道路交通狀況日趨復雜,有時可能由于司機的一個疏忽或大意就會造成剮蹭或者事故。根據交通部統計的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發生交通事故244937起,死亡人數為63194人,造成直接財產損失為138455.9萬元。中國的車禍死亡率已經連續10多年保持世界第一。車禍不僅給人們的財產造成了巨大損失,也會使身體和精神上受到傷害。而且,在發生交通事故導致人身受到傷害后,除輕微傷外,基本都需要對傷情作傷殘的司法鑒定,這個司法鑒定已經成為發生交通事故后必不可少的索賠程序之一。有的受傷者出于各方面的原因會自行委托鑒定機構對傷情做鑒定,但如果對方當事人對這個自行委托的鑒定有異議,在庭審時申請法院重新做司法鑒定,那自行鑒定的鑒定意見能否作為認定傷情結果的依據呢?
案例簡介
2017年5月18日,在北京市豐臺區大紅門南路松村莊南口,沈某駕駛車牌號為京××的小貨車與駕駛電動自行車行駛至此處的柴某發生碰撞,造成柴某受傷。此次事故經交管部門認定,沈某負本次事故的全部責任,柴某無責任。當日,柴某被送往醫院住院治療,病情診斷為右脛骨平臺骨折、左肩胛骨骨折、全身多處軟組織損傷、頭面部裂傷。實際住院20天,醫囑全休1個月,醫院出具診斷證明書,建議柴某全休1個月,需陪護1人。柴某共產生醫療費44835.49元,上述費用沈某支付了19500元,剩余費用由柴某自行支付。2017年8月27日,柴某自行委托某司法鑒定中心對其傷殘等級進行鑒定,鑒定結果為:柴某的傷殘等級為九級、賠償指數為20%。鑒定結果出來后,柴某持鑒定意見書向沈某和承保的保險公司索賠未果后向法院提起訴訟。
庭審時,被告保險公司的代理律師向法院提出對原告柴某的傷殘等級重新鑒定,理由是柴某自行委托的鑒定中心做本次鑒定未與被告共同商量、共同委托,而且作出該鑒定意見的一名鑒定人員不具備相關鑒定資格,所以該鑒定意見不能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
本案中,對于柴某自行所做的傷殘鑒定有兩個問題。一是柴某是否有權利自行做傷殘鑒定;二是保險公司代理律師提出重新鑒定的申請是否有法律依據,能否得到法院的支持?
律師分析
首先,柴某可以自行做傷殘鑒定。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二十八條的規定,一方當事人自行委托有關部門作出的鑒定結論,另一方當事人有證據足以反駁并申請重新鑒定的,人民法院應予準許。從最高人民法院的該司法解釋可以看出,法律不禁止當事人單方委托鑒定。因此,柴某自行委托鑒定機構進行鑒定的行為,不違反法律規定,在法律并不禁止的情況下,柴某也就無需和被告方共同商量、共同委托鑒定機構。
其次,保險公司代理律師提出重新鑒定的申請有法律依據,能得到法院的支持。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二十七條:當事人對人民法院委托的鑒定部門作出的鑒定結論有異議申請重新鑒定,提出證據證明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予準許:(一)鑒定機構或者鑒定人員不具備相關的鑒定資格的;(二)鑒定程序嚴重違法的;(三)鑒定結論明顯依據不足的;(四)經過質證認定不能作為證據使用的其他情形。本案中,柴某雖然可以自行委托鑒定機構對其傷殘情況作出鑒定,但鑒定機構作出的鑒定意見必須符合法律、司法解釋的規定,否則就不能作為認定案件的依據。因柴某鑒定意見書中的一名鑒定人員不具備鑒定資格,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二十七條的規定,柴某委托的鑒定機構或者鑒定人員不具備相關的鑒定資格時,被告保險公司的代理律師提出對柴某的自行鑒定進行重新鑒定時,法院應當進行重新鑒定。
雖然在本案中,柴某自行委托的鑒定被否定,但在司法實踐中,發生交通事故身體受到傷害后,自行委托鑒定的案例仍時有發生,而法院在對待單方委托鑒定機構作出的鑒定意見上不會一概而論,會根據具體情形分別作出準予重新鑒定和不準予的決定。
交通事故傷殘鑒定程序
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是由具有資格的傷殘鑒定機構對在客觀檢驗的基礎上,評價確定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傷殘等級的過程。
當事人因交通事故致殘的,在治療終結后,應當由具有資質的傷殘鑒定機構評定傷殘等級。
傷殘鑒定機構可以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指派、委托,也可以由當事人自行委托。
鑒定應當在二十日內完成;需要延期的,經設區的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批準可以延長十日。鑒定周期超過時限的,須報經省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批準。
鑒定機構應當在規定期限內完成檢驗、鑒定、評估。檢驗、鑒定、評估結果確定后,應當出具書面結論,由檢驗、鑒定、評估人簽名并加蓋機構印章。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在接到檢驗、鑒定結果后二日內將檢驗、鑒定結論復印件交當事人。當事人對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的檢驗、鑒定結論有異議的,可以在接到檢驗、鑒定結論復印件后三日內提出重新檢驗、鑒定的申請。經縣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負責人批準后,應當另行指派或者委托專業技術人員、有資格的鑒定機構進行重新檢驗、鑒定。
當事人對自行委托的檢驗、鑒定、評估結論有異議的,可以在接到檢驗、鑒定、評估結論后三日內另行委托檢驗、鑒定、評估,并告知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予以備案。
申請重新檢驗、鑒定、評估以一次為限。重新檢驗、鑒定、評估的時限與檢驗、鑒定、評估的時限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