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行艷
【摘要】 目的: 探究多元化護理干預對促進冠心病患者身體康復的價值。 方法: 選擇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間收治的56例冠心病患者按照住院時間順序分為常規護理的對照組和多元化護理的觀察組,每組28例,比較兩組患者護理效果。 結果: 經護理后,觀察組患者身體康復情況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結論: 冠心病患者治療期間配合多元化護理干預模式能夠有效促進患者的身體康復,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關鍵詞】 多元化護理模式;冠心病;身體康復;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R75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05-173-01
冠心病是一種由心肌供血不足和冠狀動脈狹窄引起的器質性病變,臨床治療該疾病多采用藥物治療和手術介入治療兩種手段,其中藥物治療只能短時間內控制病情,達不到根治的效果,手術介入治療則能達到疏通血管、降低疾病死亡率的目的,但手術介入治療對患者機體創傷較大,若不能配合有效的護理干預會使患者術后治療依從性差,最終造成預后效果不佳的現象[1]。多元化護理是一種注重基礎護理的個性化、多元化護理模式,對改善患者術后發展及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本次研究中選擇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間我院部分冠心病患者進行多元化護理干預,效果顯著,現有如下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我院上述時期56例冠心病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其中對照組患者28例,男15例,女13例;年齡50~70歲,平均年齡(59.42±3.82)歲。觀察組患者28例,男17例,女11例;年齡53~71歲,平均年齡(62.31±3.64)歲。本次研究患者均自愿簽署知情協議書,且所有患者均符合冠心病診斷標準。所有患者均無嚴重心腎衰竭現象,無精神疾病,無惡性腫瘤疾病。兩組患者在臨床資料方面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在此基礎上行多元化護理干預,具體包括:①健康宣教。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根據其病情發展情況對其進行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告知患者自身存在的危險因素、治療手段及后續護理工作的必要性,增強患者健康意識。②康復運動訓練。護理人員根據患者疾病發展情況制訂相應的康復運動訓練計劃,由弱到強,如初始可進行緩慢翻身等床上運動,待病情穩定后可為其制訂散步、太極拳等有氧運動計劃。③心理干預。冠心病患者術后會出現行動不便等癥狀,因此易出現焦躁、恐懼、不安等心理應激現象,為避免影響患者的身體康復,護理人員需定期為患者進行心理測評,積極與患者進行溝通,盡量滿足患者的合理需求,負面心理嚴重者可給予藥物治療[2]。④院外聯合家庭護理。患者出院后,護理人員可對其家庭成員或監護人進行護理培訓,建立家院聯合護理模式,指導患者進行合理的飲食、運動及藥物使用,幫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并告知患者及其家屬,定期回院復查病情。
1.3 觀察指標
①患者身體康復情況。采用西雅圖心絞痛量表評價患者護理后的身體情況,具體包括軀體活動受限程度、心絞痛穩定情況、心絞痛發作情況、治療和護理滿意度及疾病認知程度五項,總分為100分,得分越高說明患者身體康復越好。②患者生活質量。采用冠心病患者生活質量評價表對所有患者進行護理后的生活質量測評,得分越高說明患者生活質量越好。
1.4 統計學方法
統計學處理采用SSPS 22.0統計軟件進行。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 ±s)表示,采用 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卡方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比較兩組患者身體康復情況
分組護理后,觀察組患者各項身體指標康復情況顯著優于對照組,組間數據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 分析兩組患者護理后生活質量
分組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得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兩組患者數據比較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3 討論
目前,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加重,冠心病的發病率逐年上升。采用手術介入治療冠心病雖能減少心肌梗死可能,但術后存在一定的并發癥發病率,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和預后發展產生影響。傳統的常規護理模式已無法滿足當前患者的護理需求,而多元化護理干預能夠從各方面為患者提供優質的服務,對其術后身體康復和生活質量提高具有重要作用[3]。
馬亞娟等[4]學者在研究中將94例冠心病手術治療患者隨機分為常規護理的對照組和多元化護理干預的觀察組,每組47例,經護理后發現,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及心理狀態均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本次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患者身體恢復狀況明顯優于對照組,且觀察組患者生活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本次研究結果與馬亞娟等學者研究基本一致。
綜上所述,多元化護理干預模式能夠有效促進冠心病患者術后身體康復,提高其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舒峰.多元化護理干預對冠心病介入治療患者術后康復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 西藏醫學, 2018, 39(6): 128-131.
[2] 謝巖, 范國穎.康復運動訓練聯合心理治療對冠心病 PCI術后患者的影響[J]. 中國循證心血管醫學雜志, 2016, 8(2): 226-228.
[3] 杜若飛,王盼盼,田麗,等.冠心病患者心臟康復依從性的研究進展[J]. 實中國護理雜志, 2017, 52(10): 1246-1251.
[4] 馬亞娟.多元化護理干預模式在冠心病介入治療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 河南醫學研究, 2018, 27(23): 4403-4404.