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潤東
新媒體時代的到來,給我國播音主持人和節目帶來了巨大的機遇和挑戰。新媒體時代的播音主持藝術生動真實,多元化的藝術形式增加了播音主持的個性化、人格化和親和力。播音主持作為一門藝術,主持人不僅需要扎實的理論知識、專業功底和較強的綜合素養,還需要有明確的自身定位、豐富的藝術生活和藝術實踐經驗,以及個性化的播音主持藝術魅力,讓觀眾產生足夠的認同感。作為播音主持,要從藝術角度探討播音主持藝術的發展現狀,將新媒體時代的元素特點展開分析,分析播音主持藝術在新媒體時代的困境與挑戰,對播音主持職業發展路徑進行創新研究,根據當代社會發展理念及培訓思想,對播音主持藝術進行規劃指導,以促進我國播音主持專業的快速發展。作為當代播音主持人,不僅需要堅定的政治素養、卓越的藝術才能和踏實的工作態度,還要具有深厚的文化修養和卓越的創新能力;不僅要有駕馭電視新聞播音的各種題材專題片和紀錄片的解說與主題分析能力,還要具有培養和形成自己播音風格與形式技巧的意識。
目前,我國播音主持藝術面臨著許多困境,諸如從業者理論基礎薄弱,不能適應不斷變化的工作內容;創新能力不足,存在濫用方言的現象等。根據未來廣播電視業對播音主持專業人才能力的需求,需要在現場直播能力、國際交流能力、品牌競爭能力把握廣播受眾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等方面進行培養。為此,由安紅石撰寫的《當代播音主持藝術新探》(2017年3月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出版)一書,對當代播音主持藝術困境問題的深入思考與研究,具有一定的參考作用。
在書中,作者首先對傳統媒體播音主持現象進行了深入思考。在對我國電視娛樂節目“主持群”現象進行分析的基礎上,介紹了其優勢與弊端;并闡述了我國娛樂節目主持群的特征和發展趨勢、電視娛樂節目主持人當下角色轉型、中國電視綜藝節目主持審美的嬗變、電視明星真人秀節目中的主持人價值重構、電視節目主持人的素質要求等問題;以《快樂大本營》為例探析了品牌綜藝節目的成功因素,還對電視綜藝節目主持人的發展困境、我國法制類電視節目主持人角色定位和全媒體時代廣播節目主持人的生存挑戰進行了思考。其次,探析了我國網絡播音主持的熱點問題。作者從辯論節目《奇葩說》闡述了網絡節目的主持特色,從《曉松奇談》節目探究了網絡脫口秀節目主持人應具備的素質和網絡媒體主持特色,以車載媒體為例探討了移動媒體節目主持人的定位問題,還進一步探析了網絡脫口秀節目主持人的風格特點、網絡自制節目興起給主持人帶來的機遇和挑戰、自媒體快速發展給主持人帶來的影響和利弊等問題。最后,探究了播音主持職業難點問題。作者從“鳳凰模式”到“浙江模式”,探討了我國“主持人明星制”進化論問題;以《勇闖天涯》和旅游衛視節目為例,探究了中英旅游節目主持人的語言與個性問題;以韓國真人秀節目Running Man為例,探究了可供借鑒的韓國電視節目主持風格與技巧問題;辨析了電視節目主持人“跨界”現象,探究了全媒體語境下“記者型主持人”的專業能力,分析比較了中美脫口秀節目主持人幽跌感差異等問題,
現代我國社會處于轉型期的電視節目呈現出各種新特質,在海外文化和消費文化的浸染下中國電視綜藝節目呈現各種異化態勢,導致節目形式與結構發生了巨大變化,潛移默化地影響著觀眾的收視習慣。電視綜藝節目內部結構呈現出一種不平衡的發展傾向,導致電視節目主持人話語權逐漸被隱匿的現象。在當下娛樂至死和全民參與電視綜藝節目的背景下,一些大眾化節目的播出掀起了新一輪電視收視風暴,節目火熱的背后是電視綜藝節目主持人這樣一個顯像群體,逐漸走向隱像邊緣化或者說逐漸失去了話語權。隨著話語權的頻頻更迭,主持人話語權走向了傾斜,他們逐漸失去了往日的光環。同時,主持人話語權也被嘉賓話語所取代,嘉賓逐漸取代了主持人的地位,綜藝節目主持人話語體系由“個性”走向了“沖突”。演播主持人的傳播地位,也受到了社會環境、媒介環境和個體環境等多方面條件的制約。
作為高校也應建立全媒體演播室,讓學生進入全媒體實踐訓練層面;還要成立全媒體實踐教學平臺實習基地,從多專業層面打造全媒體全能主持人。播音主持藝術魅力的實踐探索證明,播音主持人應當具備較高的專業素質、思想道德修養和心理健康等職業素質;還要在播音主持過程中具備藝術個性,加強與觀眾的交流和互動,提高播音主持的創新能力;要充分調動聽眾的積極性和想象力,發揮獨特的口語化語言魅力和切合實際的個性;充分了解社會價值取向,為聽眾塑造良好的聽覺形象。還要加強播音主持人員的專業素質,以充分展現播音主持人員的藝術魅力,不斷提高其職業化和規范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