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甲夫
摘要:因學生水平差異較大、學生學習能動性不強、教學難度大等問題,大專院校英語教學一直是需要重點關注的領域,其中口語教學更是難中之難、重中之重。如何很好地調動課上學生口語表達的積極性,如何有效提升學生口語水平,都是授課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針對這一問題的研究非常豐富,本文基于現有研究,從實際出發,對教學實踐方法和環節予以一定的探討。
關鍵詞:大專院校 口語教學 自主性 積極性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9)07-0196-02
英語口語教學一直是英語教學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為了避免培養出“啞巴英語”式的學生,各個學校英語教師紛紛采用各種方式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聽說讀寫譯俱佳的學生。但在大專院校的英語教學中,口語教學還在各種嘗試實驗的改革階段。
大專院校中學生英語水平普遍不高,特別是英語口語,不愿開口也不敢開口,有些學生是不愛表達,有些學生想表達卻不知從何說起,還有少部分學生能夠響應老師的問題,但錯誤較多,需要不斷糾正提高。針對提高大專院校英語口語教學的研究也十分豐富,各位學者分別從問題表現入手,研究了口語教學的困難,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改革方案。困難主要集中在大專院校學生英語水平不高、英語學習興趣不濃、英語語言基礎孱弱等問題,在改革措施和建議上,從廣義角度提出建議,比如陳雨老師在《論大專院校英語口語教學的突破》中提出通過采用創造英語口語練習環境、優化現有口語教學模式、轉變大專英語教育理念、重視確定教學計劃目標、提高英語教師隊伍水平、整合英語口語教學資源等措施,提升英語口語教學效果,從課堂細節提出想法,比如胡日查畢力格老師在《大專英語初學者口語訓練策略》中提出需要首先提升學習英語的興趣,采用各種方式創造語言環境,具體包括:課堂內容以聽說為主、配以看圖說話和表達手勢豐富語言練習,通過游戲的方式輔助教學調動學生積極性,表演英語短劇,通過間接方式訓練學生語言表達、模仿地道口語能力,播放電影并準備問題,通過問答形式擴大化視頻觀看的效果,通過猜詞游戲幫助學生聯想詞匯、記憶詞匯等。
雖然各個院校情況不同,但總體的困難和改革想法大致相似,如何在這些既有信息基礎上進一步具體化改革措施和課堂教學實施模式,是擺在所有英語教師面前的一大問題。胡日查畢力格老師提出的通過設置問題看電影、表演英語短句等方式就是很好的探索。此外,還有以下幾點可以探討:
一、摸底情況
通過與學生一對一交談的方式了解學生學習情況、學習水平以及心理情況,如是否對英語學習有抗拒,是否對英語學習感到困難吃力,是否對課程有積極性和期待等問題,對學生具體情況做詳細了解,并根據學生水平適當調整學習進度安排和課程設置教學安排等。根據學生情況可對學生英語水平進行分類或分組,相同水平的學生可劃為一組,在后續課堂上的教學活動也以該小組形式進行。這樣的分組模式可以有效地調動每位學生的積極性,確保每位學生都可以參與到小組討論或小組報告中。此外,可以在每學期期中進行再次摸底,或通過考試形式或通過談話形式,對學生的英語水平再次認定,并根據結果重新劃定分組。教學分組的合理性可以直接影響教學效果。分組時一定要確保組員之間的英語水平相當,不會有差異過大的情況。在教學過程中,隨時調整分組情況也是對教學效果的一種保障。特別是在大專院校中,學生基礎薄弱,但是進步速度可以很大,所以及時調整分組安排是非常重要的。
二、激勵機制
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需要鼓勵。良好的學習動力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根據學生情況調整課堂內容,如第一二節課可以從復習以前已掌握的學習內容開始,形式可以是問答交流、看圖說話、選擇練習等,為學生增強信心,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后面的課程安排也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不能急于求成,從簡到繁,從易到難,逐漸過渡。在課余時間,可以組織英語口語比賽或英語競賽,設置簡單的獎品或證書,在全校范圍或教學范圍進行,可以是表演形式的競賽,也可以是口語演講的形式或其他任何學生感興趣的方式,激勵學生,積極準備。學生在準備競賽和活動的過程中可以極大發揮學習自主性,主動學習研究,達到理想目標。
三、榜樣作用
在學生的學習階段,優秀的榜樣通常可以很好地促進學生的學習。建議通過學校校友會,邀請事業有成同時英語水平較高或依靠英語能力在某方面獲得成功法的畢業生,如通過專升本考試、考取研究生、出國留學等的校友,請其參加講座,為在校生做報告做介紹,交流心得體會,幫助學生認識到英語學習的作用和重要性。同時,還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和需求,邀請校外知名教育機構或部門工作人員和教師、知名英語講師等,為學生提供多種高效的學習方法,拓寬學生視野,對英語學習有著更全面的認識。同時,也可以邀請該講師對學生進行簡單評估,從實用性角度評價學生學習效果,對之后的學習進行方法論指導。確立具體的學習目標可以很好地促進現階段的學習,有效的學習又可以實現學習目標。榜樣的出現是將學習目標具體化,為學生的學習找到更大的動力。
四、校園文化
對大多數大專院校來說,聘請外籍教師難度較大,但是良好的語言氛圍又會對學習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對此,建議可以借用同城市本科院校的資源。資金充裕的條件下可考慮邀請本科院校的外籍教師空余時間到大專院校進行指導,盡量規律性安排課程或輔導課程教學,降低教育成本。也可考慮利用本科院校留學生資源。通過安排每周英語角、學生聯誼等活動形式,邀請留學生來校參加活動,與學生交流,推動校園文化的建設。后者優勢在于比較經濟,適合資金不充裕的學校,并且留學生的出現會激勵學生學習英語,調動其積極性。最后還可以考慮通過與境外學校或機構聯系,為學生建立筆友交流模式,可以錄制個人介紹視頻或撰寫個人介紹卡,通過社交媒體或電子郵箱與境外高校學生進行交流,建立友誼,同時推動英語學習。為學生建立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需要學校、教師多方的持續性的努力,對學生的影響也是長久的、可持續的。學校應當重視文化氛圍的建設。
口語教學一直是英語教學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多年來,為了避免出現“啞巴英語”的教學效果,大量的英語老師投入教學法研究。不同于本科院校和私立學校,大專院校的教學難度較大,學生水平參差不齊、學習自主性和積極性不高,同時英語課是學校的必修課,被動性學習比較普遍。
綜上所述,大專院校學生的英語口語學習需要教師投入更大的精力,準備更細致的規劃,制訂更合適的教學設計,通過多方面努力才能為學生提供更好的課程和教育。
參考文獻:
[1]陳雨.論大專院校英語口語教學的突破[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5(8):170-171.
[2]胡日查畢力格.大專英語初學者口語訓練策略[J].語文學刊·外語教育教學,2009(9):172.
[3]吳琪.淺談大專院校學生口語教學的策略[J].校園英語,2013(2):40.
[4]孫惠娜.淺談如何提高大專院校學生英語口語能力[J].齊齊哈爾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1(1):143-144.
責任編輯:趙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