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素文
摘 要:美術對建筑學的重要意義是不言而喻的。學習建筑學,要求學生在理論的指導下,注重學習設計建筑的能力與創造性。建筑學的基本學習方法是以指導性學習為主,自我素質的提升主要靠學生自己的努力。
關鍵詞:建筑學 美術 教學 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4-0-01
一、建筑學科美術基礎教學改革的項目意義
長期以來,中國的建筑學教育存在著很大的偏差,重技術,輕造型。設計了很多淪為世人笑柄的建筑作品。
建筑系先依托于工學院,教授聘建筑師。這個起初多少有點權宜之計的舉措一直延續到今天,盡管當初的建筑系已壯大成建筑學院,但在中國特色的學科分類中仍未跳出“理工農醫”的框架。這樣中國的建筑學就歸到了工科門下。中國對建筑師的培養在藝術修養的訓練方面是不夠的。其實建筑專業就是個藝術專業。
二、目的及現狀分析
建筑美術教學與美術學院的美術教學的最大不同,在于建筑美術不是培養純畫家,而是以培養建筑師在構圖、造型、美感、形式感、空間想象和表現手段、語言或工具等方面。為了培養具有高素質創造性思維的人才,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表達意識,探索其專業教學方式,以積極的態度投入到建筑學教學研究領域過程中,使建筑學專業學校教學環節中學生的綜合素質得以提升,以便為未來的建筑設計實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我校是依托于天津大學,其中建筑學專業分建筑學和環境藝術設計兩個方向。同時課時也相應增加調整并規范了美術課的內容與方法,充分體現了建筑專業培養高素質、高層次的教學理念。美術課程作為建筑專業的基礎課程(也是建筑專業的必修課),在現代建筑學專業課程設置上占有相當大的比重。
主要有以下幾點內容:
1.明確課程建設目標,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
在這次的教學改革過程中,會更加明確課程建設的目標,以及對成果的預設。強調和突出美術課程與今后的設計課程之間的緊密關系,努力做到在教學的各個環節中貫穿對今后設計思維能力的培養。注重實踐性教學的重要性,鍛煉學生對身邊事物的觀察和表達能力,在提高學生手繪表現能力的同時也要培養學生設計創意思維能力。
2.課程體系系統化
構建更加系統、完整的美術基礎課程體系是這次課程體系改革的主要目標。在今后的課程改革研究過程中,會重新梳理教學大綱,調整相關教學計劃,突出課程的主干內容和目標,重視動手和實踐的輔助教學環節。
2.1兩大主干課程相互促進、相輔相成
目前的建筑美術基礎教學課程主要有“設計素描”和“設計色彩”兩大部分內容,是對物體基本構成要素中的“形態”和“色彩”的針對性訓練,他們之間的關系密切相連,不可分割。對于兩大主干課程建設上,會加強兩者之間的相互影響和促進關系。在課程安排和題目設置上,注重環環相扣,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循序漸進的系統性。
2.2加強課程建設與專業需求之間的聯系
不同的專業,對于美術基礎課程的訓練側重面不同,我校該課程主要授課于建筑學和環境設計專業,課程安排建筑學大一全年和大二上半年,環藝專業在大一和大二全年,在大三大四的設計專業課穿插高年級手繪,為學生進行設計培養表達能力。課程建設與專業的特殊性和特殊需求密切結合。明確課程與課程之間在安排上的意圖和目的。
三、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密切配合,穿插進行
對于美術基礎課程的建設應理論與實踐同步進行,在講授基礎美術的相關知識和理論原則的不同階段,應有相關的實踐練習與之配合,無論是建筑學還是環境設計都是應用性非常強的專業,時刻把實踐操作的環節貫穿其中,加深對于理論知識的理解,使其更具有針對性。
四、建設內容
1.素描基礎訓練與建筑相關需求結合
在建筑專業素描教學與繪畫實踐中,要結合建筑學專業學生的特點發揮其優勢建筑學專業學生入學文化課考試分數高,他們的邏輯性思維能力較強,具有一定的理解與分析。
2.加強速寫訓練,快速提高學生造型能力
在建筑學專業的速寫課程中,采用集中授課強化訓練的方法,他的指導思想體現了美術基礎課程從技能灌輸轉向開發學生專業能力的培養。在集中速寫訓練的授課中使學生強化學習,增強快速、準確的制作建筑設計方案的能力,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3.色彩基礎課程訓練
在課程訓練時,講授色彩的基本知識與變化規律,加強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建筑專業的學生在了解、借鑒繪畫與流派的色彩表現技巧與用筆技法基礎上,重視學習設計色彩學的基本理論,以為后面高年級專業設計打下基礎。
4.以競賽為契機,有目的性的培養學生專業素質
在全體學生集中授課過程中,根據學生的專業表現情況進行不同層次的培養,在半學期考察期后組織課余興趣小組,小組成員主要面向參加手繪競賽,這樣既可以激勵中游同學,也為未來手繪競賽提供有力的成員保障,能在課余時間有針對性的輔導,積累一批高水平作品,同時又為專業課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5.根據環藝學生自身特點和專業特點,實施高年級手繪常態化模式
進入高年級的學生專業設計課完全以電腦制圖,這樣勢必形成設計完全脫離手繪,形成設計表達的單一化。一方面對于學生面臨就業和考研的手繪表達考試的不利,另一方面,手繪表達是對專業的表達方式,如何使手繪與設計表達結合是學生以后從事設計工作所必備的才能。
五、主要措施與項目建設實踐安排:
第一,更新“以設計為目標”的培養理念。建筑素描之初加入幾何形體練習,對解決建筑專業透視空間問題提供保障;突出建筑環境設計色彩掌握和表現性技能;以競賽為契機,引導學生積極的學習動力。
第二,對教學改革期間,對各階段進行教學階段性檢查,以展覽形式對不同階段作業與教改前進行對比展出,教師對各階段進行交流,對階段性教學成果有一個指導性戰略,保留對專業發展好的實踐成果,對于存在的問題,通過作品及時反饋,找出問題原因,并進行相應調整。
第三,整個教學過程我們在原有素描與色彩練習基礎上,設計素描中突出結構素描,集中速寫訓練的授課中使學生強化學習,增強快速、準確的制作建筑設計方案的能力,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設計色彩引入全新的裝飾色彩概念并直接運用建筑環境色彩表現。在這種新互動教學過程開闊學生對色彩的認知,這種收益還將在相關的設計課程中得到反饋,在挖掘創造力的設計培養方面預期將取得很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