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舜瓔
摘 要:隨著我國圖書館事業的不斷發展,公共圖書館的任務也越來越繁重,對于科普教育的宣傳展覽也面臨了更多元化的挑戰。就當前實際情況來看,公共圖書館的科普教育和展覽活動之間的融合發展不夠,本文對當前公共圖書館科普教育現狀以及科普教育的發展對策進行分析與探討,旨在提高圖書館發展水平。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 科普教育 展覽活動 融合發展
中圖分類號:G2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4-00-02
引言
近年來,群眾對精神世界的追求越來越高,加強精神文明教育成為國家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內容,而且國民科學素養的提升,對科普教育的發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對于圖書館而言,在信息時代背景下,其發展環境也發生了很大改變,必須要順應信息時代發展的趨勢,積極加強圖書館資料管理,對科普教育加以重視,并且通過多種多樣的活動來激發群眾的興趣愛好,完成科普教育的同時進一步提高群眾的科學素養。科普教育和展覽活動之間有十分緊密的聯系,兩者的融合可以為科普教育提供良好的條件,但同時也必須要注意到這兩者各自的劣勢,與時俱進地創造出更多優秀的科普展覽活動,給國民提供學習的渠道。
一、公共圖書館科普教育與展覽活動融合發展的意義
1.促使圖書館服務轉型
人民群眾是圖書館服務的主要對象,公共圖書館是面向大眾的,任何人都有利用圖書館資源的權利,而且人們對書籍、影音、報刊等各種文獻資源的需求也越來越大,而圖書館是人們獲取資料的主要場所。傳統的群眾服務模式是:群眾到圖書館中查找自己所需要的資料,而且群眾接受信息的渠道有限,圖書館中的紙質資源很多,一般圖書館也是利用紙質文獻為群眾服務的,在圖書館內部,會根據不同的文獻來設置相應的閱覽區域,當群眾想要閱讀什么文獻的時候,就可以到專門的閱覽區域尋找相關書籍,借閱,但是圖書館有一部分資源是不能外借的,這就降低了群眾服務質量。在現代化圖書館事業的發展過程中,圖書館的定位發生了改變,圖書館不僅僅是給群眾提供書籍、文獻的場所,還是科普教育的場所,開展科普教育,可以讓群眾接受的信息資源更多元化、多樣化,同時,豐富多樣的展覽活動又承載了圖書館的科普教育職能,將兩者有機結合起來,可以促進公共圖書館服務模式的轉變,讓公共圖書館承擔更多的職責[1]。
2.拓展服務范圍
展覽是最常見的宣傳推廣形式,將展覽與科普教育的知識結合起來,堅持為大眾提供直觀的、簡潔的科學技術知識,有助于拓展科普教育的范圍,讓更多群眾真正接受到公共圖書館的教育。例如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自2013年起每年在廣東流動圖書館各分館舉辦的“粵圖博覽”基層巡回展覽,在每年開展巡回展覽活動前,先由省館根據自有展覽資源情況發放展覽需求調查問卷,各分館根據自身需求和場地情況“點單式”選擇2~3個展覽項目,省館再根據各館展覽需求分片統籌安排展覽項目:制成實體展板通過物流下發到各地級市公共圖書館;或下發電子展板素材給各地級市館,制成展板在當地展出。同時省館還委托各地級市公共圖書館負責組織各市行政區域范圍內的縣級以上公共圖書館參加巡回展覽。展覽主題豐富多彩,其中就包含了不少如《“北回歸線上的星空”天文科普展覽》、《廣州氣象地質災害與生態安全科普展》等科普主題展覽,深受基層群眾的歡迎,品牌效應逐步提升,累計觀展人次接近百萬人次,有力的推動了科學技術的普及。
而且隨著公共圖書館的不斷發展,圖書館的服務范圍越來越大,圖書館還深入到社區、基層、孤兒院、養老院、學校等開展服務,為不同的階層、不同的群體提供服務。以廣東流動圖書館連山、連南、乳源分館下鄉送知識活動為例,公共圖書館到農村基層,播放一些農民最關心的種植技術、養殖技術相關的短片,或者通過圖片展覽的方式,對當地農戶進行科普教育,農民不僅可以接受最新的農業技術知識,提高農業生產水平,而且還能幫助農民群眾養成堅持學習的習慣,不斷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
二、公共圖書館科普教育與展覽活動融合發展對策
1.開展特色服務項目
特色服務是新時期公共圖書館發展的必經之路,新時代的圖書館已經不再是一個簡單的“藏書館”,而是一座魅力巨大的,正在被開發利用的文獻信息中心,科普教育就是新時期圖書館的主要任務之一,也可以看成是圖書館的特色服務。開通特色服務,就是要實現讀者服務的優化、整合,給讀者提供更多服務項目,并且能夠在服務項目上創立品牌。特色服務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第一,根據科普教育的內容舉辦展覽活動,可以在網絡上進行宣傳,對圖書館的科普展覽活動進行宣傳與推廣,讓更多人知曉圖書館的活動,然后結合線下的活動,達到科普教育的目標。第二,開展科普專題服務,圖書館的館藏文獻資源十分豐富,可以利用館藏資源信息以及專業的館員隊伍優勢,向用戶開展專題服務,對讀者所需的資料信息進行提煉、濃縮,直接給予讀者信息上的支持與幫助。以科普教育為主,科普教育的主要內容是各種科學技術知識,科學知識的范疇又十分廣,比如農業技術知識、生物知識、物理知識等,都屬于科學知識的范疇,在開展科普教育的時候要對內容進行分類,制定專題服務。第三,開展科普輔導服務,很多群眾雖然對科學技術知識感興趣,但是由于一些科學技術知識比較深奧,群眾不一定能理解,所以,圖書館在開展科普教育的時候不能忽視了對群眾的輔導教育,可以結合群眾的知識層次,開展科普講座活動,讓群眾對自己所閱讀的東西進行內化和理解。
2.加強科普教育展覽內容的篩選與規劃
公共圖書館科普教育展覽內容的精準性直接影響了科普教育的開展水平,在圖書館發展過程中,應該要對科普展覽的內容進行精心篩選和設計,使科普展覽的內容更有針對性,能夠對群眾產生更好的教育效果。時代的變遷,讓知識也不斷更新,群眾當下需要的知識以及渴望了解的關于未來的知識,是圖書館進行科普展覽選題的基礎,圖書館可以將社會中與科學技術相關的時事熱點作為展覽的內容,結合人們的生活情況開展科普教育,也能讓群眾更好地融入到科普展覽中,從科普展覽中學習到更多的知識。另外,公共科學事件也是科普展覽選題策劃的基礎,比如一些歷史事件、科學紀念日、科學進展等,都可以作為科普展覽的籌劃依據,提前做好準備可以讓科普展覽的內容更有意義,充分調動群眾對學習科普知識的積極性[2]。
3.加強對網絡科普展覽的重視
數字信息時代,群眾的個性意識越來越強想,需求越來越多樣化,而且對圖書館讀者服務的要求越來越高。在這種背景下,圖書館為了提高群眾服務水平,科普教育也可以從實際生活中搬到網絡上,開展網絡科普展覽。例如以網絡為平臺,在網絡上組織一些科普展覽活動,群眾可以通過網絡來了解科普展覽的內容,足不出戶就可以學習到相應的科學技術知識。在網絡科普展覽發展過程中,圖書館首先應該要加強信息化建設力度,開發信息化軟件,建立專門的網絡展覽網站,對網站進行充分設計,讓網站模塊更科學合理,便于群眾從網絡科普展覽中學習到知識。其次,要加強對互聯網技術的應用,對網絡展覽網站進行推廣,當前人們使用網絡的頻率很高,微信、微博等,都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媒介工具,可以利用這些新媒體平臺對網絡展覽網站進行宣傳,讓群眾了解網絡科普展覽的時間、展覽的內容等,在業余時間對網絡展覽網站進行瀏覽。
4.加強圖書館科普展覽活動與科協工作的結合
科普教育是一項持久的工作,涉及的范圍較廣,知識面也很廣,除了科普展覽之外,還應該要專注于讓群眾從科普展覽中學到知識,專注于知識的傳播,而不僅僅是完成展覽活動。所以,公共圖書館應該要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來提高公眾獲得科技知識以及利用科技知識的能力。比如圖書館可以和科協部門保持緊密合作,科協部門可以將一些最新的科學技術知識成果分享給圖書館,并且實現信息互通共享,圖書館的科普展覽活動可以和科協的科普教育活動結合起來,科學工作人員可以對圖書館的工作人員進行指導,讓圖書館舉辦的科普展覽活動更規范,促進科普管理與科普實施的同步。
5.加強與群眾的互動
科普展覽不僅是圖書館的工作,更是圖書館與群眾之間保持互動的一個重要內容,大眾是參與者,也是學習者,是宣傳者。在開展科普展覽的時候,圖書館必須要保持與大眾的互動,讓群眾對展覽活動出謀劃策,真正參與到科普展覽中。對此,公共圖書館館員應該要加強與群眾的聯系,可以通過微信、微博等公眾平臺,征集意見,群眾可以將自己的意見和建議寫下來,比如關于科普展覽的時間、展覽的內容、展覽的地點、展覽的規模、展覽的場所設計等,群眾都可以暢所欲言,圖書館要隨時查看群眾的留言,根據群眾的意見和建議來設計科普展覽活動,讓群眾的主人翁意識得到體現,這樣不僅可以增加群眾對科普展覽的興趣愛好,還能增進了社會大眾對科普展覽活動的認可程度,有助于科普展覽的宣傳和普及[3]。
結語
綜上所述,科普展覽是圖書館的重要業務之一,在新時期背景下,圖書館的面臨的環境越來越復雜,圖書館必須要改變和更新傳統的服務方式、服務方法和服務手段,為群眾提供更有價值的服務。科普教育與展覽活動的融合,有助于科普教育工作的開展,也有助于調動群眾積極性,在開展科普展覽活動時需要多與群眾溝通交流,設計豐富多彩的活動,促進科普教育發展。
參考文獻
[1]郭嬋.公共圖書館現代科普教育思考[J].圖書館界,2015(03):71-74
[2]蔡楚舒.公共圖書館展覽的定位與策劃[J].圖書館學刊,2006(04):68-69.
[3]吉杰.公共圖書館科普教育與展覽活動融合發展模式研究[J].新世紀圖書館,2017(12):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