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艷丹 趙磊 熊清芳 胡志亮 楊永峰
恩替卡韋(entecavir)為環氧羥碳脫氧鳥苷,具有強有力抗乙型肝炎病毒(HBV)的作用,且耐藥率低,為國內外慢性乙型肝炎(CHB)防治指南一致推薦的抗HBV治療的一線藥物[1-3]。恩替卡韋分散片是江蘇正大天晴藥業研制的用于CHB抗病毒治療的藥物,前期研究顯示其藥效學、動物毒性試驗與人體藥代動力學與恩替卡韋相似。研究報道,HBeAg陰性CHB患者HBsAg的攜帶率占33%,且呈增加趨勢[4]。本文通過比較HBeAg陰性CHB患者在恩替卡韋分散片治療前后T淋巴細胞的變化,旨在了解恩替卡韋分散片治療對HBeAg陰性CHB患者免疫功能的影響。
62例HBeAg陰性CHB患者均系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門診及住院患者,其中男46例,女16例,年齡20~56歲,平均年齡(35±8)歲,診斷符合2010年《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的標準[5],并符合下列入選條件:(1)HBeAg陰性;(2)血清HBV DNA>1×104拷貝數/ml;(3)ALT>2倍正常值上限。排除標準:(1)既往使用過核苷(酸)類似物、干擾素或其他免疫調節劑(如胸腺肽);(2)合并甲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丁型肝炎病毒、戊型肝炎病毒、巨細胞病毒和EB病毒感染者;(3)合并妊娠、肝硬化、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系統性紅斑狼瘡,嚴重心臟、腎、內分泌和造血系統疾病者。
62例患者除一般護肝治療外,加用恩替卡韋分散片(江蘇正大天晴藥業)0.5 mg,口服,1次/d,觀察24周。
(1)肝功能(包括ALT、AST、TBil、Alb、GLO):治療前后用Beckman公司自動生化儀檢測;(2)血清HBV標志物(HBsAg、抗-HBs、HBeAg、抗-HBe):治療前后用微粒子酶免疫熒光檢測(AxSYM系統,購自美國Abbott公司);(3)HBV DNA:采用羅氏(Cobas Ampliprep/Cobas Taqman)第二代實時PCR法(檢測下限值為20 IU/ml);(4)T細胞亞群:采用流式細胞儀檢測(熒光標記單克隆抗體購自Beckman-Coulter公司)。

在治療24周結束時,62例CHB患者肝功能ALT、HBV DNA水平較治療前明顯下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患者治療后外周血CD3+、CD4+和CD8+細胞計數較治療前升高,CD4+/CD8+比值也明顯高于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恩替卡韋分散片是國產新一代鳥嘌呤核苷類似物,通過在人體內磷酸化成為具有活性的三磷酸鹽,與HBV多聚酶的天然底物三磷酸脫氧鳥嘌呤核苷競爭,從而作用于HBV復制的啟動、逆轉錄和合成三個步驟,阻斷HBV病毒的復制,達到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的目的[6]。本研究通過觀察62例HBeAg陰性CHB患者的治療效果,發現恩替卡韋分散片能迅速降低HBV DNA水平,使ALT復常,臨床療效好。本文也評估了恩替卡韋在高效抗病毒的同時對HBeAg陰性CHB患者免疫功能的影響。
研究顯示宿主的細胞免疫功能,特別是HBV特異性CD4+T 細胞反應和CD8+T細胞反應對HBV的清除和疾病的轉歸有重要意義。CD4+T 細胞數量下降是導致機體無法有效清除病毒,使感染變得遷徙的重要因素[7]。CD4+/CD8+比值常作為評估免疫狀態的指標,比值上升提示免疫應答的正調節占優勢,比值下降,提示免疫功能低下。檢測外周血T細胞亞群能反映機體細胞免疫狀態,當T淋巴細胞亞群的數量和功能發生異常時,可導致免疫功能紊亂而發生持續的HBV感染。研究顯示,CHB患者體內存在細胞免疫功能的紊亂,T淋巴細胞亞群失衡導致機體不能有效清除入侵的HBV,導致疾病的發生和發展。有研究表明[8],CHB 患者CD4+細胞減少,CD8+細胞升高,使CD4+/CD8+比值下降。CHB患者在HBV DNA復制時,T細胞亞群存在明顯的紊亂。
本研究提示,HBeAg陰性CHB患者使用恩替卡韋分散片治療24周后, HBV DNA水平明顯下降,CD3+、CD4+、CD8+水平升高,CD4+/CD8+比值也升高,表明恩替卡韋分散片可能通過抑制HBV復制、降低CHB患者體內病毒載量,間接引起機體細胞免疫功能的改善,但確切免疫調節機制有待深入研究。

表1 62例CHB患者治療24周前后肝功能和HBV DNA水平(±s)的變化

表2 62例患者治療24周前后T淋巴細胞亞群(±s)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