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迪
摘要:人工智能的主要目標是把人的智慧機器化,而這一旦真正落到實處,其會產生革命性的變化,因為機器的特點是快速、不知疲憊,這是優于人的。把人的智能機器化,機器就會像人一樣判斷、分析、抉擇。也可以進行創造性活動。設計與人工智能的結合就是利用電腦的智能化、快速化,通過編程等方法,綜合設計靈感、顏色、方向與個性,按照人機工程學的原理,把構造與創新點等要素聚集整合起來,在計算機上形成完整的設計構想,并產生設計產品。
關鍵詞:人工智能 設計 影響
中圖分類號:TP1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9)07-0248-02
隨著人類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也不斷增強。設計作為改善環境、美化環境的一個重要手段,也在不斷進步著。特別是人工智能出現以后,更讓設計看到了美妙的未來。
一、設計與人工智能
什么是設計呢?所謂的設計主要是指以一定的產品為目標,運用一定的技術手段,綜合運用專業知識、設計學知識與設計者的主觀感悟,對預期的產品在功能、構造、形狀與外觀等方面進行系統的、具有創造性的規劃與呈現的過程。而人工智能從其目的來看,主要是認知的智能,運用機器的、計算機的方法生產出類似于人類智慧的機器,用以代替人類的某些勞動,在這個領域中,主要包括對機器人的研究、對語言識別的研究、對圖像識別的處理以及處理自然語言等。人工智能從當初的姍姍學步,到現在已經穩健的行走了,無論是在理論層面,還是在技術層面,都變得成熟起來,其應用范圍也越來越大,在人工智能的幫助下,科技創新產品會越來越多,這是人類認識、改造自然的飛躍式發展。設計與人工智能的結合就是利用電腦的智能化、快速化,通過編程等方法,綜合設計靈感、顏色、方向與個性,按照人機工程學的原理,把構造與創新點等要素聚集整合起來,在計算機上形成完整的設計構想,并產生設計產品。
二、人工智能何以與設計結合
人工智能的主要目標是把人的智慧機器化,而這一旦真正落到實處,其會產生革命性的變化,因為機器的特點是快速、不知疲憊,這是優于人的。把人的智能機器化,機器就會像人一樣判斷、分析、抉擇。也可以進行創造性活動。現在有人利用人工智能進行彩票的分析,還有人進行了人機大戰,其結果都證明了人工智能的可行性。這也同樣可以證明其在設計領域的廣闊前景,利用人工智能,可以快速地進行產品設計,把一些鋪墊性的環節省略掉,讓設計變成一種程序化的過程。到目前為止,這項工作已經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從發展趨勢上看,人工智能已經進入了快速發展的時期,對于設計而言,智能化概念設計軟件已經進入了實際操作階段,正在不斷完善過程中。我們有理由相信,在計算機專家與新型設計師的共同努力下,設計與人工智能的結合為期不遠。
三、人工智能對設計的作用
不遠的將來,人工智能必將會進一步發展,并會在設計領域大顯神通,顯示出其無法比擬的特殊才能,極大地促進設計界的發展。例如,我們可以把盡可能多的設計作品、與作品息息相關的設計背景、目的、理念等存入設計程序中,設計師們只要在程序中輸入新的設計想法與要求,程序就會利用已有的資料進行分析、整理、重新組合等工作,經過系統的計算后,生成設計草圖與初步的效果圖。在此基礎上,通過人的參與對作品進行完善與提升。此外,人工智能還能在思路上、設計方向上為設計提供備選方案,讓設計師有更多的選擇空間,在這里,人的因素會被放大,人工智能只是一種工具,設計師可以利用人工智能為自己提供啟示。就好比設計師是一個團隊的首腦,人工智能相當于團隊的若干成員,首腦調動成員的積極性,開展頭腦風暴,集思廣益,設計師負責調動、引導、判斷分析、作出決策。
四、人工智能的功能
人工智能發展到現階段,已經具備了很多的功能,可以進行一些創造性的工作了,例如,可以與人下棋,可以寫詩作畫,甚至可以譜曲。這些行為都說明了人工智能具有創造功能,既然如此,其就可以完成設計工作。Kurzweil組織了一個團隊,這個團隊開發、編寫的一個人工智能程序,被稱作RayKurzweil程序。這個程序中,輸入了相當數量的詩詞歌句,利用其內部程序可以據此模擬出新的思維,這樣,它就有了若干的文字模版,每個文字模版都對應著相應的語言風格、韻律模式與詩歌結構,這樣,它就可以根據需要創作出風格各異的詩歌。與此相類似,現在還有了譜曲的人工智能,創作畫的人工智能,等等,這些都證明了人工智能的功能已經達到了可以設計的程度。
五、人工智能的發展階段
在實現人工智能的過程中,需要經歷五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過去大家一直在做的,即TPS全員生產系統的標準化,提升整體的生產文化的管理。第二個階段是精益化和數字化。第三個階段,在我們知道了當前狀況的時候,如果能夠通過預測性的手段,或者通過數據驅動建模的分析方式,尋找到問題產生的隱性原因,這就是將隱性問題顯性化的階段。第四個階段,當知道設備出現問題的原因時,可以通過結合具體場景,預測對設備的運營或決策會產生什么后果,來實現以預測性為基礎的有效性運營和決策優化。第五個階段,在以上基礎上,把感知、分析、優化和執行連接起來,實現在賽博空間管理整個實體空間中所有設備的系統,形成了賽博空間與實體空間的鏡像,最終實現CPS的工業智能系統。用GE倡導的工業互聯網概念再來描繪一下未來人工智能的技術圖景,包含了很多的技術,數據輸出后,運用基于機器的算法(machine-basedalgorithms),如嵌入式智能和邊緣計算技術以及在云端的智能分析、數據可視化等,運用數據產生最優化的決策,傳遞到不同的組織,最終反饋到設備當中進行執行。這既包括IT與OT之間的相結合,又包括很多的云計算、邊緣計算等最新的信息技術,甚至包括像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建模等最新的技術研究方向。
六、人工智能的轉型
那么對于目前的工業企業而言,如何運用人工智能技術和大數據來實現轉型?可以運用這個模型分成三條路徑。轉型的第一條路徑是避免不可見的問題。從數據的角度,將問題產生的過程用數據分析、建模來了解發生的原因。并在上述基礎上,通過預測性方式進一步改善,來避免可見問題的發生。第二條路徑是把不可見問題變得可見。不可見的問題是指設備衰退或者生產過程中會出現殘次品,設備背后的關聯性和關系性模型存在的問題是不可見的,從數據的角度能夠挖掘到關聯性,把不可見問題變得可見,更加高效地解決問題,會用到PHM、機器學習還有知識挖掘等核心技術。第三個路徑是建立知識的模型,把相關性挖掘出來后,變成知識進行沉淀。沉淀后在賽博空間建立對稱管理,通過實體空間中所有裝備鏡像的模型,實時產生所需的最優決策,用到的核心方法是建模技術(TwinModel)、信息物理系統(CPS)等。
參考文獻:
[1]賈世賢,徐悅,孫洪陽.計算機新技術在設計中的應用[J].計算機與網絡,2017.
[2]王旭東.技術創新擁抱“人工智能”——鈦墨獎國際大學生設計比賽獲獎作品一覽[J].中國藝術,2017.
[3]任娟.計算機輔助設計發展狀況與趨勢探析[J].才智,2017.
[4]薛瑞.智能家居服務機器人設計研究[D].東南大學,2017.
[5]秦瑾.基于物聯網的人工智能圖像檢測系統設計與實現[J].科學與信息化,2018,45(15):18+22.
[6]張華.基于物聯網的人工智能圖像檢測系統設計與實現[J].計算機測量與控制,2017,34(2):15-18.
[7]崔玉勝.基于物聯網的人工智能圖像檢測系統設計研究[J].遼寧科技學院學報,2018,34(2):7-9.
責任編輯: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