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良男 石慧
摘 要:讀者對于圖書館服務要求不斷升高。公共圖書館應順應時代的變化,不斷創新服務內容和方式,以滿足讀者學習和科學研究的需要,提高民眾的科學素養,增強群眾的閱讀興趣,保護民族優秀文化歷史,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關鍵詞:圖書館學 服務創新 策略 閱讀推廣
中圖分類號:G2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5-00-01
公共圖書館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用戶重要的精神家園,滿足了用戶體驗歷史、學習知識和感受文化的需求。在不斷探索和研究的過程中,公共圖書館逐步找準了自己保障信息獲取,促進閱讀、學習與交流,激發理性、靈感與想象力的公共空間的社會定位。[1]
一、服務創新必要性
傳統的圖書館是建立在文獻資源基礎之上、以紙質圖書為核心,以附近群眾為受眾的公共文化服務單位。傳統圖書服務主要集中于面對面的服務讀者,借還書、查書及文化咨詢。而網絡化和數字化技術的不斷發展給圖書館的服務帶來了空前的機遇和挑戰,搜索引擎與電子書籍的廣泛傳播,服務終端從早期的電子計算機發展成為各種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等等。在數字環境下,用戶的信息需求和獲取信息的方式以及對服務的期望都發生了改變。[2]這就需要我們對新形勢下用戶的行為模式和習慣進行研究,并通過規律促使用戶運用圖書館信息和服務的服務創新。
二、圖書館服務創新策略
1.做好文獻資源建設工作
公共圖書館必須做好館藏文獻資源建設工作,提高館藏資源質量,以吸引更多的讀者走進圖書館。具體措施:
首先,圖書館館藏書籍的采購應根據讀者的需求進行,以滿足讀者需求為第一要務,出臺資源建設規劃。其次,加強與維普、知網等專業電子資源數據庫之間的合作。很大程度上無法滿足專業性需求,在電子信息資源上加大投入。第三,做好信息文獻資源的加工、整理工作,增加信息的附加值,從大量的信息數據中提煉和整理出增值信息提供給讀者,使讀者在短時間內獲取需要的信息,提高服務的質量和效果。[3]第四,公共圖書館作為本地的文化陣地,需要做好本地文獻的保護傳播工作,建設具有地方特色的館藏文獻。
2.圖書閱讀推廣
“閱讀推廣”目的是為了推動全民閱讀,提高各民族文化軟實力與人類文化素質,而由各個機構與個人開展的旨在培養民眾的閱讀習慣和興趣,提升民眾的閱讀質量、預讀能力與閱讀效果的活動。[4]全民閱讀推廣的大潮之中,主要是因為圖書館體系比較健全、分布廣泛、資源豐富、具有高度專業化的文化基礎設施,所以,自然的成為了閱讀推廣的核心力量。
2.1閱讀推廣的核心要素是“創新”
所有的閱讀推廣都應具有一定的創新性。將培養創意敏感度與創新觀念放在第一位。閱讀推廣的效果是易變的,照搬照抄并不具備可行性。
2.2創造獨特的社區體驗
很多圖書館都會講“世界讀書日”及其前后的閱讀推廣活動辦成本地區的知名品牌,成為當地讀者獨特的社區體驗。如果一個圖書館每年都可以推出時尚的閱讀推廣案例,屆時它將成為一個地區的文化創新中心,為讀者帶來別出心裁的體驗,突顯自身的價值。
2.3數字閱讀推廣
新形勢下的閱讀生活正在發生著巨大的變革,數字閱讀正在以不可阻撓之勢爭奪傳統閱讀陣地,并日益成為主流閱讀形態之一。首先,營造泛在的閱讀環境,即一種無所不在,無刻不在的閱讀。利用電子設備的便利性,將閱讀與工作、學習和生活時時刻刻產生關聯。其次,幫助讀者確定閱讀目標,利用媒介平臺向讀者提供個性化與多元化的服務。精選各種數字內容供讀者選擇的同時將圖書館內流通量大的圖書制作成數字版以滿足讀者需求。
2.4現階段閱讀推廣的不足
最重要的問題是,當前我國圖書館的閱讀推廣存在只關注活動的開展、不關注后期活動效果評價及研究的問題,或者說還沒有就如何科學、客觀、有效地評價閱讀推廣進行系統性的研究。[5]其次為針對特殊群體的閱讀推廣不足。不同的閱讀主體具有不同的閱讀特點、心理需求及行為模式,圖書館應針對不同類型人群進行閱讀推廣的服務定位與服務策略研究。
3.日常工作中的創新服務內容
日常服務內容是圖書館服務的直接表現形式,優秀的服務可以吸引更多的人走進圖書館,提升圖書館的利用率,豐富群眾的文化生活,提升民眾的綜合素質。首先,公共圖書館需要舉辦豐富多彩的圖書推介活動,吸引人們閱讀更多經典,在閱讀的過程中愛上圖書館。其次,舉辦專題講座、知識競賽、讀者沙龍、館藏文獻宣傳展、真人圖書館、為讀者提供數字形式的音像和視頻等服務,創建一個知識平臺,供讀者之間相互學習與交流。第三,積極前往各個大型社區及文體活動中心,采用零距離、上門服務的方式吸引讀者。第四,利用網絡技術,為讀者進行網絡化指導,并定期進行講座或在網站等其他平臺以視頻講解的方式對文獻資源的利用進行指導,幫助讀者更好地獲得服務。
三、未來圖書館服務創新方向
1.“區域圖書館聯盟”的服務方式
“區域圖書館聯盟”方式是在某些公共圖書館內實行聯盟式服務,所有聯盟范圍內的圖書館都可以實行圖書通接通換,保證讀者以最便捷的方式獲得圖書借閱歸還服務。現在已經有一些圖書館開始試行這種服務模式,比如杭州市圖書館、珠海市圖書館等等。
2.圖書館+書店合作服務模式
圖書館新書上架具有一定的時間周期,以減少這個時間周期為目的采用圖書館+書店合作的服務模式。讀者直接在書店獲得所需圖書,在使用完畢后將書歸還于圖書館,而圖書館則直接與書店進行結算,以保證圖書館讀者對于新書的閱讀需要。
結語
圖書館最重要的評價標準就是讀者滿意度,及時了解讀者的反饋意見非常重要。而在讀者反饋的基礎上,通過對圖書館日常服務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研究,從細節中進行改進,不斷對圖書館進行服務創新,最終形成一個完善的服務體系。這種服務體系對于文化事業的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會使優秀文化得以保存,幫助人們更好的培養閱讀習慣,不斷提高文化素養。
參考文獻
[1]林華,劉風珍.公共圖書館服務改進的策略研究[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5(04).
[2]華春花.數字環境下圖書館服務創新研究[J].農業網絡信息,2015(02).
[3]陳雁.關于圖書館服務工作的創新思考[J].決策與信息,2015(01).
[4]王波.圖書館時尚閱讀推廣[M].朝華出版社,2015:02.
[5]吳晞.圖書館閱讀推廣基礎理論[M].朝華出版社,201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