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欣月
[摘 要] 財務共享中心服務在經歷了三個階段的發展后,其實用性受到了廣泛的承認,經濟全球化下,財務共享更是發揮著更大的作用。建立財務共享中心可降低企業經營管理成本,提高數據傳遞質量和效率,增強母公司對各子公司的管理與控制,但全部平臺化操作缺乏溝通,操作過程繁瑣,流程較多,對財務人員業務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易造成人才流失。然而財務共享中心的建立與使用,是時代發展的必然結果。會計人員轉型、企業業務處理模式的改變以及傳統財務人員工作方式的改變,使得建立我國財務共享中心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我們應通過提升自己的綜合實力來適應行業的發展變化。財務共享中心服務的優勢使其具備更好的發展前景。
[關鍵詞] 財務共享服務;利弊;發展前景
[中圖分類號] F27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6043(2019)03-0141-02
一、財務共享產生背景
財務共享中心即指將不同國家、不同地區的實體會計工作拿到一個共享服務中心來進行記賬和報告。20世紀80年代,福特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個金融共享服務中心;90年代初,東歐地區的集團開始使用集團內部的共享服務;90年代末至20世紀早期,第一批業務外包公司在印度出現;21世紀起,人工智能、大數據的迅速發展使財務共享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受到了人們前所未有的關注。起初的財務共享中心僅限于交易的共享,并不包含其他業務環節;下一階段的財務共享中心打通了財務與貿易的壁壘,支持了更多的業務,包括:資產管理、工程分包、合同管理等;而我們現階段所指的財務共享中心則是以數據分享為核心的財務共享中心,成為企業決策的重要數據平臺。
二、財務共享的發展現狀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企業集團在我國日益呈現增長化,企業發展越快、規模越大會計核算的準確性、會計控制力弱化等問題就越突出。資產規模大、資本鏈條長、管理跨度寬、地域分布廣,在沒有信息技術的支持下,集團會計的核算成本高、耗時久、準確性低,財務集中處理可以很好的解決這些問題。以IT平臺的構建及XBRL的發展為例,IT平臺的構建方案包含三種:實時集中、定期集中、混合集中,根據企業的不同需求可以采取不同的構建方案,最大程度的給企業帶來益處。隨著財務共享的發展,網絡財務報告取代傳統財務報告也成為不可逆轉的歷史趨勢。XBRL的提出與應用解決了數據不可以直接利用,不能直接進行數據導入分析的問題。我國應用XBRL進行財務信息披露已經走在了世界前列。財務共享服務的發展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傳統會計的工作方式,財務人員的角色開始轉變,財務流程的處理效率也有了提高。
三、財務共享的利弊分析
(一)降低企業經營管理成本
建立財務共享中心后,各個子公司、分公司的信息全部傳遞到共享服務中心進行集中處理,集中處理只需要幾個財務工作人員進行操作即可,在同等業務量的情況下,大大減少了子公司、分公司對于財務人員的需求,節約了企業的人力成本。共享中心促進了業務流程的規范化,消除了大量重復性工作,降低了企業的管理成本。
(二)數據傳遞質量和效率提高
會計行業非常重視會計信息的及時性與準確性,信息的及時性與準確性對于企業決策者做決策起到關鍵的作用。利用財務共享中心,可以在子公司發生業務后第一時間將數據傳遞給母公司,信息傳輸的速度要比按期統一編制報表向母公司披露信息要快的多且更有效率。
(三)增強母公司對各子公司的管理與控制
財務共享中心的建立使母公司可以迅速準確的獲得子公司的業務及財務信息,及時掌握各子公司各時期的經營情況,并根據市場情況及時作出調整與轉變。獲得數據的準確性,可降低子公司信息造假的可能性。財務人員集中在集團企業總部,方便對其進行統一的培訓,學習先進的處理方法及最新的國家政策,對所收到的信息進行集中處理對比,可以像管理者提供更為準確、全面的參考意見,對子公司未來的發展方向做出更準確的判斷,使集團利益最大化。
(四)全部平臺化操作缺乏溝通
遠程在線傳輸信息,使傳輸信息一方工作單一,對業務情況的掌握不全面,應重視財務人員要懂業務,業務人員也要懂財務。因為,財務與業務不統一可能使企業錯失良機,帶來極大損失。因為共享中心的使用,使得信息的傳輸只有財務信息,而缺乏公司的業務信息,降低了子公司對信息的理解與掌握。同時,各子公司所處的地區不同,網絡狀況不同,依托于網絡技術的共享中心會受到網絡信號的影響,使信息在傳輸過程中出現傳輸不完整、滯后、丟失等情況,給集團帶來損失,得不償失。
(五)操作過程繁瑣,流程較多,對財務人員業務能力要求更高
財務共享中心的信息、數據、流程極多,一旦一個環節出現問題,對下一個環節的影響極大。在對大量的數據進行處理分析時,對財務工作人員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們不僅僅要掌握財務本身的知識,還應具備計算機操控、管理和決策能力。而在我國當前的情況下,綜合性人才是非常緊缺的,尤其在一些小型企業,更不可能為了使用財務共享中心而高薪聘請專業人才。這一點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共享中心的建立與推廣。
(六)易造成人才流失
如果財務人員僅僅接觸財務數據而不接觸公司的業務情況,可能會因為信息閉塞這個部門產生錯覺,認為其只是一個附屬品,高級的專業人才會因此選擇離開這個崗位。財務共享中心的建立可能不利于公司留住人才。
四、財務共享在我國的發展前景
財務共享中心在跨國企業被廣泛使用,而在我國的應用進展并不是很快。但是,對待這種新的工作方法,我們一定要積極面對。
(一)國家積極鼓勵
2013年12月,財政部印發的《企業會計信息化工作規范》中指出:“分公司、子公司分布廣,數量多的大型企業應當探索利用信息技術促進會計工作的集中,逐步建立財務共享中心。”這一政策的發布促進了大型企業對于財務共享中心的應用。近年來,財政部不斷出臺對于會計改革的方法與策略,逐步推進電算化處理、集成化處理以及人工智能在會計行業的應用。財務共享中心的建立與使用,是時代發展下的必然結果。
(二)會計人員轉型
財務共享中心的建立對會計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財務人員要同時具備專業知識與管理知識。在這種背景下,很多只接受過幾個月的培訓而沒有系統學習過專業的財務管理、財務決策的相關知識便上崗的基礎會計人員便會很快被淘汰,共享中心的出現大大減少了對于這些會計人員的需求,但在我國的人才市場上,從事這些工作的會計人員占據了大多數,這便給企業用人帶來了一些問題。核算技術的發展促使著會計人員不斷轉型,不斷學習新知識、新技術。
(三)企業業務處理模式發生著改變
目前,財務共享在我國被越來越廣泛的使用,中興、華為、海爾等集團都在不同程度地使用財務共享服務,例如華為的員工報銷全部在線IT處理,根據不同業務,自動生成相應的憑證,大大節約了人力物力。借助于財務共享服務,公司內部對其經營管理及日常業務的處理進行了重新的規范界定。降低了行政管理成本、規范了業務處理流程。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建立財務共享中心來處理日常業務。
(四)傳統財務人員的工作方式發生著改變
會計人員不一定要在辦公室才能進行辦公,任何地點都能夠成為新的工作地點,互聯網的發展及ERP的完善,任何種族、任何人群都可能為企業所用,企業可以在全球范圍內尋找自己所需要的人才為自己提供服務,提供決策意見。將實體財務轉化為虛擬財務,節約成本的同時對環境的保護也帶來了幫助。
五、結論
在經濟貿易全球化,計算機技術快速發展的情況下,財務共享中心的建立是不可逆轉的趨勢。財務共享中心固然存在著一些技術上的問題,但其給企業帶來的優勢遠遠大于他可能造成的不利影響。財政部近些年來,不斷推出了多項關于財務共享中心建立的有關政策,國家也大力推進并不斷倡導財務處理方式的轉型。我國一些中小型企業運用財務共享中心還存在一些問題,但隨著經濟的發展、業務的拓展及國內財務共享中心的不斷完善,這些問題會逐漸得到解決。IT技術在會計行業的應用是無可否認的行業未來發展結果,面對財務共享中心的逐步完善,應通過提升自己的綜合實力,適應行業的發展變化。
[參考文獻]
[1]秦榮生.我國財務共享服務的發展趨勢[J].財會月刊,2015(19).
[2]夏雪云.淺析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利弊[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7.
[責任編輯:潘洪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