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建軍 高麗霞 高慧剛
酒精性脂肪肝及由之發展而成的酒精性肝炎和肝硬化是臨床上常見的肝臟疾病,尤其是在男性人群中發病率更高[1]。目前,對于酒精性脂肪肝發展為肝硬化的機制尚未完全闡述清楚,生理學研究發現酒精性脂肪肝發展為肝硬化的過程中,肝星狀細胞激活,細胞因子生成增加,細胞外基質異常沉積是肝硬化的直接原因[2]。瘦素是一類由肥胖基因編碼的蛋白,已有研究報道其與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發生和發展有密切關系[3]。另有研究顯示肝星狀細胞中瘦素mRNA的表達水平及翻譯水平均顯著提高,提示瘦素與肝硬化的過程有關[4]。因此,本研究擬探討酒精性肝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及與肝硬化程度之間的相關性,為改善酒精性肝病的治療提供數據支持。
90例酒精性肝病患者均經B超或CT影像學檢測并符合《酒精性肝病診療指南》標準[5],肝硬化分期參照《肝硬化中西醫結合診療共識》[6]。其中年齡32~70歲平均(43.8±2.5)歲,男性72例、女性28例。其中酒精性脂肪肝21例、酒精性肝炎33例、酒精性肝硬化26例。同時選擇門診體檢健康人群20例,年齡30~60歲,平均(41.5±3.1)歲,男性13例、女性7例。
所有對象均抽取空腹靜脈血5 mL,分離血清后置于-20℃保存。采用上海生工生物公司提供的ELISA試劑盒檢測血清瘦素水平和肝纖維化指標(TGFβ1)。采用放射免疫法測定血清肝纖維化指標(透明質酸、層粘連蛋白、前膠原蛋白)。病理學檢測采用HE染色、Van Gieson 膠原纖維及銀染法共同檢測。
酒精性肝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且隨著病情加重瘦素水平也顯著增加(P<0.05)。見表1。
在酒精性脂肪肝肝炎和肝硬化患者中血清瘦素水平與各類肝硬化血清指標均顯著相關(P<0.05)。見表2。
血清瘦素水平隨肝硬化程度水平增加顯著增高(P<0.05)。見表3。
本研究發現,酒精性肝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且隨著病情加重瘦素水平也顯著增加(P<0.05),提示在酒精性肝病患者中瘦素水平與病程存在一定聯系。血清瘦素是一種由脂肪細胞分泌的146個氨基酸組成的多肽,在最初的研究中瘦素被認為主要的生理活性是通過作用于下丘腦調節能力代謝[7]。因此,過去血清瘦素與非酒精性脂肪肝之間的聯系被較多地報道和研究,多項研究表明血清瘦素水平與非酒精性脂肪肝存在顯著相關性,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中血清瘦素水平顯著提高[8]。然而,近年來的研究發現,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肝細胞中瘦素mRNA表達水平和蛋白翻譯水平均顯著上升,提示兩者之間也存在一定的聯系。Behrouz等[9]報道稱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和病毒學肝炎患者的血清瘦素水平上升并可能是導致患者營養不良的因素。本研究進一步分析血清瘦素水平與肝硬化指標之間的聯系發現,在酒精性脂肪肝肝炎和肝硬化患者中血清瘦素水平與各類肝硬化血清指標均顯著相關(P<0.05),提示血清瘦素參與了酒精性肝病患者的肝硬化過程并在病程中持續發揮作用。最后,本研究考察了肝硬化患者瘦素水平和其他指標與病程之間的關系,發現血清瘦素水平隨肝硬化程度水平增加顯著增高(P<0.05)。表明瘦素在肝硬化發生后期的水平最高,提示瘦素是肝硬化發展的指標,肝硬化的發生導致了瘦素的分泌水平增加,可能是肝硬化的病理學表現之一。Otte等[10]報道稱瘦素可能是來自于肝星狀細胞,提示瘦素水平與肝硬化的進展可能存在聯系。因此,酒精性肝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與肝硬化有密切聯系,可能與瘦素生理特性有關。瘦素不僅能通過調節脂肪代謝導致營養不良,而且能通過加速肝星狀細胞凋亡而加快肝纖維化過程,而營養不良和肝纖維化為肝硬化發生、惡化的重要因素。

表1 各組人群血清瘦素和肝纖維化指標比較

表2 各組患者血清瘦素水平與肝硬化指標相關性分析

表3 酒精性肝硬化程度與血清瘦素與纖維化指標比較
綜上所述,血清瘦素水平與酒精性肝病患者的肝纖維化病程發展具有相關性,臨床應予以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