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慧君
(吉林省敦化市丹江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吉林 敦化 133700)
糖尿病在我國發病率較高,從其病理機制上看,主要是患者胰島素分泌功能出現問題,從而導致血糖指標長期處于較高狀態。從衛生部門的調查數據上看,在我國糖尿病患者的發病率已經超過了11.6%。其中以老年患者居多[1]。社區糖尿病患者在臨床治療中主要以控制癥狀為主,而患者生活習慣因此在臨床治療中應當配合護理干預[2]。在本次研究當中,分別將兩種護理干預方式運用在社區糖尿病患者中,選取樣本例數為60例,對比應用價值。對于病情影響較大。
研究樣本:將本社區糖尿病患者納入研究對象,篩選后選取病例60例。研究時間:研究始于2016年1月,止于2017年1月。分組方式:無選擇性將所有患者分為2組,對照組實驗組各30例。基本資料:對照組中,男性與女性分別為17例與13例,患者平均年齡值為(65.1±4.2)歲。實驗組中,男性與女性分別為15例與15例,患者平均年齡值為(65.1±4.2)歲。所有患者在研究前均征得患者統一,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在研究結束后,將所有患者一般資料進行對比,不影響本次研究結果的科學性(P<0.05)。
將所有采用常規干預方式的患者設置為對照組,將所有采用中西醫結合護理方式的患者設置為實驗組
建立中西醫結合護理:醫院需要成立糖尿病中西醫結合護理小組,組長由專業科室護士長擔任,組內成員必須是具有3年社區糖尿病患者護理經驗的護士。在中西醫結合護理成立后,需要對組內成員進行系統化的糖尿病知識培訓。
飲食護理:從中醫學的角度上分析,患者的飲食需要在不影響健康的同時,規律其飲食,另外如果患者飲食不規律,會對其血糖指標造成較大的影響。因此患者無法攝入高蛋白、油膩等食物,患者解除吸煙、飲酒與過度勞累等習慣。盡量讓患者做到合理飲食、清淡飲食,禁止攝入辛辣刺激、醇酒炙烤等食物。采用中醫辨證飲食護理干預,對于肺熱津熱患者需要給予清淡食物,如菠菜、蘿卜等。對于胃熱熾盛患者需要控制攝入食物量,可以采用蔬菜作為食物,采用地骨皮泡茶。對于腎陰虧虛患者需要給予枸杞子泡茶。
健康指導:在糖尿病患者治療中,運動治療屬于一種基本治療措施,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血糖調節能力,從中醫學上分析,糖尿病的癥狀一般以消渴為主,因此患者應當根據自身的健康情況選擇適宜的運動方式,并且合理的控制運動時間與運動強度,在運動時最后有人陪護,避免出現危險情況。
中醫藥物護理:對于腎陽不足、陰虛燥熱患者可以給予補陽還五湯急性治療,達到活血化瘀的療效。對于伴有泌尿系統感染患者則需要給予其六味地黃丸治療,達到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的療效。
①餐后2h血糖指標(mmol/L)、空腹血糖指標(mmol/L);②生活質量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分析研究。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以t值檢驗;計數資料采用%表示,以x2檢驗。當P<0.05時,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護理干預后患者的社區糖尿病改善情況,詳細見表1
表1 干預后所有患者的糖尿病血糖指標(±s)

表1 干預后所有患者的糖尿病血糖指標(±s)
注:#與對照組相比,P<0.05.
空腹血糖指標(mmol/L)實驗組 30 7.5±0.7# 6.5±1.3#對照組 30 9.1±1.0 8.1±1.5組別 例數(n) 餐后2h血糖指標(mmol/L)
社區糖尿病患者除了藥物治療方案之外,其生活習慣的保持也是疾病治療效果的重要影響因素[3],對于社區糖尿病患者而言,不僅需要具備較強的藥物依從性,還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從中醫學的角度上分析,糖尿病患者一般都是由于情志失調、飲食不節、久郁化火、失灼損陰而引起,因此對于糖尿病患者的護理一般分為飲食護理與運動護理,而從西醫的角度分析,對于糖尿病患者的護理一般都是藥物依從性護理[4],因此需要提高患者的疾病知識程度,讓患者了解藥物依從性的重要,提高患者的服藥依從性,另外需要讓患者嚴格把握飲食習慣與生活習慣[5]。同時避免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由于自身情緒原因對治療效果失去耐心,加以適當的心理疏導,讓患者用正面積極的心態面對治療。
根據兩組患者的血糖控制指標以及預后生活質量指標來判斷其護理效果,從臨床護理后數據上看,實驗組患者各項數據明顯優異于對照組患者(P<0.05)
綜上,從研究結果上看,將中西醫結合護理干預方式作為社區糖尿病患者的首選護理方式,對患者血糖水平的控制具有顯著效果,還可提高患者的預后效果,建議將該護理方式在臨床大范圍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