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冰
摘 要:文化館作為政府的職能部門,處在群眾文化建設的最前沿、最基層。在文化的建設領域是起到政府和群眾中間的橋梁重要作用,組織和策劃群眾文化活動的紐帶作用,以及專業的研究、創造、普及和增加群眾文化活動的規模和水平的職能用處。通過開展各式各樣的群眾文化活動,大力發揚活動的主旋律,普及一些社會的審美教育,發展文化活動的優勢,加大力度占領農村的主流思想陣地,能夠使農民群眾自覺的接受先進思想的教育,增加自己本身的思想品格和道德的情操。
關鍵詞:文化館;社會職能;使命
文化館作為《憲法》規定的由各級政府部門設立的,目的是向廣大的人民群眾進行一些宣傳教育、研討文化的活動規律,創作當下的一些文藝作品,組織人民群眾展開文化活動的社會主義的文化機構。它代表著當地城市的社會文化活動的創造中心、活動開展中心,指導文化中心,也是宣傳和學習先進文化的重要力量,文化館作為在社會發展的各個時間段都發揮著無比重要的作用,是其他兄弟單位都無法趕超的。
一、文化館的社會職能
(一)統一思想,增強意識,提高群文參與者的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
在時代快速發展的今天,人民群眾不能只是單純的滿足于現在吃飽穿暖的現狀,而是寄希望于在現代社會主義生活的方式中,努力培養能夠適應現今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要求的、科學的、健康的生活方法。能夠讓群眾的文化顯示出更多的特殊功能。例如:舉行舞蹈、歌唱、攝影、廣場舞、技能大賽等多飾多樣的文化活動,通過對文化活動的方法去表現和營造自然生活中所體現的美。努力爭取把人民群眾的思想境界達到更高的階段,能夠讓這些有積極作用的精神生活還能在社會的生活方式中起到規范和教育的作用。人民群眾的文化事業一定要堅持兩個文明的建設一起抓,爭取把群眾文化的事業建設增加到社會主義文明建設的根本作用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新高度來進行認識,這將會是社會主義的群眾文化的基本特征。建設群眾文化事業的根本途徑就是堅定的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的服務;它的基本任務就是利用豐富多彩的業余文化生活,以此來達到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增強物質文明建設的發展。所以努力提高群眾文化事業的建設力度,積極爭取改進群眾文化事業的工作,以此來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物質和文化生活的需要,長期來看對民族和國家都有著極其深遠的現實意義和長遠影響的歷史意義。隨著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來,一方面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在當今時代一直留存著多元化文化的社會,面對外來文化嘗試不斷進行文化輸入的今天,文化館作為我們自己的先進文化的傳播所起到尤為重要的作用。假如不接受先進的文化理念,健康文明的群眾文化活動主動占領現代文明的大舞臺,那些低級,庸俗的思想文化就會隨時都有入侵我們生活的可能,同時還會危害我們的內心健康和我們的社會。所以作為群眾文化的工作者一定要踐行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要充分認識到“代表先進文化方向”的重要意義,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使文化館的重要職能發揮充分的作用。
(二)提高群眾文化工作者的綜合素質,大力培訓藝術人才
群眾文化工作者身上肩負著本地人民群眾文化活動的指導、示范、培訓和研究的重要任務,同時還要加強對民間藝術的遺產進行找尋、收集、整理和利用,工作任務艱巨,任務種類繁多。社會在進步,時代在發展,跟隨著人類文明的逐步發展進步,人民群眾對文化生活的新需求也在不斷的進化著,改變著。這就要求群眾文化工作者具備多方面技能:在政治方面要求,要擁有強大的事業心和追求進步的思想,同時還要有政治思想和政策水平,遵紀守法,堅決維護和支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在思想方面上,在行動上要保持和黨中央的要求相一致;在業務方面上,首先要保持自己的文化底蘊水平,己正才能正人,才能把人民群眾真正需要的專業文化知識傳授給她們。
文化館作為“國辦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嚴格把握好公益性這個大方向。大力發展社會主義文化的宣傳教育,讓人民群眾接受普及的文化知識,領導和培養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綜合性質的文化是文化館所體現的基本工作,在改革發展的過程中,需要如何搭建發展平衡、運營高效、結構理想、品質服務的覆蓋整個行政區域的公共文化的服務系統,對整個公共文化的服務機構、服務制度、服務硬件,以及公益性的文化普及工作如何開展,是擺在每個文化館面前需要攻克的重要課題,就是能夠如何利用好文化藝術的優勢,借助組織輔導、文化創新、宣傳教育、理論研討、舉辦活動,以豐富多彩的群眾業余文化生活,增強社會的整體人員素質,來進一步的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蓬勃發展。所以在建設小康社會,增強人民群眾的整體文化素質,滿足人民群眾對精神文化的需要,已經成為未來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
二、文化館的時代使命
文化館是以文藝的創作、基礎的輔導、組織的活動,同時組建業余的文化團隊為主要職能。根據人民群眾對先進文化的需求和展開文化活動。文化館作為一個公益性的社會文化事業單位,它一定會以對社會的效益所體現而不是單純的以經濟指標進行衡量。所以群眾文化活動的進行需要政府作為經濟來源的重要提供者。各門類的藝術家們也要以點帶面,擴大輻射社會的各階層,以此來促進本地區群眾文化的工作合理有序發展,從而帶動市場經濟下的社會的發展。
三、結束語
總之,文化館作為政府向人民群眾進行宣傳教育、組織培訓群眾展開文化活動而建立的文化事業機構,是當地開展群眾文化活動的“龍頭”,要始終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重要位置,弘揚社會主旋律,堅決保護民族的文化遺產,堅定的以群眾文化建設的服務為宗旨,健康引領人民群眾的積極向上的文化消費。同時,還要滿足農村人民群眾對文化生活的要求,促進農村文化的科學健康發展。這樣既豐富了農村人民的文化需求,又有利于當地文化的健康科學發展,讓他們接受更先進良好的思想教育,學習一些科學致富的知識,展現先進文化在新時期經濟建設的地位和必要性。因此,文化館對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參考文獻:
[1]田宇.基于文化館在群眾文化服務中的功能探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9,18(03):119-120.
[2]姜力榕.淺論現代文化館的社會功能與文化價值[J].民族音樂,2018(06):68-69.
[3]張羚.基于微服務的數字文化館工作改進研究[J].傳媒論壇,2018,1(24):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