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榮華
(廣西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廣西 南寧 530000)
高血壓腎病的發生率與高血壓持續時間和嚴重程度密切關系,大部分患者對高血壓腎病的危害和健康知識了解認識程度不夠,容易加重高血壓程度和腎臟損害,導致患者出現腎臟功能不全和其它靶器官受損。大量研究結果顯示,通過對高血壓患者開展護理干預,能夠幫助患者建立戰勝疾病的信心,主動配合醫生治療,在生活中提高自我保健意識,控制疾病的發展。本文對早期干預在高血壓腎病患者中的作用進行了總結探討:
本文選取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接診的高血壓腎病患者100例作為本次對比研究的主要對象,將全部的患者按照就診號末位奇偶數的方式分成觀察組55例以及對照組55例,觀察組中有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9例,年齡范圍在45~78歲間,平均年齡(59.3±5.4)歲。對照組中有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18例,年齡范圍46~77歲,平均年齡(58.9±5.6)歲。觀察組患者的基礎資料與對照組相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干預,觀察組患者進行早期護理干預:①飲食護理:高血壓患者的飲食護理對于控制病情非常重要,高血壓患者每天的飲食分配比例應該為脂肪25%、蛋白質20%、碳水化合物55%,盡可能做到低脂、少鹽,膳食,多食用富含維生素的新鮮蔬菜和水果,每日少食多餐你,嚴禁食用動物脂內臟,盡可能降低動物脂肪的攝入,腎臟功能恢復正常的患者可適當補充鉀元素,若患者在住院期間出現血壓升高、浮腫等癥狀,應該完全禁止鹽的攝入,日常三餐以雞肉、牛奶等含有豐富蛋白質的實物為主。叮囑患者少食肉湯類食物,這類食物含有大量的含氮浸出物,會促進尿酸分泌,從而加重肝臟和腎臟的負擔。②心理護理:護理人員應主動與患者溝通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變化情況,告知用戶高血壓發生的原因和進展,提高患者對治療的信心,幫助患者排解緊張、焦慮的負面情緒,減少情緒的波動對于控制血壓有重要意義。在住院期間,護理人員可讓患者說出自己的感受,有利于判斷患者的情緒進展。③運動護理:適當進行運動可以幫助患者控制血壓,對于血壓比較穩定和略高的患者指導進行正常的體育鍛煉,運動應循序漸進,可進行慢跑、太極拳、散步等運動,如果運動過程出現頭暈、心悸等癥狀應立即停止。
評價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滿分為100分,分數越高代表生活質量越好,同時統計血壓恢復正常水平的患者,計算恢復率。所有數據通過統計學軟件SPSS21.0進行分析,生活質量通過(均數±平均數)的方式表現,應用t檢驗,恢復率使用(例數,百分比),采用卡方檢驗,P<0.05說明有對比意義。
觀察組患者恢復率和生活質量情況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觀察指標對比情況
高血壓患者發生腎臟損害的幾率與疾病的持續時間和嚴重程度密切相關,但是大部分患者由于疾病知識了解的不夠全面,日常生活中的保健意識不強,容易造成血壓升高,同時加重腎臟損害,對患者的生命安全有很大的影響。另外,由于高血壓患者的年齡較大,合并多種慢性疾病,需要長期使用大量的藥物,藥物也會加重腎臟損傷,誘發高血壓腎病。對患者開展早期護理干預,能夠全面幫助患者了解疾病,強化自我保健意識,在日常生活中能夠盡可能避免接觸誘發疾病的危險因素,將血壓控制在穩定狀態中。從本次研究中看,通過開展早期護理干預,觀察組患者的恢復情況和生活質量有明顯改善,進一步證明對于高血壓腎病患者開展早期護理干預具有可行性,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