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李靜宇
中國自動駕駛技術研發體現了快速發展的特征,研發實力不斷與硅谷迫近。目前,無論是乘用車還是商用車,自動駕駛領域中的一批領頭羊企業躋身世界前列。智加科技作為自動駕駛技術的科技創新型企業便是其中的佼佼者。日前,本刊記者采訪了智加科技創始人兼CEO劉萬千先生。
智加科技將主要落地場景定位于L4級別的高速物流“倉到倉”。這也是智加科技在技術上的明確定位,就是做全線L4級自動駕駛技術。更為具體的解釋是,依靠多傳感器融合的方案,包括定位、感知、規劃、控制乃至高精地圖一體化研發。劉萬千表示,智加科技技術定位與落地的可行性在于,干線運輸的線路基本固定,相比乘用車在城市內部行駛的復雜路況,卡車大多行駛在城市之間的高速公路上,遇到行人的幾率低,需要處理的問題相對較少。所以更容易實現技術的突破。
與此同時,這一落地場景有著社會需求與共識的背景作為支撐。“眾所周知,物流是國家經濟的命脈,目前占到國家GDP的15%。行業有轉型升級需求,作為物流場景的自動駕駛應用,正是其中的重要實現形式;與此同時,隨著勞動力結構的轉變,無論中美,都會出現卡車司機勞動力短缺的趨勢,而物流自動駕駛的落地,可以有效應對這一結構性轉變。”,在劉萬千看來,物流領域,尤其是高速公路貨運路段的安全問題和成本優化等問題,也可以通過自動駕駛的規模化應用得到大幅度改善。

智加科技在技術定位上所要實現的,正是自動駕駛技術所能解決的核心問題——安全。從感知、定位、控制等多方位技術作為保障,才能將L4級別的自動駕駛技術安全地落地于場景之中。擁有智加科技創始人兼CEO雙重身份的劉萬千,在接受采訪的過程中,對于企業核心技術打造向記者詳細進行了說明。
從感知方面講,公司的路線是多傳感器融合,包括視覺、激光雷達和毫米波雷達等。L4級自動駕駛技術極具挑戰性,如果過分地強調或依賴單一感知方案,很難覆蓋到所有場景。“因此,我們把深度學習和傳統計算機視覺技術相融合,保證算法是安全高效的”,劉總解釋說。
定位方面,智加團隊采取多源信息融合方案,包括基于Global坐標系的全局定位+基于車輛坐標系的局部定位等。同時把全局定位和局部定位相結合,在全局定位信息相對缺失的情況下,能夠以車輛本身為核心,按照周邊的局部環境進行相對定位。可以使車輛既能勝任中低速的城市環境,也能夠在全局的定位特征相對缺失的高速環境里面安全行駛。
此外,在控制方面,同廠家等上游的合作伙伴一起保證車輛本身的功能安全,同時要基于大數據對車輛的動力學特征進行建模。劉總說:“除了傳統的基于反饋的控制之外,還要對車輛的運動行為進行預測。”
由于干線物流基本處于高速場景,車輛運行速度快,因此對自動駕駛系統的環境感知范圍有很高要求,自動駕駛從規劃方面也要對路面上參與者們的行為進行預測,以此來優化行駛路線和運動軌跡。智加科技對于每一條優化路徑,都要實時地進行上千次的安全模擬,檢驗在最極端情況下的碰撞概率,保證最終路徑的安全性。
在劉總看來,智加專注的自動駕駛技術很重要。但團隊作為一種賦能,其產業化的能力,資源整合的能力,這些東西都缺一不可。
每一家試圖在自動駕駛研究與應用領域的賽道上淘金的初創企業,都有自己的技術絕活。智加科技也不例外,智加科技以最高標準來召集團隊,智加(Plus.ai)創始人也是海歸背景,其中CEO劉萬千與CTO鄭皓還是斯坦福的同學,使得智加的初創團隊掛上了“斯坦福”的標簽。
劉總對于自動駕駛技術的商業化落地有著這樣的思考:自動駕駛技術在物流領域的商業化落地雖然樂觀,但也要有清醒的認識:自動駕駛真正要大規模商業化,需要一個整體的產業成熟,這是需要時間,需要堅持,需要投入的。智慧物流的發展,無人駕駛的落地,需要整體生態的搭建和推進。
在劉總看來,“從目前的行業現狀看,談商業化、談盈利模式都有可能為時過早,因為這個也會不斷地調整,我們更加專注的是在哪里創造價值,我們給自身的定位是自動駕駛的賦能方和運營方。”從落地的角度而言,現在最大的短缺,還是技術跟產業的成熟。“今天我們可以做一輛、兩輛或者是十輛測試車,但是真正要商業化落地,必須整個產業能夠足夠成熟。造車要有車規,主機廠硬件供應商都必須得合規。在汽車行業,生產合規的車輛,從立項、設計、測試、車規都需要時間。”在劉總來,這是行業的客觀規律,也可能是企業所要面臨的最大的一個時間上的瓶頸。
可以看出,自動化駕駛的商業化落地之路既需要頂層設計和規劃,也需要行業伙伴的參與和投入,汽車生產廠、硬件生產商、自動駕駛科技公司、運輸和物流企業等缺一不可。
從這個角度,技術的突破需要整個產業鏈的同步發力,無論是電驅技術發展本身,還是在改裝過程中的配合,目前看都是推動突破瓶頸的重要助力。在去年,智加和一汽、滿幫組建了一個自動駕駛卡車“軟件技術—車輛平臺—運營管理”商業化鐵三角,智加作為產業鏈承上啟下的技術賦能者,一系列的合縱連橫,顯著推動了行業格局的構建,產生了很強的聚合效應。與此同時,智加科技已經完成了頂級基金+產業機構的新一輪融資。紅杉資本中國基金、滿幫集團、金沙江創投、光速中國、華創資本等成為其強有力的投資者。
以智加科技為代表的中國自動駕駛科技公司在貨運物流領域的商業化進程正在全面加速,隨著自動駕駛在干線物流的技術應用和上下游產業協同,以及對于用戶痛點的深刻洞察,高速公路智能物流運輸商業化元年將在2019率先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